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孟昭信 《史学集刊》2003,(2):105-1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原所长王俊义教授,长期从事清代学术思想的教学与研究,治学勤奋,著述丰硕。俊义先生应约将有关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系列论文,加以选录、汇集,定名为《清代学术探研录》,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纳入“社会学术文库”丛书,于2002年8月出版。全书收录论文、序、评共30余篇,计40余万言,按文稿的类别与时序,分为总论、清初、乾嘉、晚清、评论诸篇。 本书出版后,承蒙作者惠赠,得以及时拜读,受益匪浅。全书内容丰富翔实,涵盖面广,从清初到晚清,形成系统,并多有高深见解,是非经长期研治而不可得的成果。以下仅谈几点初步感受: 首先,本书以坚实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自始至终将清代学术思想史放在整个清史中予以研究,恰到好处地阐明学术思想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作者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认每个时期学术思想所表现的形式、反映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的阶段,都受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条件影  相似文献   

2.
<正>东北师范大学赵轶峰教授主编的《权力·价值·思想·治道——明代政治文化丛论》一书于2014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33万字,收录了该校明清史专业领域近年培养的部分青年学者撰写的12篇相关论文,以及一篇关于政治文化研究的笔谈。本书明确界定了政治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梳理了前人研究的方法理念,从不同侧面,结合具体的人物、事件、现象、情境,剖析明代中国透过公共权力的设置运行投射出的文化倾向及精神样  相似文献   

3.
仰韶文化是中国第一个被发现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自1921年至今已经有了近90年的研究历史。同时,她历时两千多年,占据中国腹地,历史地位至关重要,自安特生以来的很多学者都将其作为早期中华文化的象征。而专门研究仰韶文化的学术著作,则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严文明先生的论文集《仰韶文化研究》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林存阳著《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一书,是作者继《清初三礼学》之后研究清代礼学的又一力作。笔者研读之后,略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窦坤 《近代史研究》2000,(1):312-312
日前,本刊编辑部与北京大学历史系20多位学,就《近代史研究》杂志如何推进21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加强学术刊物与教学科研机构及学之间的沟通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与  相似文献   

6.
<正>周长山、林强主编的《历史·环境与边疆——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书,于2012年6月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论文集有627页、91.6万字的宏大篇幅,共收录64篇学术论文及1篇会议综述,分别涉及广西历史地理、历史政治地理、生态环境变迁、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地理文献学、历史地图学、考古地理等多个领域,在边疆历史地理及环境史主题方面也有不少新意迭出的研究论文,充分体现出历史地理学界同仁们关注现实、注重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学术理念与特点。  相似文献   

7.
《民国档案》2006,(3):4-4
在《北京档案史料》创刊20周年之际,北京市档案局(馆)于2006年5月31日—6月2日在北京市政协举办了“档案史料与现代化城市发展学术讨论会暨《北京档案史料》创刊20周年纪念座谈会”,来自江苏、安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省市的档案界、史学界的代表40余人出席会议。北京市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并把如何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至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阐释和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丰富的、宝贵的经验。学习并研究这些理论成果,分析并把握其相关的实践史实,无疑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各族人民解决民族问题及和平与发展的良好愿望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12月15日,第六次"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暨"时空间行为的理论发展与规划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召开。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同济大学、  相似文献   

10.
梁锦华 《沧桑》2011,(1):264+268-264,268
《山西省志·交通志(1978~2008)》(以下简称《交通志》)是全省"十一五"期间大型文化建设工程《山西省志》中的一部重要专志,是集中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公路、水运事业飞速发展状况,真实、全面、系统记述全省交通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兴建山西高速公路网、改革道路征稽方式、  相似文献   

11.
秦汉之际仙人思想的整合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润安 《中原文物》2003,25(6):49-56
战国时期,仙人思想呈现出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导致秦始皇统一后,受关东方士的引诱,逐步沉溺于求仙活动之中,生前全面实践活人成仙术,死后在陵园中实施成仙的种种辅助设施和幻想情景。西汉早期,在政治大一统的格局下,原有的仙人思想不仅进一步地相互交融,而且得到了丰富和扩展;活人成仙术对政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死后成仙思想流行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墓葬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此后千余年间墓葬表现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两汉是中国哲学史上黄老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西汉前期,部分地方黄老学派由隐而显,先后进入朝廷,开创了黄老学由民间学说飞跃而为官方统治思想的局面。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虽为黄老学发展的转折点,但仅止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在其他方面黄老学仍然有很大的发展。自西汉前期至东汉后期,有黄老学者或集聚于王公卿相门下讲论“道”“德”,或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从而形成了若干地方黄老学中心。司马迁所说“儒道互绌”应是特殊情况下的个别而非普遍现象。司马迁前后学黄老者更多的是儒道兼习而学有所偏。汉魏时期崇习黄老的学者中,不但出现了家庭式、家族式的黄老学者团体,而且出现了对黄老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三位女性。  相似文献   

13.
张保同 《史学月刊》2006,2(9):21-27
在儒学与皇权政治的结合过程中,两汉士大夫在政治取向、学术风格等方面都分别呈现出明显的共性和个性。追求入仕,师、吏并重是两汉士大夫的共同特征。论其异,西汉士大夫固守“天下为公”的理念,忠君意识淡漠,以师道和言灾异制衡皇权,以“王道”改造政治;学术上兼容,学以致用,侧重于整理经典和阐释义理。东汉士大夫则忠君意识强化,师道式微,缺乏独立的政治人格,缺乏道德的自我约束;学术上思想谨固、保守,重视考释、注疏和训诂。儒学的政治化是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欣 《史学集刊》2012,(5):110-117
秦汉时期,木炭作为主要燃料之一,被广泛使用于民众生活以及手工业生产领域如冶金、制陶、煮盐等诸多方面。规模巨大的木炭用度,造成了林木资源的过度破坏,进而引发了严重的生态效应。两汉社会生态恶化以及自然灾害频发,与此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5.
古徽州自南宋以来素有程朱阙里、东南邹鲁之称,是中华文化正宗传承的典型地域。徽商自小受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在其思想深处形成了共同的观念、信仰、伦理道德、礼仪习俗等文化特质,建立了一种以同行公认、自愿遵守并以商业行为制度为特征的文化模式。徽商不仅经济基础雄厚,而且造就了独特的徽州文化,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充分体现中国正统儒家思想的同时,也映射出释家和道家思想的光茫。本文拟就儒释道在徽州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徽商的影响作详细分析,以便全面、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徽商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6.
《睡虎地秦墓竹简》、《奏谳书》记载的案例反映了秦汉时期循实断案的基本原则。循实断案是先秦和秦汉时期司法审判的基本原则,神灵裁判是司法官在处理疑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形成优势证据,且案件必须裁判的情况下,才采取的一种审判方法。  相似文献   

17.
秦汉时期,法律对和奸的论罪区分为亲属与非亲属两类,处罚轻重差别较大。和奸罪的审理程序包括:以“诣告”的形式对犯奸者提起诉讼;受理机关以县廷为主,疑难案例依次向郡国守相及廷尉府疑谳,王侯的和奸罪则交由中央受理;和奸罪的认定必须满足“必案之校上”的条件。对和奸罪的有关规定和处理从维护家族联姻关系、维护家长权力及保证家族“财不出户”等3个方面维护家族秩序和社会等级名份。  相似文献   

18.
在元代短短几十年中,道教经历了一个大盛大衰的过程,中土本有的佛教也为藏传佛教所压制,中国画在这一时期则体现出比以往更多的文人气质。本文叙述了元代的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的关系,以及道释画在这一背景下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  相似文献   

19.
战国秦汉农官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巨变,战国秦汉时期的农官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在官吏择任上,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渐次被官僚制度取代;在体制方面,国家重农体制确立并逐步消;在体系构建上,则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农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既是秦汉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与秦汉农业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廖薇 《华夏考古》2020,(2):76-83,113
樽、卮(含觯、卮两种器物)很容易被混淆,我们通过综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出土实物三方面材料,认为觯、卮共存且器形有别,觯附三足,卮为平底,且觯的等级高于卮,目前考古出土的玉卮应为玉觯。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樽与觯的区分要点是容器的径高比差异,樽口大腹浅,便于盛取液体,而觯口小腹深,便于饮用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