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延续和发展,“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人民性是其显著的特点。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看,以人民为重是“一带一路”的逻辑起点。因此,在共建“一带一路”时,应充分发挥人民的理论创新作用和实践主体作用。同时,各国应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共享“一带一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依托黑龙江省情实际,黑龙江省提出了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并已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本文就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背景暨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历史进行了相关考证。  相似文献   

3.
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近日在北京开会,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公共外交的关系进行专题研讨。中国专家、学者、民营企业家以及外交部官员等出席。与会者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宏大系统工程,自中国领导人于2013年提出以来,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
上海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心枢纽城市,上海地方志工作可以在搜集"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地情及与上海交往的记载;整理"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和上海的投资政策,发挥双方智库作用;因地制宜、加强文化和人员交流等方面主动探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地方志工作特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罗利君 《文物天地》2023,(S2):45-50
近年来,以丝绸之路为主题举办的进出境、国内交流文物展览有几百项,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提供了力量源泉。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承办了“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深刻展现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6.
张婷 《旅游纵览》2022,(18):194-196
自2017年以来,作为“丝路起点”的陕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进研学旅行发展。但因我国研学旅行起步晚,发展不规范,导致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重点探讨陕西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对于促进我国研学旅行产品的特色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珊 《旅游纵览》2023,(3):137-139
“一带一路”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构想,其能够带动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拉动消费、带动产业增长、创造工作岗位的理想效果。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省旅游产业需要明确当前发展状态,探索未来的发展路径,从根源层面落实转型目标,为充分应用旅游资源优势提供有利条件。本文首先分析四川旅游产业发展背景与优势,其次阐述其当前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具有可执行意义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钟铃 《旅游纵览》2023,(16):173-175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分析张掖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意义和独特优势,指出张掖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国际旅游市场开拓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等,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如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交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构建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等,以期促进张掖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慧 《敦煌学辑刊》2019,3(3):121-125
敦煌石窟考古开启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精神交汇的新篇章,其影响体现在多个层面。敦煌舞作为一种吸纳敦煌壁画人物舞姿为基础创作的古典舞种,它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充分说明敦煌文化对现代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刘冬梅 《风景名胜》2021,(7):0216-0216,0218
伴随“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深入,沿线国家与我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进入深度互动。四川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结合部,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发挥川酒产业的集群优势,打造川酒国际市场,建立中国白酒的国际文化品牌,实现川酒产品走出去、中国酒文化传出去、国际旅游消费资源引进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在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涉及的跨境民族有30多个,朝鲜族是其中之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当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文是在对辽宁省朝鲜族传统文化保护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传承和保护朝鲜族传统文化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大家认识到今天的"一带一路"在时空界定上有了大的拓展和提升。空间上,从丝绸古道拓展为亚太乃至世界;时间上,从2000年前延伸为面向未来。这是我们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文明互鉴的出发点和思考点。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相似文献   

13.
赵思琪  周静 《旅游纵览》2022,(18):108-110
“一带一路”建设为陕西省延安市红色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好延安丰富的红色资源,能实现增加经济效益与提升社会价值的“双丰收”。文章首先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发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其次对延安红色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延安红色旅游开发路径,即强化区域旅游合作,实现联动发展;积极引进人才,提升服务质量;创新宣传方式,打造独特品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开发与保护;借力乡村振兴,助推老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屹青 《丝绸之路》2023,(1):125-136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已取得了可喜成就。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以及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历史背景和客观要求,国际中文教育在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等方面如何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开辟新路径,从而发挥好国际中文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的应有作用。笔者认为,要进一步以完善和夯实教育传播体系为基础,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为抓手,健全教学资源平台,提升教学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从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概况出发,阐述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困境,并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培养专业型旅游管理人才,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海晨  雒婧 《旅游纵览》2023,(24):162-165+170
近年来,甘肃省已把文旅产业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相继出台了扶持文旅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扩大文旅产业的经济规模,完善文旅产业的服务设施,打造文旅产业的特色品牌,已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分析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议,对促进地区整体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茶马古道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重要贸易线路与交通枢纽,发挥着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强化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推动国际交流等多重功能。茶马古道蕴含的“和合观”及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正是增强“一带一路”辐射力,推动其良性发展的内在推力,“一带一路”倡议内涵的“边内一体化”也为茶马古道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抓手。为推动茶马古道更好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要求,发挥其枢纽功能,助力“一带一路”倡议,需增强沿线各区域间的协同与合作,对茶马古道进行统筹谋划与整体治理;以茶马古道沿线文化遗存为基础,打造文化品牌弘扬中华文化;加强茶马古道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边内交流与国际交流的连贯与顺畅。  相似文献   

19.
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董事长和总经理级别的华商作为主要调查对象,总结分析华商参与“一带一路”的态度、动机、需求及困难和风险。调查发现:第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绝大多数华商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响应。华商对“一带一路”倡议总体认识到位,但部分华商对“一带一路”性质认知存有偏差。第二,华商参与“一带一路”的主要动机是民族情感需求和经济利益驱动,两者得到满足或平衡时,参与动力最强,积极性最高。第三,华商参与“一带一路”普遍存在渠道不畅、项目对接难、融资难度大、跨境资金流动难、汇率波动大等实际困难。第四,华商在参与“一带一路”中主要面临政治、经济和法律三大风险。建议引导华商参与“一带一路”,要充分考虑华商的特殊性,注重情利等值原则,让华商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情利双收,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20.
杨贤敏 《旅游纵览》2022,(16):104-106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提出的重要倡议,推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体育旅游产业受到政策影响有了高速发展的机会,然而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至今未形成有效规模,打开国际市场。陕西省西安市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拥有大量的体育旅游资源。当地应把握政策红利整合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推动西安体育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