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适凡 《南方文物》2006,(4):102-104
汪庆正先生仙逝一周年了。去岁汪先生驾鹤西去的时日,我尚在东瀛,后来得知先生仙逝,剧感哀痛,同时,又为自己未能在他走前见上最后—面,走后又没有前去为他送行而深感愧憾!我与汪先生的交往可谓由来久远,情谊深厚。记得早在上世纪1977年的夏日,我与赣博的几位同事出差到上海搜集有关南方几何印纹陶的资料,—天经友人引见平生第一次拜访了汪先生。汪先生早年专研版本目录、书画和古钱币,后转攻古陶瓷,而我主要从事田野考古,而且重点又是先秦考古,两人的专业方向并不相同,但是,怎么也令人不曾想到,他对南方古代印纹陶器兴趣极浓,而且话闸—打开…  相似文献   

2.
施劲松 《南方文物》2014,(3):163-166
陈公柔先生(1919~2004年),沈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8月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同年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参加考古研究所在长沙、安阳、洛阳等地区的田野考古发掘,参与编写《长沙发掘报告》《洛阳发掘报告》《殷周金文集成》《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等著作。本文回忆了作者与陈公柔先生交往的片断,在缅怀的同时希望表达,由陈先生这样的智者用心血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终将成为人类知识大厦上的砖石,一代学人追求知识和真理的精神将永存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3.
高克勤 《世纪》2023,(3):88-92
<正>章培恒先生去世已有十多年了,我们都很怀念他。章先生去世后,师友们发表了许多怀念他的文章,从各个方面回忆其生前往事,评论其学术成就,称颂其道德文章;我也写有一篇小文,回忆他给我们本科班上课时的情形,以及他撰写《中国文学史新著》等的情况。岁月悠悠,初见章先生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于我们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级同学而言,章先生无疑是对我们影响最大、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一位师长;于我而言,  相似文献   

4.
光阴荏苒,一晃张云鹏先生离开我们已三十余载。岁月流逝,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张先生为江汉地区考古工作艰难垦荒的往事却难以使我们淡忘。回忆建国之初,张云鹏先生领着我省一批年轻考古队员,奔忙在新中国热火朝天的基本建设工地,为抢救大、小工程中发现的众多文物古迹,  相似文献   

5.
名考古学家、教育家、中国历史博物馆前馆长、湘鄂豫皖四省楚化研究会理事长俞伟超先生,于去年12月病逝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在他离世后的这段时间里,回想起同他在湖北考古的日子里,他那不知疲惫地坚持考古实践,艰苦地探索楚化的执着精神,一幕幕感人情景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心情难以平静。  相似文献   

6.
忆刘雨先生     
卢岩 《文物天地》2020,(4):112-113
刘雨,字忠诚,1938年生于吉林省集安市,1958年毕业于北京101中学,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入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师从容庚、商承祚两位先生攻读研究生文革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从事研究工作,1997年调故宫博物院,2001年退休。2020年2月26日,刘雨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刘雨先生的学术活动始终围绕我国殷周青铜器及其铭文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  相似文献   

7.
转眼间老师离开我们就是一年了。一年来,恩师的身影经常浮现在我们眼前,先生的教诲时刻萦绕在我们耳边,多年的往事,浮想联翩,难以忘怀。在石先生身边读书学习二十多年,令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老师执着、坚韧的“求真”精神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他时常对我们讲:做学问就要有一股“傻”劲,舍得花“笨”功夫,脚踏  相似文献   

8.
赵榆 《收藏家》2011,(4):71-72
今年是启功先生诞辰99周年,逝世6周年。在启功先生离开我们6年的时间里,他的音容笑貌经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尤其在文物艺术品市场遇到一些人和事,他老人家的豁达、诙谐、宽容、睿智、学识,立刻就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设考古专业,聘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苏秉琦先生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苏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承担考古教研室的重任达30年之久,培养出一支具有专长,有较高研究水平的教师队伍,既出了成果,也出了人才,为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活在世上,让人念叨是好人不容易,一个人故去以后仍让人经常怀念更不容易。著名书画家齐良迟老师虽然故去四年了,不但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的同志怀念他,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的同志称赞他,而且北京书画界的同仁也佩服他。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的同志还在齐良迟老师故去三周年之际,千方百计地收集散落在各处的资料,为他出版画集。可见,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艺术考古学作为一门在考古学与艺术学的边缘地带产生的交叉学科,其形成和确立顺应了考古学与艺术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考古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发展也为艺术考古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This introductory chapter present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Argentine historical archaeology a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starting from the first pioneering work until its consolid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It also includes a summary of each of the paper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环境考古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是一种思想意识,然后将特定的理论和方法贯彻到考古发掘的方案设计,资料的提取、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每一个阶段。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环境考古学贯彻始终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CONTEXT方法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NTEXT方法所体现的考古遗存只能在其特定的环境中被解释的原则、从遗存中尽量获取更多信息的种种手段、以广阔的思路去判断材料的价值以及规范化的记录体系都对当前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personal view of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rchaeology Review in the 40th volume of its publication. This is preceded by an account of the earlier journals to publish articles on industrial archaeology, as well as a brief account of such articles in the sister journal, Post-Medieval Archaeology. A short history of Industrial Archaeology Review is included for future reference purposes. The range of authors contributing to the journal is considered, from the volunteers in local industrial archaeology societies to the professional archaeologists of the later period.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publication of the annual Rolt Memorial Lectures, as well as the occasional themed issues where articles on specific topics have been grouped together. Finally, the article suggests how best use can be made, in this article and in the journal generally, of the advantages of digitisation.  相似文献   

16.
17.
关于“文明与国家”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在《中国文明与国家探源的思考》等文中,对中国考古学以及二里头遗址的论述和评价,都存在很多问题。故撰写此文,提出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18.
沈颂金 《华夏考古》2001,(1):102-109
考古学(Archae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意即研究古代或古代事物的一门科学.17世纪后,其涵义稍有改变,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进行的研究.严格说来,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但这仅为狭义考古学的定义.广义考古学是指对考古调查发掘所发现的一切遗物、遗迹,包括对各种动植物、矿物等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学问,它有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目标.上述为传统意义上的考古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考古学家采用放射性碳十四测定年代法、统计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系统等先进科学方法,发展了一种更加精确的技术,应用于古代人类制品的研究.这些现代技术根本上改变了对历史证据的看法,标志着考古学从研究文化史到研究文化发展过程的转变,这便是新考古学.  相似文献   

19.
20.
△话“并生之道”: 情志开朗,恬澹虚无; 当有喜好,但不嗜求; 性欲要节,养精宜足; 睡眠卫生.亦要讲究; 适t运动,掌握恰当; 饮食宜节,切勿偏求; 衣着宽带,寒暖适宜; 居处宁静,阳光充足; 定期查体,防徽杜渐; 服用药物,不可滥投。△陈立夫养生48字X官: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多食果菜,少食肉食; 头部宜冷,足部宜热; 知足常乐,无求常安。△安乐五法知足常乐:行也安然,坐也安然,布衣得暖胜似锦。早也香甜,晚也香甜,清茶淡饭饱三餐。知足赛过长生药,不是神仙胜神仙。天伦之乐:在家庭生活中,老有所养,少有所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