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与冷战的起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对许多人提出的英国是冷战的“始作俑者”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杜鲁门主义出笼之前,无论是丘吉尔政府,还是艾德礼政府都没有制定正式的冷战政策。冷战的起源,其成因应该从时代特点,特别是美苏两国的争霸中去探讨,而不应从一个正在衰落的英国去寻找。美苏是冷战起源的重要因素,是内因,而英国所起的作用最多只是一种外因而已。英国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被夸大了。  相似文献   

2.
张杨 《世界历史》2006,11(1):31-38
战后美国的科技政策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联邦政府在国家决策层中设立了负责科技事务的职位,并开始将大量联邦资金投入到支持国家冷战目标和保障国家安全而进行的科研项目上;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也由疏离政治转而融入举国一致的冷战中。这一变革始于冷战初期,到肯尼迪执政时期才最终转型成功。本文试图从美国空间决策的角度探讨科学家在美国冷战决策和政府科技政策转型中的作用以及科学家和科学研究又是怎样通过与国家政治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而被“冷战化”的。  相似文献   

3.
战后美国的科技政策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联邦政府在国家决策层中设立了负责科技事务的职位,并开始将大量联邦资金投入到支持国家冷战目标和保障国家安全而进行的科研项目上;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也由疏离政治转而融入举国一致的冷战中。这一变革始于冷战初期,到肯尼迪执政时期才最终转型成功。本文试图从美国空间决策的角度探讨科学家在美国冷战决策和政府科技政策转型中的作用以及科学家和科学研究又是怎样通过与国家政治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而被“冷战化”的。  相似文献   

4.
周小粒 《世界历史》2012,(3):41-52,158,15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英国政府为了延缓殖民地独立的进程,在英国工党的推动下制定了《1948年英国国籍法》。该法案对法律和传统习俗都进行了重大变革,明确规定无论英国及其殖民地公民还是独立后的英联邦国家公民,都能以英国国民的身份自由移民进入英国。这一法案不仅为二战后大规模有色移民的涌入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还加强了英帝国和英联邦的凝聚力,对战后英国的政治和社会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探讨的,是一个与中国对外政策演变及冷战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关系密切的重大问题:1940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决心向现存国际秩序及其规范提出全面挑战的"革命国家"而崛起,在冷战和战后非殖民化进程之间创造了一条重要的纽带,将这两个在战后世界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现象以特定的、若非中国参与便难以想象的方式连接了起来。1950年代中期,中国积极参与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等国际活动,并大力倡导"万隆精神"。这并不是中国从自身对外政策"革命性"原则的后退,而是对于这种原则的深化以及在深化基础上的重新界定。奉行"万隆精神"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向现存国际体系和体制提出挑战的革命国家。就对全球冷战发展的深层影响而言,中国对外政策的上述变化极大地加强了战后世界非殖民化运动同原本完全由国际阶级斗争理论所主导的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话语体系之间的联系,不仅在两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新的桥梁,也使得冷战的实际发展超出了东西方对抗的范畴,而成为一种更为复杂、更具有多元化特质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6.
《澳新美同盟条约》是新西兰与非英联邦国家签订的第一个防务同盟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其外交和防务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冷战期间,它不仅加强了新西兰与美澳之间的外交和防务联系,提升了自身的防务能力,而且强化了新西兰参与地区性事务的愿望,同时与昔日对手日本的关系也不得不做出适时的调整。当然,必须强调的是,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新西兰对英联邦集体防御机制的信任,新西兰与英国传统的密切关系并未在根本上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7.
倪学德 《史学集刊》2007,(6):51-55,90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国际格局的变迁,英国工党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理想主义是战前工党外交政策的主调,在国际问题的处理上它信奉集体安全政策,主张发挥国际联盟的作用,反对重整军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工党逐渐接受了丘吉尔战时政府的现实主义外交原则,战后初期工党执政后,在外交政策方面摒弃了过去的理想主义,把现实的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重点。工党政府推动美国参加欧洲防务,借助美国的力量建立起欧洲均势,满足了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在非殖民化问题上,工党政府同样从现实主义出发,撤出了印度和巴勒斯坦。从战前的理想主义到战后的现实主义,工党外交理念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国外交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1874—1965)是英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之一。从他进入英国议会时算起,他在英国政治舞台上活动了六十多年,曾在政府中担任过许多部的大臣,并两次出任首相,经历了英帝国由强盛到衰落的历史过程。对这样一位人物,资产阶级竭力美化他,是很自然的,这里且不去说它。本文要说的是另一方面的问题即全盘否定丘吉尔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初期,美国考虑到法属北非的特殊战略地位,确定了将法属北非各殖民地"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政策,并以此遏制北非的共产主义活动。随着国际非殖民化呼声高涨,美国被迫采取了"有序渐进"的非殖民化政策。这一政策变化究其实质,乃是美国综合考虑其冷战的需要、北非丰富的资源以及当地民族自决的意愿等多重因素而做出的调整。美国决策者不得不在维护与法国的"盟友关系"和支持"世界民族主义运动"之间达到"现实"和"象征性"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战后英国移民政策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涌 《世界历史》2002,(3):47-55
二战后,前英联邦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大量涌入英国,从而掀起了20世纪一次最大规模的西欧对内移民潮,移民政策的制定成为战后英国政府面临的新挑战。纵观战后英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可以发现由于联邦理想和种族情结两大矛盾因素同时交织在一起,英国政府内部和两党之间在英联邦移民问题上长期存在着争议和分歧,  相似文献   

11.
英国财政困境与殖民统治问题是英国从印度退却的现实背景,然而,英国政府错误地认为自己仍然是印度独立进程的主导者,维持印度统一并把印度羁留在英联邦正是英国在此心态影响下制定的双重战略。内阁使团失败表明印度主要矛盾已经从殖民者与民族主义者对立转变为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之间的利益斗争。随着印度局势恶化,英国政府的主导者心态转变为焦虑与无奈。蒙巴顿在形势压力下放弃统一印度的主张,承认了印巴分治的事实。英国政府在印度独立进程中的心态调整表明英国主动权非常有限,印度政治局势才是理解非殖民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刘恒 《史学集刊》2023,(2):84-96
1962年中印边界发生冲突,为美国与印度形成遏制中国的战略共识及较为密切的军事关系提供了契机。印度尼赫鲁政府对国防政策进行全面反思与整顿,制定出以中国为主要军事防范对象的长期国防计划,并寻求美国和苏联等大国对其国防建设的支持。出于拉拢印度、遏制中国的冷战目标,约翰逊政府延续肯尼迪时期的基本政策,继续向印度提供较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不仅以此为筹码要求印度修改国防计划,而且试图索要更多的政治回报。围绕对“中国威胁”的判断和应对方式、国防建设的目标和手段等诸多核心问题,美印存在明显分歧。这些分歧反映的是美国在亚洲遏制中国的冷战目标与印度加快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利益之间的抵牾,决定了美印关系发展的限度。无论是冷战时期还是今天,遏制中国的战略共识虽然能促成美印关系迅速升温,但不足以弥合二者国家利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3.
梁军  柳瑞 《世界历史》2023,(5):130-143+159-160
1985年,南非局势的持续恶化与国际社会制裁压力的不断增加,迫使英国撒切尔政府考虑调整其对南非的“接触和对话”政策。对此,英外交部建议采取措施提高英国政策的可信度并避免陷入孤立,其核心策略是通过与欧共体就南非问题达成共同声明来捍卫英国的基本利益,并借此抵制英联邦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然而,撒切尔却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制裁,双方各执己见,从而导致英国的政策调整异常艰难。经过一系列博弈后,撒切尔在平衡经济与政治利益诉求,保持英国南非政策自主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有选择地接受了欧共体《卢森堡协议》,此后又在拿骚英联邦会议上做出策略性妥协。撒切尔政府对南非政策进行的调整是英国实用主义外交传统的体现,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以最小成本实现英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这种偏袒南非政府的做法在事实上延长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寿命。  相似文献   

14.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冲突的爆发,美苏冷战不断向亚洲扩展,印度的中立主义政策及其实践,这些力量相互作用,对美国的南亚英联邦战略政策形成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将印巴两国都纳入西方集团因印度反对而未成之后,对印巴两国外交底线更清楚的认识、东亚形势的巨变、中东防御的需要等,使美国把希望寄托在巴基斯坦身上,杜鲁门政府准备积极介入南亚,但主要是国内的因素,美巴同盟关系最终还是由共和党政府完成。美巴结盟标志着美国在南亚次大陆实行的英联邦战略政策的结束和积极介入的平衡政策的开始,但它并不意味着美国对印巴两国有所取舍。美国希望借此达到既遏制苏联集团又遏制印度建立中立主义集团和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目标,但也为它以后的南亚政策实践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5.
英联邦是一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牌世界组织,其前身是英帝国,是一个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或附属国组成的联合体。目前,拥有成员53个。英国女王被尊为英联邦的元首。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多数成员国都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其移民组成、文化背景大多程度不同地保留有英国殖民统治的烙印。在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上,多沿袭英国模式,甚至本国发行的硬币上,亦往往铸有历代英王头像。  相似文献   

16.
·总论·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刘新成2006.1.039世界史是可能的吗蒲乐安著徐秀丽译2006.1.047·第7届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研讨会论文·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宽容与不宽容问题王加丰2006.1.004论美英在承认新中国问题上各行其是的深层原因徐友珍2006.1.014道德还是利益:布莱尔政府的外交思想与实践刘成2006.1.023冷战时期科学家与美国的空间决策——兼及肯尼迪政府科技政策转型的动因张杨2006.1.031·国际关系史·战后初期美国主导下的日本拆迁赔偿计划徐康明2006.1.066艾森豪威尔政府芬兰政策初探纪胜利2006.2.004“剩余品”时代美国的…  相似文献   

17.
李维 《史学集刊》2013,(1):79-8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卡莱基认为,区域化时代来临,英帝国蜕变成为独立的、与大陆欧洲平行共存的区域共同体。从"小德意志"统一的历史经验出发,卡莱基认识到,英国肯定不会主动放弃帝国共同体,加入到"欧洲"大家庭当中来,相反,它随时准备为了英帝国去牺牲"欧洲"的利益。因此,必须排除英国,坚定不移地走"小欧洲"联合的道路。30年代初,英帝国贸易区的诞生与英国拒绝参加"欧洲"计划,都直接、充分地说明卡莱基对英帝国一体的判断是正确、客观的,其排除英国的主张是明智、实际的。研究卡莱基的英国观对于我们认识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冷战初期,杜鲁门政府通过组建美洲政治军事集团、提供军事援助完成了战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第一次转变,即由反法西斯的外部入侵向抵御共产主义的外部影响,同时奠定了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基调——战略利益是防止共产主义在拉美扩大影响,经济利益是促进美国在拉美的自由贸易和投资。第一届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拉美政策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战略优势地位不断下降,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通过对拉美政策的两次调整实现了第二次转变:战略目光由重点关注冷战前线地区演变为前线和后方兼顾,开始更多地关注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冷战形势;战略手法由强调军事援助,逐渐演变为突出经济援助和经济建设,以遏制共产主义在拉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西洋宪章》的签订,各殖民地人民的战争历闻,英国的战时政策和德、意的政治宣传等等因素,促使英属各殖民地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离心倾向。此后,战争重创后的英帝国再无力维持其帝国地位,以终结帝国的命运告终。  相似文献   

20.
二元型殖民地与非殖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型殖民地是殖民化中形成的三种主要类型的殖民地之一.英国的非殖民化经历了四个阶段.非殖民化对二元型殖民地产生了独特的影响,集中体现在非殖民化的冲击与产生正面效果之间存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差,实行多种族统治的新国家较多地保留了原有的政治、经济制度.这些特征将继续推动或制约这类殖民地形成的国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