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双乳山汉墓与武帝铸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乳山汉墓资料完整,年代清楚,出土钱币对西汉五铢研究具有较好的分类意义.鉴于有的学者对该墓等级提出了质疑,本文根据发掘情况和文献记载,对墓主身份进行了进一步考订,对墓中出土的铜铸钱币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2.
劳动村元墓为并穴双室 ,可能属于夫妻火葬墓。墓内雕刻精美 ,出土炉、瓶、盏为组合的影青瓷器多件 ,上面有典型的铁锈花装饰 ,是非常珍贵的元代瓷器。该墓对于研究元代丧葬习俗和元代瓷器是不可多得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李健 《东南文化》2023,(4):57-67+194
1997年,临沂市考古队对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琅琊王路一座东汉砖室墓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为地上式砖石复合墓,自南向北依次为左右对称的双甬道、双墓门、双前室及东西耳室、中室、双后室。墓葬出土玉衣片、陶器、石器、铜器、金器、龟甲等一批随葬品。根据墓葬规模、结构、出土器物等,初步推测墓主为东汉中期琅琊国国君及其配偶。  相似文献   

4.
庆州地区的统一新罗时代的古墓以双床探,路西里133号墓,忠孝洞古墓群,西岳里石室古坟,政来洞方形墓等石室墓为代表,另外还有火葬墓。  相似文献   

5.
华蓥市许家(土扁)发现一座宋代墓葬.该墓为同穴异室的仿木构双室石室墓.保存比较完整,规模较大,墓葬结构、装饰图案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北京延庆西屯墓地共发现各时期墓葬490座,以汉代竖穴土坑墓数量最多,其中,又以不同规格类型的西汉木椁墓最具特色。有规模较大的带墓道单棺、双棺木椁墓,也有规模较小、数量最多的长方形单棺、双棺木椁墓。在这批木椁墓中发现了铜盆、铜鼎、铜提梁卣、铜熏炉等一整套精美的青铜器,也发现了陶鼎、陶盒、陶壶、陶罐组合,以及2~3件陶罐或者陶罐和陶壶等器物组合,为研究当时社会的葬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陵楚墓出土双矢并射连发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荆沙铁路(荆门至沙市)考古工地江陵县秦家嘴墓地47号楚墓中,出土一件双矢并射连发弩,这一重要发现为我国古代远射武器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一双矢并射连发弩出土情况秦家嘴墓地位于江陵县纪南乡庙湖鱼场,西距楚故都纪南城约2公里,东临长湖,南距荆州城约11公里。47号墓位于秦家嘴古城西垣夯土墙基之下,墓口上部堆积2米厚的夯土层。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墓向30度。墓口长3.4、宽2米,墓底长3.12、  相似文献   

8.
孝昌石板地明代墓葬包括石室墓和砖室墓两种,有单室和双室之分。双室砖墓设有壁龛及通窗。随葬器物一般为碗、罐组合,多置于龛内,石室墓另凿石块方座代龛置器。棺内尸体头、脚垫瓦。此次发掘为了解该地区明墓葬俗增添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镇江丁卯"江南世家"工地共清理发掘东吴至南朝砖室墓13座,形制以凸字形单室墓为主,另有两座前室带一小耳室的吕字形双室墓,同时还发现两座简易土坑(洞)平民砖墓。东吴墓出土的绿釉陶器器型丰富、釉色艳丽,为镇江六朝墓中首次发现。两座东晋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出土的陶俑造型别致,为研究六朝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巩义站街晋墓属抢救性发掘 ,墓葬为砖筑 ,由墓道、前甬道、前室、内甬道、主室和后室组成。纵深9 2米 ,平面呈“串”字形。后室置双棺 ,分别为男女墓主。随葬器物较丰富 ,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瓷器、漆木器等 ,具有西晋早期的特征。该墓为河南郑州地区发现的保存较好、规格较高的晋墓。  相似文献   

11.
河南南阳市永泰小区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阳市永泰小区发掘清理了281座古墓葬,其中M194为砖石混合结构,存画像4幅,并出土178件随葬器物。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具西汉晚期的特征。此墓是南阳地区保存较好的一座画像石墓,为研究南阳地区画像石墓的墓葬形制,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在南阳市一中新校址清理古代墓葬448座,其中M195、M256两座墓属续建墓葬,这在南阳汉墓中极为少见。从墓室的砌筑方法看,墓室的筑造到续建墓室的修建时间应相差不远,是一种同穴不同室的合葬墓,这为研究东汉时期的埋葬风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相似文献   

13.
河南南阳市辛店熊营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隋唐洛阳外郭城东北里坊区内发掘了5座烧窑遗址,出土有长方形砖、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以及瓷器、釉陶器及陶器等生活用具。根据烧窑的形制结构及出土遗物,再结合与临近地区窑址的比较,推断该窑址应属于隋唐时期的官营烧窑作坊遗址。  相似文献   

14.
南阳市防爆厂住宅小区M208是一座东汉中晚期的大型多室墓,三个墓室平面呈"品"字形,穹窿顶。前室、后室至少放置了8具棺。该墓的发掘为研究汉代埋葬习俗,尤其是为了解东汉时期豫西南地区家族合葬墓的葬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南阳市万家园画像石墓位于南阳市独山大道与光武路交叉口东北角。该墓为砖石混合结构,由墓道、封门、墓门、两前室和两后室组成,共用石料11块,画像石9块。由于该墓被盗扰,仅出土了极少随葬品,但从该墓的形制、画像题材、雕刻方法等看,其时代为西汉晚期偏早。该画像石墓既保留了汉代画像石墓初期特征,又体现了兴盛时期的早期特点,反映了南阳画像石墓由初期向兴盛时期过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2001年4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阳市东关发掘晋墓一座。该墓为砖石混合结构,有画像3幅,出土器物有各式陶俑、陶磨、猪圈、井等。墓葬形制及出土物具有中原地区西晋晚期的基本特征。它为豫西南地区晋墓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南阳丰泰墓地的时间跨度由战国晚期至东汉晚期,其文化内涵在器物形态、组合特征、墓葬结构等方面都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战国晚期,南阳地区政权更迭频繁,韩、楚、秦的文化势力也因此相继出现,共存发展,至战国末期形成了融三者于一体的新型仿铜陶礼器组合,并在秦汉时期迅速发展,成为主流的文明形态。与此同时,以双耳罐为代表的楚系地方文明不绝如缕,顽强生存。两者共同构成了秦汉文明的基础。这种新型仿铜陶礼器文明自身的发展变化,及其与楚系地方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印证了秦汉中央集权政治统治力的强弱变化,以及秦汉社会盛衰的历程。西汉晚期以后开始流行的模型明器,则昭示着新的丧葬观念、丧葬礼仪的诞生。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阳市拆迁办M3清理,根据墓中出土器物可知此墓为东汉早期墓。  相似文献   

19.
1994年 1 1月 ,文物工作者在南阳市西郊西汉古墓群中 ,发掘了一座规模较大的木椁墓 ,出土一件巴蜀式铜剑。该剑是南阳地区首次发现的巴蜀文物 ,为研究巴蜀历史及古代巴蜀与南阳的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有象纹的汉代画像石主要发现于山东、江苏、河南,在陕西、四川也有零星分布。这种画像石始于西汉晚期,流行于东汉时期。在汉代,驯象传入中原分别通过南越和西域两条路径,而出现在画像石上的象纹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