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精深平淡     
要使传统诗词大众化,获得较多的读,须从平淡人手;要使读能欣赏,须令读感到这诗有意思,也就是它有精深之处。既平谈而又精深,可以作为当前我们写诗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论朱熹读《诗》方法论及其理学桎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诗经》研究之所以成就斐然,在于他在吸取了从先秦孟子至两宋诸儒的读《诗》方法精华的基础上,联系自己读《诗》的切身体验和甘苦,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文学读《诗》的方法论。其读《诗》法对后代影响不显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种从文学出发的读《诗》方法,最终仍挣脱不了理学的桎梏,导致后人轻朱熹的方法而重其结论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雷文婷 《神州》2013,(14):7-7
李商隐的诗多借意象组合和其营造的朦胧境界来传达他内心真挚而幽曲的深思,被世人推崇为唐朝后期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后世对李义山诗里的深情感叹揣测纷纷,生出了众多的解析。笔者再重新审视了李义山和他的诗词后,体会到尽管时隔千年,他的诗词仍能够引导我们正视我们的内心、情感,指引现代世人如何去看待爱情,鼓励人们勇敢追求幸福。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见到赵西林老师的诗,是在2000年夏季。当时,我在市人大工作,赵老的《栖霞书屋诗词集》就放在人事处。我也喜欢诗,就向人事处要了一本,留存时读。第二次是2008年春季,我退休后经赵老介绍加入“贵州省诗词学会”.  相似文献   

5.
本据有关资料考证了吉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抄稿本《遂初堂诗》,为清代诗人潘耒未刊诗稿,它的发现补充了潘耒已刊诗集《遂初堂诗集》中所缺一年的诗作,是研究潘耒诗与生平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我国亘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作品十分丰富多彩,繁荣昌盛。伴随着创作的繁荣,批评鉴赏之作也纷纷涌现,比比皆是。不仅有众多零散的评议篇什,而且有众多的“诗话”、“词话”之类评议诗词的专。撰有评、注的作品选集也历代多有。尤其近二十年来,由《唐诗鉴赏辞典》开端,以“辞典”的形式鉴赏诗词作品的专如雨后春笋般露出地面。这类评议诗词的作,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学知识,提高读的艺术鉴赏能力,自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文史回翔记缪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蓉 《巴蜀史志》2006,(4):57-58
缪钺(1904-1995),字彦威,原籍江苏溧阳,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史家,其诗词、书法亦堪称大家。1904年12月6日(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十月三十日)缪钺生于直隶(今河北省)迁安县,后随家寓居保定。缪钺家学渊源深厚,七、八岁时,就从外祖父邹蘅衫读《论语》、《孟子》。稍长,缪父即引导缪钺学习训诂、校勘学,江苏高邮王念孙、王引父子在这方面造诣最精。后来缪钺回忆道:“我读经书如《诗经》、《左传》时,常检读《经义述闻》。王氏运用以声音通训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丽国佚名文士编选唐代七言律诗而成《十抄诗》一书,收录白居易诗十首,其中两首被学界认定为佚诗.然据敦煌残卷得知《水精念珠》与贯休诗大同小异,今予比勘并给出是非优劣之按断.又,高丽名僧子山为《十抄诗》作夹注,编成《夹注名贤十抄诗》.广征博引,涉及经史子集诸种,又旁采释、道之书以证诗中名物制度,史地因革,文字发展等情况.然...  相似文献   

9.
清嘉庆八年(1803)至道光元年(1821)。先后在汉中任定远厅抚民同知、汉中知府长达18年之久的严如熤,是一位政绩突出、口碑较好的高级封建官吏。在汉期间,他写了大量有关守土治民和民生疾苦的章诗词,其中的三篇告示、三首歌词是这些诗中的佼佼,至今读来,仍不禁使人感佩。  相似文献   

10.
少年时代,打动我的一首诗是戴望舒写的《萧红墓前口占》,诗很短,却又那么意味深长。大学读了中文系,《生死场》、《呼兰河传》都列在必读书里边。这些年做记者,有好几次,受访者都说到自己喜欢萧红。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者们大多认为西北屯戍汉简中印文的抄记文字"居令延印"属文书人员对"居延令印"的误抄。本文指出这种非正常读序的官印抄记,实际上是文书人员有意为之。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汉武帝时期进行的两次官印改革没有对印文的读序、印文字体及印文的阴阳作出强制性规范。推测原封泥印文为右上起横读形式,但是文书人员按照主流的右上起竖读的顺序来抄记印文,遂被记作"居令延印"。  相似文献   

12.
1978年9月9日,为纪念毛泽东逝世2周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三首诗词,其中有《吊罗荣桓同志》一诗并附手迹。诗题标署写作时间为“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相似文献   

13.
宗泰霖 《神州》2011,(23):19
苏轼,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书香门第的陶冶使其身上的艺术特色浓厚,艺术气息深厚。他在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成为后人赞颂的典范,诗词也为后代所模仿。他的词对豪放派诗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苏轼的词仍在影响着后人。  相似文献   

14.
宗泰霖 《神州》2011,(10):19-19
苏轼,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书香门第的陶冶使其身上的艺术特色浓厚,艺术气息深厚。他在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成为后人赞颂的典范,诗词也为后代所模仿。他的词对豪放派诗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苏轼的词仍在影响着后人。  相似文献   

15.
陈辽 《钟山风雨》2015,(2):47-48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年代很早,但直到1937年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书中才首先发表《长征》一诗。其后,美国记者斯诺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又发表《长征》,才使该诗走向世界。毛泽东的《六盘山》词,首次公开发表于1941年12月5日在上海出版的文学刊物《奔流新集》第2辑。阿英的《敌后日记》1942年8月12日则记录了两首长征诗词,即《长征》诗和《长征谣》(根据《六盘山》词略作改动后的歌谣),这  相似文献   

16.
遵义人周流娶明末四大公子之一冒辟疆后裔,并与冒广生诗词唱和。联姻事在长沙,唱和的诗从未刊出,故很少有人知道此事。冒氏是江苏如皋望族,周伉怎么会攀上这门亲事?原来,周位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父周锡晋在湖南任知县,周沉随诗,在岳麓书院与湘水校经堂读书。19岁(光绪十九年恩科)乡试中举,光绪二十年(1894)中二甲第七名进士,分发户部主事。这样一来,周沉不但出身官宦之家,而且科场得志,在京任职。冒氏与周家联姻,已不是远嫁荒僻的遵义,而是符合封建礼教,门当户对的婚姻了。周、冒联姻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冬天,…  相似文献   

17.
贾刘云 《神州》2013,(36):70-70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诗词教学越来越追求诗味的洋溢,越来越追求生气的贯注,而抛弃毫无趣味的追问。诗有别裁,诗是意象、韵律的统一,是情味、理趣的融合,所以生气贯注是诗词教学的先决条件,自我建构是诗词教学的最佳境界。自我建构指的是学生透过形式悟出本质,获得言语的"真意",将言语积累于内心,成为自己的内在生命。这种自我建构既要求学生建构文本的意义世界,更要建构自我的精神家园。这就要求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必须要让诗词语言充分地撞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产生丰富的内在语言。  相似文献   

18.
戴健 《江淮文史》2013,(6):139-144
青年毛泽东的“出乡关”诗源自何人?当代几乎所有党史报刊、著作“众口铄金”的定论,都是出自日本人西乡隆盛。对此,笔者十几年来一直存疑。其实“出乡关”诗有多个版本,究竟是谁抄(或日改编)谁的?用典出自何处?  相似文献   

19.
鲁迅旧体诗《(洞庭木落楚天高)》七绝,自鲁迅逝世70年以来,我国鲁迅研究学界对这首诗的诠释,一直争论不休,各执其辞,各圆其说,至今未能达到统一的认识,本文作者认为,多年争论的焦点不应在“诗本事”上,而应在对诗中关键词句——“眉黛猩红涴战袍”的正确理解上,只有读通了诗的词句,才能考证出“诗本事”。作者不厌其烦的以训诂的方式,从古今20多位著名诗人的诗词中,考证出他们所用“涴”字的确切意义,从而证实了与《无题》诗中所用“涴”字的意义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0.
叶一苇 《古今谈》2004,(3):26-29
我住在乡间,友人王文政先生送给我一部《随园诗话》,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每一段均有白话译文,所引古诗亦译成白话,让读者可以对照阅读。以前,我读过《随园诗话》两次,很感兴趣。这次对照阅读,读所译诗却感到索然乏味。细细揣摩,得出一个结论是:格律诗不好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