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人自从来到美国后一直备受歧视,被视为低人一等的种族,并被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生活之外。而在美国文化史上,黑人传统文化也一向被看作微不足道、比白人文化低一等的支流。然而,20世纪初,美国白人知识界曾出现过一阵“黑人文化热”,长期遭到鄙视的黑人传统文化第一次成为美国白人热衷的对象。还有不少白人知识分子开始严肃地看待黑人艺术,  相似文献   

2.
黑人在美国历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美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后,黑人走上电影银幕,走进歌坛,在美国文化的发展中进行着不懈努力,黑人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不仅仅是证明自身价值的历史,也是黑人不断争取平等、捍卫肤色荣誉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如今藏族人的名字也开始变得丰富多彩。由于没有姓氏带来的重名现象越来越让藏族民众感到困扰,并想方设法彰显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创新性地给下一代取一些新奇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丹尼尔·科瓦特和保罗·施莱斯曼,一个20岁,一个18岁,分别来自美国的田纳西州和阿肯色州,两个都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虽然如此,两人却在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要干一件轰动美国甚至世界的大事——刺杀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 科瓦特和施莱斯曼是2008年9月份在网上聊天认识的,由于他们都信奉美国新纳粹组织“光头党”和“民族联盟”主张白人优越的观念,在朋友的煽动下,加入了“光头党”,并仿效新纳粹主义者的模样理了光头。他们幼稚地认为,只要理了光头,就成为“真正的新纳粹”了。  相似文献   

5.
金子暄 《丝绸之路》2013,(8):101-102
中日建交之后,影视的传播与交流对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已成为许多人了解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作为影视作品的主要载体,电视适时为各国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30年来,日本的娱乐产业和大众偶像在电视屏幕前,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了解日本人性格的方方面面、日本社会的点点滴滴的同时,也渐渐受到日本人在价值观、审美观方面的影响。通过影视文化,日本建立了一套强大的宣传机器。而深受其影响的中国不能迷失自我,要清楚地在对话中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6.
武玉芳 《沧桑》2012,(4):49-50
关公身份的演变,与历代统治者加封,与佛教、道教、儒教推崇以及民间英雄崇拜心理都有直接关系。关公文化具有流行的普及性、神性的多重性、文化的融合性、现实的教化性、信众的群体性、传播的国际性等特征。它在当代依然具有诸多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爱民 《史学月刊》2002,18(4):84-89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是非洲裔美国人为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平等权利而发动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社会运动。这场社会运动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则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刺激和推动作用。二战使美国黑人有机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美国所宣扬的民主信条同其在国内极力维护的种族主义实践之间的强烈反差,并进一步激发r他们的种族意识、政治参与热情和寻求变革的勇气。向华盛顿进军运动则为美国黑人展示自己的力量与锻炼自已的意志提供了历史舞台。这场没有发生的示威运动大大地增强了黑人的斗争信心。这些因素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发生做好了最后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相似文献   

8.
有位汉学家说过,中国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理智上选择了西方价值,而在情感上却丢不掉中国的旧传统。钱穆也说自己一生都被困在中西文化的争论之中。陈寅恪说做学问“一方面要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话非常正确,可是可操作性有多大?我觉得正是这种观念撕裂了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感和身份意识。怎样跳出这种文化认同和身份意识的困惑与断裂?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北京的文化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时期的鲁迅有着多重文化身份:政府职员、大学讲师、自由作家、编辑家和文学活动家。操异乡口音的官吏,阔别多年旧地重游的老主顾……对于这样一位新文化倡导者和捍卫者,他的身份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是精英式的。  相似文献   

10.
陈逸雯 《神州》2013,(7):173-17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族文字也意味深厚,取名历来被重视,人们都通过取名用字来寄予期望,憧憬美好。取名的选字也逐渐向多样化、新颖化方向发展,因此出现了各种用字形式,最近的"赵C"事件就极具代表性。本文由此展开论述,从语言学的形音义三个角度分析中国取名用字的传统合理性,指出"赵C"用字的不规范之处,从而对取名用字的规范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五代以降,史家重视历史记载的前后相承,并有目的地记录周边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相互交往的现实内容,文化认同进一步拓宽;辽金元时期重视对前朝史和本朝国史的编纂,这不仅说明编纂者拥有历史传承的明确意识,而且体现出他们对于中原文化的一种自我认同。总之,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发挥了史学的鉴戒功能,彰显了史学传统与文化认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表现出了强烈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意识。它提出的“圣王同祖“的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精心编排的历史王朝的统系,反映了对中国古代政治统绪的认同意识;它宣扬华夷各民族同源共祖的民族一体性,强调夷夏民族一统,是对中国古代夷夏观念和民族认同意识的重大发展;它通过对中国历代地理沿革的历史考察和对汉皇朝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反映与颂扬,体现了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地理的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20.
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CRM) work accounts for most of the archaeology conduc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 diverse and somewhat fragmented field, CRM has nonetheless achieved a degree of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maturity. CRM archaeology has produced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archaeological methodology and has established and refined knowledge of regional cultural-historical sequences and settlement and subsistence patterns. The current florescence of historical archaeology is attributable to CRM. Yet the maintenance of high quality in CRM is a pervasive and enduring problem. Academic institutions need to reestablish alliances with the CRM community. The future viability of CRM archaeology depends on factors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to the discipline: regulatory and statutory “reform,” agency funding levels, looting and other destructive forces, and Native American and other public involv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