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的书院非常兴盛,在其不同的发展时期,历史教育均颇受重视。书院在教学中采用问难论辩、自学与指导相结合等方法,体现出书院自由开放、生动活泼的历史教学特色。在理学思潮的影响下,宋代书院的历史教育和史书撰述所呈现出的义理化倾向,对于社会道德教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多在书院讲学,他们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家训诗,是南宋家训诗创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些家训诗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为:讲学、家教皆可;表现爱国主义情怀;表达理学教育观念;表达作者本人的理学思想;表达亲情五个方面.在文学特征上,主要表现为说理大于表情、“质木无文”与以“理”为审美主体.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的纵欲风气,是人类自然属性的表达,表明理学教化在实践上的松动,士人们对欲望的态度已不再完全受制于理学的价值判断.在与纵欲风气的互动中,无论是笃行"天理"还是溺于"人欲",士人们都承认欲望难以消灭但必须消灭,因为其蕴含着对儒家理想世界秩序的反动因素.在政府层面法律规训几近失效的背景下,恐吓、隔离与惩戒取代儒家的道德礼乐教化,成为了家庭层面规训"人欲"的主要手段,显示出理学家对儒家学说本身的教化能力已经不再自信.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的战乱使中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走向没落。清初名士耿介遍请名师讲学于嵩阳,开始复兴书院。讲学内容涉及理学的传承、洛学的复兴,注重人伦、推崇孝道,在提高书院学生学术水平的同时,更强调端正学生的品行道德,讲究克己复礼。讲学形式自由开放,师生相互诘问,并订立学规,使书院在清初得以复兴。嵩阳书院在耿介的主持下,逐渐兴盛,一批批名儒讲学于嵩阳,颇有“鹅湖之会”的盛况,向后世传承了开放自由的讲学风气,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为近现代学术活动做了启发,培养了一批近代经世致用的学术人才。  相似文献   

5.
“君子”最早是作为各级贵族的通称而出现的,后经儒家的极力推崇和宣扬,逐步由统治阶级的专称演变为“有才德的人”,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信奉的道德人格的化身。上博简(二)《民之父母》中的“五至”与“三无”是孔子提倡的完美人生理论,充分表征了儒家的“君子”人格。儒家通过具体艺术对身心的培育与修养,最终形成的君子人格实际是内在完满的道德与外在形容举止相互统一的善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宋代教育传播与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书院教育的学术传播功能不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中国古代学术的传播开创了新的阶段。本文着重对程朱理学家的教育活动以及其教学理论进行分析,并且了解其兴起、发展、最终确立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而探究南宋教育与程朱理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道德教化类书是清代私修类书中较有特色的类型,嘉庆年间孟云峰编纂的《人镜集》,以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为分类体系,采辑伦常方面的资料,汇辑成类书,以期达到劝善戒恶的目的,是清代道德教化类书中的典型代表之作,对于今日研究古代社会人伦道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明钦 《史学月刊》2005,(11):120-123
自两汉到隋朝建立,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和动乱,一直陷入长期的分裂之中,中原政权更替不迭,统治或重视黄老思想,或推崇佛教思想,而儒家衰微,传统的中国人伦道德经历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思想界混乱的状况与当时的政治状况完全相符,政治的状况也自然造成了经学本身的纷乱(孙昊、李静《王通与经学更新》,《江淮论坛》2003年第3期)。但是自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和奋斗,从孔孟的“仁学”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再到王通的“中道论”,儒家思想理论体系在不断完善。唐宋理学繁盛,特别是宋代程朱理学,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认为传统的儒家哲学是一种伦理学,那么,道德问题即是其最主要的问题。在传统的儒家哲学里,道德是内在的,因而是超越历史的。而在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里,因为消解了传统儒学"天理"、人性之道德价值性的内涵,因而道德是外在于人的,是社会之理的基本内容;人所有的道德理性,也由此从传统儒家哲学之道德的"内在自觉"而向新理学之"外在自觉"转换了,因而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书院与理学     
书院是古代地方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特殊的教育处所。理学是一种以儒学为主体,把儒、释、道三者结合,经过改造再创造的唯心主义哲学,称 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本文试图探讨书院与理学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一、书院的兴衰与理学教育在我国远古就萌芽出现了,教育组织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汉武帝建立太学,西晋武帝 设国子学。太学和国子学都是封建王朝建立、控制的教育组织,到唐宋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已不能适应,平民百姓求知愿望很强,从而书院开始建立。孔孟创建的儒学,得到了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遵循,…  相似文献   

11.
宋元之交有个著名学者叫许衡。他一生主持国学,兴办学校,以儒家六艺为国学内容教化百姓,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他认为心与理“一以贯之”,可以“宰万物,统万事”。主张“存养”使“气服于理”。其学说对程朱理学的传播和世风淳正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三重道德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店楚简之《六德》《五行》等篇列有儒学的三重道德规范 ,它们组成了完整的儒家道德学说体系。那就是 :人伦道德 (六德 ) ,社会道德 (四行 ) ,天地道德 (五行 )。这个体系 ,始于对人的自然亲情的确认、尊重和人文化 ,所谓的“男女辨”“父子亲”“君臣义” ;然后乃由“亲亲而仁民” ,提升为以尊尊为标帜以善行为指归的理性的社会道德 ;更后再由“仁民而爱物” ,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情景 ,复归于大自然怀抱 ,民胞物与 ,参赞化育。  相似文献   

13.
作为清朝统治建立主导价值意识形态以规范社会生活的历史产物。康熙的礼教观确立了清代礼教的一般意义、社会功能、人伦价值和基本行为规范,并在政治伦理实践中确立了“以德化民,以刑弼教”的国策及其政治伦理原则,完善了中国传统儒家的政治伦理观。康熙的礼教观不仅在130余年的康乾盛世的政治、学术上有重要的影响,甚至与有清一代的礼学研究、社会民间礼教风尚的发展以及上层显贵和封建大吏礼教观的塑造,都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的君父思想并非一成不变,早期儒家更为强调君父分立的一面,战国政治、社会的巨变则使"如何沟通君父"成为儒者普遍且持续关注的思想课题。战国儒家文献中的"民之父母""孝顺""礼敬""爱敬"诸说,既体现了当时儒者对此问题的多元诠释与不同思考,亦呈现出当时儒学内部认知、定义君臣关系与家国秩序的不同方式,还为秦汉以后的政治建构与政治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新儒家 (包括海外新儒家 )“内圣开出新外王”和“返本开新”观点的兴起与流行 ,使得宋明儒学的“性理学”道统在近现代得到了理论的延续和信仰的张扬。然而 ,现代新儒家“原理主义”、“道德主义”、“理想主义”的鲜明特征 ,又使其“务虚”而非“务实”的思想在实践的检验中不得不面临无视国计民生的理论困境。正是为了克服现代新儒家在寻求经济高度发展和亟需规矩准绳的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足和弊端 ,当今学界出现了一股走出“现代新儒家”囿于心性之偏颇、旨在弘扬“荀学”外王路线、进而迈向务实理性的理论思潮。这股理论思潮对于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精神”的提炼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自从孔子开辟儒家教育事业,到孟子便有了"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自觉与基本定位.由此之后,历代儒者可以不作官、不造论,但却不能不以教育作为自己的立身之基.到了王阳明,其对儒家的教育思想更是大用发皇,虽然人们往往从理论学理的角度称其为心学,但其心学理论却主要是通过教育与教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其教育思想则主要表现为"寓教于乐",并通过"各适其性"与"随材成就"的途径,从而生动地凸显了儒家"成己成人"的关怀.王阳明的教育与教化实践,也向当代的儒学研究提出了一个究竟应当如何认领儒学传统价值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紫阳”为宋儒朱熹之别号,南宋以来,随着朱子之学在中国社会影响的日渐扩大,以“紫阳书院”命名的书院几乎遍涉全国各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创建于湖北汉口的紫阳书院(又名新安书院,位于今武汉市硚口区新  相似文献   

18.
德治中国的重要历史资源——董仲舒德治政治的对策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共识。实行德治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提倡仁政, 反对暴政;二是重视道德教化,主张以德化民。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立论,系统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儒家思想,创立了一个新的儒学思想体系,极大的发展了儒家德治思想理论,并提出了一系列实施德治主张的策略和措施,从而奠定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实施德治的政策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董仲舒提出的德治政治对策,发现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理学,作为一种思潮,滥觞于北宋初年.由范仲淹、欧阳修以及胡瑗、孙复、石介、陈襄等人开其端,逐渐形成一股批判魏晋隋唐以来佛道思想、复兴儒家学说的思想洪流。至北宋中期.这种思潮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其代表人物为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北宋末南宋初,理学在福建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八闽大地上理学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具有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知名理学家.莆田人林光朝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0.
申明亭和旌善亭是明初建立的基层教化系统中的两项重要内容。它们在明代前期曾经遍布乡都,发挥着宣达政令、彰善惩恶、淳化风俗的功能,为儒家道德理想由精英层面渗入民众日常生活提供了具体的途径。本文试结合明代方志与政书材料,追溯申明亭和旌善亭的兴废历程、分析其社会职能,并思考包括申明旌善亭在内的基层教化系统的兴废,与明代世风嬗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