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肃镇华夷志》之"西域疆里"是现存少数记述明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文献之一,内容源自弘治年间甘肃行太仆寺卿郭绅编写的《甘肃志》和《哈密分壤》,其所记录的嘉峪关外三道、西域地名、"汉儿人"等内容,资料翔实,真实可信,可补明代同类著述之缺,并验证其不足,是研究明代河西史和西域史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许多明史界和国际关系史界的研究者都认为,明代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是最为典型的"华夷秩序"体系。帝制中国的"华夷秩序"体系可谓"春秋公法",牢牢笼盖朝鲜、琉球和日本,使东北亚诸国诚心向化、恭谨输贡、严守藩封,心悦诚服奉帝制中国为天朝上国。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明代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十分复杂、十分诡谲,"华夷秩序"体系遭到严峻冲击和挑战。日本始终没有承认明代中国的宗主地位,明日关系与明朝关系、明琉关系不可等同视之,有本质差异。特别是日本在十六世纪中叶结束南北分裂后,侵朝鲜、伐琉球,叫板明朝独大地位,俨然在构筑"华夷秩序"之外的"和夷秩序",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是二元的。  相似文献   

3.
李忠辉 《文献》2018,(6):47-59
《朝鲜馆译语》为《华夷译语》的一种,成书于十六世纪中叶,系明代鸿胪寺所辑,曾用于明末鸿胪寺朝鲜通事之培养。清代虽也设"朝鲜译学"、"韩语学堂"培养朝鲜通事,但并未使用《朝鲜馆译语》。"朝鲜译学"所用教材为高级朝鲜通事自行编撰的汉、满、朝三种语言互译教程,"韩语学堂"所用教材为朝文版《通文馆志》。  相似文献   

4.
《文献》2018,(6)
《朝鲜馆译语》为《华夷译语》的一种,成书于十六世纪中叶,系明代鸿胪寺所辑,曾用于明末鸿胪寺朝鲜通事之培养。清代虽也设"朝鲜译学"、"韩语学堂"培养朝鲜通事,但并未使用《朝鲜馆译语》。"朝鲜译学"所用教材为高级朝鲜通事自行编撰的汉、满、朝三种语言互译教程,"韩语学堂"所用教材为朝文版《通文馆志》。  相似文献   

5.
刘信芳 《江汉考古》2013,(1):123-126
清华藏(一)《楚居》述楚先祖季连娶妻隹,"问期"、"有聘",依礼而行。整理者释读为"季连闻其有聘,从,及之泮",释文、句读及解释均有误。论者或引出"奔者不禁"之说,已是子虚乌有。穴酓之妻列生产时"溃自胁出",是妇女难产时胎儿的一只手先出。"絯其胁以楚"应理解为以荆枝包束新生儿胁部。将"溃"解释为"剖"(剖腹产)、胷剖之类,不一定合适。简文所记楚武王"酓■",经史多作"熊达","■"与"达"是音近通假的关系。《史记》作"熊通"者,乃司马迁以汉代通行文字改录所致,可以参考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六》关于"通"、"达"异文的考证作出合理说明。  相似文献   

6.
近世中朝史学交流中,明代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节要续编》的地位尤殊。该书旨在宣明尊华攘夷的正统史观,并以"节要"的形式续作《资治通鉴》所载史事之后的宋元历史,可谓宋代义理史学在明代的重要表现。《资治通鉴节要续编》自明中期传入李朝朝鲜,历经多次翻印,流传甚广。它在朝鲜王朝逐渐与《史记》、《资治通鉴》及《通鉴纲目》相比肩,成为朝鲜君臣及一般读书人掌握宋元历史的主要渠道,乃至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优先读本。书中倡导华夷之辨的正统观念及对宋元史事的评论意见,更对朝鲜人士的史观、史论有深入影响。  相似文献   

7.
志者,史之纬。以志纪史,既是古人纂修方志之初衷,亦为今人研究方志之精髓。张英聘女士的近作《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就是这样一部研究明代地方志书之佳作。全书共计十章,43万余字,对明代南直隶地方志书编修的源流、发展、修志组  相似文献   

8.
正近代以来,衰弱的大清帝国不仅颠覆了日本人心中传统的中国形象,也促使其为避免重蹈覆辙而苦苦寻找对策。一些日本人认为应征服清朝以壮大自己,也有日本人认为应联合中国共同对付欧美列强。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最终的结果是前一种观点逐步变成了现实。一、一场"华夷之辩"近代以来,清朝衰落的现实改变了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促使他们对原先的华夷体系进行重新思考。华夷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比较国会图书馆、天一阁和东洋文库本的基础上判定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明刻本《两镇三关通志》是迄今所见存世最好的刻本。同时围绕和田清和司律义有关明代蒙古史研究的成就与缺憾,检讨《两镇三关通志》的史料价值。以明朝为正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是《两镇三关通志》文本产生过程中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永乐《女真译语》(以下简称《译语》),指永乐《华夷译语》中的《女真馆杂字·来文》。女真馆,是明四夷馆中分设的八个馆之一。《女真馆·杂字》部分,分为19门类,共收词917条;其《来文》部分汰其重复,共集78通。《译语》不同抄本很多,流传至今各抄本中,主要有三种本子,即柏林本、东洋文库本和内藤湖南本。本文就《译语》中的词汇特征方面的若干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一《译语》的渊源《评语》虽然编纂于明代,但它的内容和一些编写特征中流露着比明代更早的一些因素和成分。在《译语)}女真字中,仍保留着原始真字,即学…  相似文献   

11.
杨奂、郑思肖的正统观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正统论是有特点的 ,北方的杨奂是代表 ;南方代表是郑思肖 ,他在纲常的基础上 ,又加进了辨华夷的思想。从正统论发展历程来看 ,郑思肖正统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开明代纲常、华夷正统论的先河。《大义叙略》是郑思肖正统论的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12.
李素珍  温斌 《黑龙江史志》2013,(1):21-22,24
传统的华夷观是以华夏文化优越感为基础、以儒家礼法制度为依托而产生的一种"华尊夷卑"的思想体系,华夏人的这种主观意识随着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渐扩展为一种社会性的意识形态,进而形成了尊礼义文化、贱夷狄风俗等观念的"华夷之辨"。宋朝有着它特殊的时代背景,所以这种传统的华夷观念表现得更为突出些。本文就以杨万里接送金使诗为对象,试从文化优越感、爱国情感及诗作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分析他这种华夷观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南宋程卓于嘉定四年(1211)九月使金贺正旦,嘉定五年(1212)二月返回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出使期间撰成《使金录》一书。有人认为其书"简略太甚,不能有资考证","所记惟道途琐事","不能当作史料应用",等等。其实,《使金录》一书,不是宋人出使辽金"语录"中最为简略的,而是众多"语录"中比较祥赡的一种。书中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宋金交聘制度和礼仪,使者出使行程之地理、文物古迹、遗闻趣事、金代城市建筑、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等,皆为作者亲见亲闻,是研究金末政治、军事、地理、经济、文化以及宋金交聘制度十分难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明代用汉字记写蒙古语的《华夷译语》史海钩沉■文/李志跃明初南京出版的“蒙汉词典”———《华夷译语》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力克群雄,终于在南京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位放牛娃出身的皇帝,深知大明江山来之不易,时常思考为什么曾经盛极一时的元朝会被推翻?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民族虽然形成很早,但民族意识较为淡薄,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是一个"自发"的民族实体,而不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中国的民族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西方近代民族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据郝时远研究,中国古代汉语中虽然有"民族"一词,但"就其含义而言,既指宗族之属,又指华夷之别"(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第63页),与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6.
"大一统"是秦汉以降历代王朝遵循的治国理念,也是封建君臣追求的至高目标。疆域统一成为"大一统"内涵的重要元素。清代以前,受"华夷之辨"思维的影响,历朝构建的"大一统"疆域观未包括边疆地区尤其是长城以外的"三北"。至清代,始突破"华夷之辨",把边疆地区纳入到"大一统"疆域内,实现了"中外一家"局面下真正的国家"大一统"。三部《大清一统志》的编纂以昭示"一统之盛"、"一统无外之盛"为宗旨,是清代疆域"大一统"观念变革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丘濬在其重要著作《大学衍义补》中提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海运构想",表面上从运输漕粮的经济角度出发,力主恢复"河海并运",以海运来补充河运之不足,实质则为基于国家战略层面的设计。对于已停罢海运多年的明朝来说,这种表面谨慎的提法已然是一种突破。随着《大学衍义补》在朝野产生巨大影响,此构想也成为此后朝廷"海运之议"的重要依据,为"海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体现了明代"四书学"中的"经世致用"精神。然而"海运构想"终未实现,失败原因颇为复杂,既有弘治朝政治环境与现实需要之制约,又有国家决策中各集团利益博弈之扰动,且在义理上的弱点与技术条件上的不足也多为反对者所诟病,而究其根本则为明代国家发展重心之限制。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二《史部·传记类·存目四》中著录有当时浙江巡抚采进的《熙朝名臣实录》二十七卷,《提要》云: 明焦竑撰。此书《明史·艺文志》不著录,前有自序,谓:明代诸帝有实录,而 诸臣之事不详,因撰此书,自王候、将相及士、庶人、方外、缁黄、童仆、妾伎无不 备载,人各为传。盖宋人实录之体,凡诸臣之卒必附列本传,以记其始末,而明代实 录则废此例,故竑补之。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的民族虽然形成很早,但民族意识较为淡薄,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是一个"自发"的民族实体,而不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中国的民族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西方近代民族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据郝时远研究,中国古代汉语中虽然有"民族"一词,但"就其含义而言,既指宗族之属,又指华夷之别"(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第63页),与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相去甚远。现代中文意义的"民族"一词的最早出现是在1837年(道光十七年),  相似文献   

20.
一《史记·货殖列传》载:"子赣(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亢礼。"《仲尼弟子列传》云:"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因为子贡是孔子弟子,所以世人以其为中华儒商之第一人。然而《论语》中子贡问学最多,所问皆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