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地方志篇目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篇目是一部志书的框架结构和设计蓝图。第二届新方志的创新,首先应该是篇目的创新,但这个刨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地方志篇目横分门类的原则,排列科学层层统辖的原则,囊括全部事业的原则以及突出地方特色、行业特点的原则,是应该继承的。认真总结制订第一届新方志篇目的经验教训!,吸收其精华,是创新的前提和条件,研究国情、地情、行业情,反映新世纪、新时代的特点是创新的主要内容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让古老的地方志事业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是地方志工作者创新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志书篇目初拟后,接踵而至的工作,便是有计划地找相关的单位,找有关领导,找有关亲历亲为者.审看“篇目”,收回反馈信息,以备修汀时作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两轮编修的地方志书篇目标题存在的事物分类过粗、使用其他文体标题和标题概念不准确等问题,及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地方志书体例,即没有按地方志书特有的编写形式和编写方法的要求设置篇目标题.设置地方志书篇目标题必须坚持科学、规范、严谨的地方志书体例,这是编修高质量地方志书的关键.设置地方志书篇目标题必须注重横排门类...  相似文献   

4.
篇目的完美与否对志书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续修志书时,一定要在制订篇目上下功夫。要将横分门类的原则、专业属性的原则、地方性与时代性的原则作为制订篇目的基本原则。横分门类是志书框架结构搭建的独特原则。分类的标准可以多种多样,但分类的形式则必须是横切。省农业志第六至十二章分别是“水稻”,“麦类”,“棉花”,“油料作物”,“杂粮”,“小经济作物”,“蔬菜、食用菌、西瓜”;省冶金工业志第一至三章分别是“矿业开发”,“钢铁冶炼与加工”,“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前者是以农作物的种类分类,后者是以生产流程的顺序…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方志》2009,(8):7-10
2009年4月21-23日,地方志书篇目要素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杭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田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理论研究室主任邱新立主持。北京运子微,河北王广才、梁建楼、齐家璐,上海梅森,江苏方亚光、茆贵鸣,浙江魏桥、陈野、吴光、  相似文献   

6.
7.
8.
地方志书篇目结构一般为编(篇)、章、节、目、条目(或子目)形式,记述内容具有明显的综述、综合、条目、附件4个层次特征,在资料上有深、中、浅之分。从篇目、内容、资料各方面看,呈现“纲举目张”、从上到下逐渐扩展的“塔”形格局。各个方面及其层次均有其独立的基本特性,在志书中占据相应的位置及具有不同的作用。这种形态,应视为志书的一个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文庙为标志的儒家文化在清代的新疆得到大规模普及。到清末,几乎整个新疆地区的县级行政单位都建造了文庙,文庙的建设和普及对于新疆多元文化的发展以及多民族间的交流交融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以《新疆图志》为代表的方志文献虽然详细地记载了清代新疆文庙的建设概况,但是记录不完整或者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故而笔者结合清末新疆各个地方县志以及《清实录》《乌鲁木齐事宜》等文献对整个清代新疆地区的文庙作全面汇考,进而厘清各个州县文庙建设之详细。  相似文献   

10.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徽州方志在全国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域文化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地方志中所见清代广东妾的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代广东人纳妾现象较为普遍,地方志中记载的大量的守节妇女的身份就是妾。一般认为,妾为富家大族的附属群体,在丈夫去世后是被出或转嫁的,但广东地方志中记载的大量的守节的妾不仅从事多种农业、手工业劳作,还在守寡期间默默地继续承担持家育子的重担,以自己的德行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2.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记载某一区域在一段时期内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沿革等方面的著作,它源于两汉的地记,经历了隋唐的图经、南宋的定型地方志,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地方志几千年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时代性,即地方志能够比较及时准确地记录某一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从地方志演变的角度,也可以说是某一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影响到这一时期的地方志.  相似文献   

13.
陈尚敏 《上海地方志》2023,(3):39-46+94-95
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家族对其生活的地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往往被冠以“望族”。值得注意的是,自隋唐科举制产生之后,“望族”的建构途径逐渐由原来的世袭或军功变为科举。至少在明清时期,“望族”基本是由科举建构起来的。尝试用“科举家族”的概念代替传统的“望族”,其意义在于凸显科举制对传统社会的型塑,赋予“望族”以新的社会学和历史学意涵。清代甘肃修志156种,其中可以考知的由科举家族编纂的有11种,涉及的科举家族有7家。虽说科举家族编纂志书在清代甘肃并不普遍,但这些志书多为上乘之作,其中四种被民国史志学者张维誉为陇上名志。另外,科举家族编纂志书也是其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陕西史志》2004,(2):32-34
1985年的《户县志》,是建国以来户县,也是全省出版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新县志。它基本反映和记述了1933~1985年户县50多年的历史面貌,比较客观公正地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予以评价,其历史功绩不可抹杀。  相似文献   

15.
志书篇目创新至少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既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建议从三个方面去考虑创新的方向,创新的篇目仍要注意符合志书篇目的两个一般要求,在整个创新思维中要有三个“经常提醒”。  相似文献   

16.
篇目是志书大纲。一个好的篇目设计,应该清晰地体现出整本志书的编纂原则和编纂导向。本文从第二轮修志工作篇目设计面临的现状出发.提出了篇目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几个概念,并提出篇目设计没有标准有依据,没有主线有特点,没有部门有事业,没有观点有倾向,篇目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清代西藏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在西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颇具民族和地方特色。本文首先从宗豁一级,其所辖之下的社会基层组织骆卡(庄园)、部落两级建制,以及特殊的地方行政体制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西藏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特点。其次,对清朝中央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方针,基本保持原西藏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些改革,作了深入的考索。  相似文献   

18.
志书各部类均应坚持以类系事、类为一志、横排竖写、贯通古今的原则,因而政治部类也应横分门类,按历史分期将这一部类分成几大块的做法是不符合志体的。文章从史志关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篇目设置和记述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认为史实应纵贯,记述政府职能机构也要横分门类,不能以社会性质加以横切。  相似文献   

19.
西藏汉文方志主要形成于有清一代,下及民国时期,传世志书40余种。近十余年来,西藏地方志逐渐受到学界重视。目前已整理出版了《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一些过去十分稀见的地方志也陆续被发掘、整理和出版。但是,藏学研究领域对西藏地方志文献的关注总体来说并不充分,更遑论对其整体面貌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了。2016年4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赵心愚《清代西藏方志研究》,无疑是一部拓荒性质的开山之作。赵心愚一直关注、研究西藏地方志文献,十多年来陆续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21篇,此书的出版,  相似文献   

20.
浅谈第二轮志书篇目设计与反映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轮志书在篇目设计上要体现改革开放的新进展、新变化,也就是说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具体说来,既能反映本地的基本面貌、发展脉络、主要特点,又能体现各个方面相互制约、联系和影响的关系,并且符合志书体例的要求,同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