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官印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的象征,也是统治阶级行使权力的凭信.发展到辽金时期的官印大多继承了中原宋王朝成熟的制法,并且融入了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使官印的形制演变得更加实用、庄重.……  相似文献   

2.
《文物》2016,(2)
正古代官印是研究古代官制最原始的资料之一。对于文献资料相对匮乏的元史研究而言,官印的史料价值就显得更为重要。有关元世祖忽必烈朝的汉字官印资料,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目前所见多是非常零散的简要考释,且相关考释亦多有不准确或讹误之处。本文集中介绍和考释了17方元世祖朝汉字官印资料,并进一步探讨官印的颁发机构、官印文字的使用及中书省与燕京行中书省的关系等问题。一元世祖朝汉字官印  相似文献   

3.
新莽官印遗存至今的有一百多种,它保存了新莽时期大量的官名和地名,是研究新莽历史的实物资料。又由于它对两汉印章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因而认识新莽官印,对区分东西汉官印,弄清汉魏官印的发展规律,有一定价值。本文拟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唐代官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官印,改变了长达七百余年的汉魏旧制,在印文的书体上,废除了白文,通用了朱文小篆;在制法上,采用了焊接法。这一改革,使印章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标志。本文试就唐代官印作一初步探索。一、现存唐官印概况唐官印比之汉魏官印,传  相似文献   

5.
农民革命的历史文物,传世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官印,因为这是代表农民革命政权的标志,所以常被过去统治阶级销毁。据个人所知,现在传世这类官印中,有元末徐寿辉治平四年(1354年)的“统军元帅府印”,见《隋唐以来官印集存》著录,是这类官印传世最早的一方;此后,韩林儿、张献忠也有官印的遗存。至于李自成的官印,传世极少,据近十年知  相似文献   

6.
近年,云南大理洱海水位下降,西海岸龙凤村一带露出大片沙滩,当地农民在建渔塘、捞海草时,经常发现明代卫所官印。发现官印的区域长达600余米。到目前为止,大理市文管所已收集到官印二十八方,详见附表。官印均为黄铜铸造,有方印、条印二种。方形的为卫所官印,边长7、厚1.2厘米,扁直柄,柄高7厘米;条形的为地方官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官印是统治阶级行使政权和管辖权的凭信物,是封建政权的象征。黑龙江省博物馆珍藏有从渤海国至清代的官印,它们是统治阶级对黑龙江地区行使统治权的实物鉴证。又因年代久远,做工精美,官印本身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对古代官印的兴趣更加浓厚。我喜爱它们,这不仅仅是方寸大小的官印有无比的文物价值,而且官印上的文字还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特别是金代官印上的九叠篆,曲曲折折地布满了整个印面,它既有防伪之功能,又有着十分神秘的魅力。最近,我将金代官印中有地名者,单独选出,列在一起,发现它们对论证金朝的疆域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龙凤"款官印在全国多地陆续发现,为我们研究元末韩宋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安徽作为韩宋政权兴起之地,近年来亦不时有类似官印的发现。将安徽出土的"龙凤"款官印进行梳理,结合全国的出土情况加以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韩宋政权的机构建制和官印的形制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汉官印丛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汉界格官印的废止时间古代界格官印有两种,一是田字格,施于方形四字官印,界格横竖交叉,将印面分成四等份,印文刻于格内;一是日字格,界格有横有竖,横格多见于长方形半通小印,竖格则方印、半通印并见。界格官印起源于战国,今遗存的齐国和楚国官玺中有不少此类  相似文献   

11.
在传世的古玺印中,有少数几方越族官印,据笔者所知,见于著录的有“越贸阳君”、“越青邑君”、“越归汉蜻蛉长”、“新越余坛君”、“渐越三阳君印”、“南越中大大”六方(见图)这些官印,由于都是传世品,在年代的断定上,缺乏考古学上的资料可供我们分析,不过,从各印本身的形制、钮式、字体风格的特点以及印文内容的考察,也可推断其所属的年代,各印为方形,钮式为瓦钮或鱼钮,与传世和出土的汉官印相同,其中的鱼钮则是只见于西汉前期官印的钮式,印文字体笔划圆转,结体方中带圆,为西汉官印印文常见的风格.一些印文中所署的“新”宇,系指新莽的国号;“南越”则是南越王国的国号,根据以上所列的这些特点,可以断定这些官印的年代系属于西汉  相似文献   

12.
刘东亚 《中原文物》2007,(1):111-112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征集一批战国到宋元的铜官印,其中部分宋、金、元官印在《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业已发表,还有一部分年代较早的官印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现整理论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元月西安市钟鼓楼广场扩建挖掘地基时,在一个废弃的井内发现一批金代铜质官印与铜版残片,经过整理,金代铜质官印共279方,铜版9块,均残。我们将所有铜印按其官职、类别、大小与用途进行分类研究,从中可以看到金代晚期的政治与社会面貌,为研究金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金朝一代的官印在使用与制造上前后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政治形势发生变化的缘故。官印在各个时期的不同变化表现于形制、内容及颁造机构。而西安钟鼓楼广场出土的金代官印均为铜质,据金史文献资料可知,金代的官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金代官印依据官职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记两方隋、金官印陈根远一、隋·右武卫右十八车骑印隋代在中国印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在秦汉沃土上业已发育十分成熟的六朝官印至隋印风大变,官印尺寸、朱白、篆法面目一新。可惜大隋国祚甚短,仅沿29年,故隋代官印珍罕。明清印学勃兴以来,金石家多只重...  相似文献   

15.
邱靖嘉 《北方文物》2022,(3):101-107
目前,已发现的金代“招抚副使之印”至少有八方,经对比分析可知,其印文篆刻明显体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原因当是由于金末各地行省颁造官印规制标准的不统一所致。将这些官印实物与历史文献记载相结合,可以对金末招抚司的设置情况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一研究案例对金代官印中某些同职官印或同类型印的集中比较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景爱编著的《金代官印集》一书,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今年年初即将与读者见面。《金代官印集》共收录金代各种官印印样554种,凡目前所能见到的传世、出土的金代官印,几乎全部收录。朱印。每种印样均有文字说明,介绍该印出土的时间、地点;形状、尺寸;印背、印侧的刻款及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以来,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先后在盟内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及盟公安处征集到金代官印1颗、元代官印3颗、清代官印16颗、民国官印6颗,在黑龙江省博物馆还收藏1颗明代官印,共计27颗。现将这批官印介绍如下。一、金、元、明代官印(一)金代“都统之印”。此印是新巴尔虎左旗新宝力格东苏木敖伦诺尔嘎查原党支部书记布恩金于1973年在嘎查西南4.5公里的好里堡南岸100米附近的草原上发现的。“都统之印”(图一,3)为铜铸,印面方形,印纽长方形,边长6.2厘米。印面铸阳文汉字九叠篆书“都统之印”,铸造十分粗糙。背面无刻款。这颗“都统之印”与黑龙江省博物馆原藏的金代贞佑五年(1217年)正月行六部造的  相似文献   

18.
读印杂记     
读《汉印文字征》、《汉印文字征补遗》、《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偶有管见,冒昧写出,以求教正。 邦司马印 《官印》十一页57号印曰:“邦司马印”。原书定此为“汉初期官印”。注释:“《仪礼·  相似文献   

19.
释两方汉代官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皋猷左尉 此印为铜质,鼻纽,边长2.1×2.2厘米,白文四字(见附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罗福颐先生主编的《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一书(以下简称《征存》)列此印于卷二“汉初期官印”之三“郡县乡里官印”部分,编号为359。《征存》对此印所作注释谓:“汉书地理志广陵国有高邮,东汉属徐州广陵郡。皋猷殆即高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王人聪先生在《两汉王国、侯国、郡县官印汇考》(载于其与叶其峰先生合著之《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印研  相似文献   

20.
1986年6月辽宁省本溪市出土一方金代总领提控所印。在本文,笔者对此印提出一些看法,并试考察一下几个焦点问题。罗福颐对现存的官印有三点看法:第一,多数军官印是阵亡将士们生前佩带的;第二,是作为随葬品放在墓内的;第三,一王朝末期混乱期间(亡国乱离时)散失的。本文考察的金代官印,其特征与汉、魏有别,郡不是墓葬出土的,特别是金末元初的官印,虽很难说所有的官印都用过,但金朝是模仿宋朝的典章制度,仍可从已使用的官印中了解印、牌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