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朝皇家画院都有一批御用画工,为皇帝、贵族们传写“御容”和画像,绘画当时的一些政治活动,或描绘皇帝在宫中的享乐生活。这些作品有的画在宫殿或墓室壁上;有的画在纸绢上,装裱成轴卷,悬挂或贮藏在宫殿里。它们客观上反映了一代皇朝部分重要的政治活  相似文献   

2.
金义文 《江淮文史》2000,(1):120-120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杨家岭毛泽东主席居住的窑洞里挂着一幅国画。这是沈钧儒先生的次子沈叔羊于1943年所作,画面上是一把酒壶,上书“茅台”二字,壶旁有几只酒杯,画上有黄炎培先生所题《茅台酒歌》:  相似文献   

3.
穿上横画是汉武帝新钱制的标志陈尊祥我在《汉武帝上林三官五铢铜钱范的考证》①一文中论证“穿上加一横画是汉武帝的钱制”,陈声、侯炯先生在《中国钱币》1986年第2期《上画五铢钱上限年代的商讨》中提出穿上横画五铢在郡国铸币时期就有。窃以为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4.
静美方志     
<正>清水、淡烟,闭目、静躺,思绪停顿,感情尘封,独享这一份寂静,静则明,明中自醒,醒后而重生。在我的脑海里持续出现一幅描写历史长河的画卷,画中没有波澜壮阔的沸腾和激情豪迈的澎湃,有的只是深邃而沉淀的稳重,难得的安静。他好似一个百岁的老人,安详的躺在藤椅上,  相似文献   

5.
2003年,香港知名人士郑介初先生向广东省博物馆捐赠了280件有关清末广州的文物,其中一幅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它是由英国著名画家托马斯·阿罗姆绘的《广州某商的住宅花园》。这幅画现被载入由笔者和郑介初先生一起编著的,由花城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广州百年沧桑》一书里。  相似文献   

6.
画小兔     
正那年我五岁,刚刚上幼儿园。那天,妈妈正好在家休息,她在厨房。我一个人在房间看着电视,看着看着,就拿了一支水彩笔,在房间的墙上画了一只小兔子。刚开始画的时候,我觉得很开心,可是画着画着就开心不起来了,因为发现我的画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美丽。我想努力把画改好看些,可无论我怎样修改,还是一团糟,墙上被画得不成样子。不如拿橡皮把画擦掉?我迅速从书包里掏出橡皮,扒在墙上认真地擦着,可水彩画怎么也擦不掉。我又拿来小刀在墙  相似文献   

7.
徐弘道 《古今谈》2002,(3):12-12
约在1962年,客居台湾的名大画家张大千先生画了一幅画,通过旅居在香港的我的叔父徐正旅先生寄给我,让我转交给周启人先生。这是一幅水墨山水画,高约一尺六、七寸,宽约一尺二、三寸,画不大,但用笔粗犷雄健,水墨淋漓。  相似文献   

8.
按:贵阳人陈田,字松山,在清光绪时,官至御史转给事中。当时的军机大臣由亲王奕、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权倾中外,祸国殃民,松山忠义愤发,上奏章揭发两奸的大罪大恶,因而直声震天下,海外人士有画陈先生像归国的。然而清王朝气数已尽,时事已不可为,先生只得法身引退。编辑《明诗纪事》一书,录诗四千家,约二百卷,可补朱彝尊《明诗综》之不足,并正其差误。又继莫友芝之后,传证《黔诗纪略后编》。著有“听诗斋”诗若干卷。今《中华诗词》1994年创刊号上,有王澍先生的《听诗斋匾额趣谈》一文,是有关陈先生的一段佳话,转录以…  相似文献   

9.
辛人 《神州民俗》2007,(1):63-63
长期以来,许多中国画家都在苦苦地探索着一条中西结合的画路,试图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精妙之处揉合在一起,潘谷青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幸运的成功者。  相似文献   

10.
司徒乔出身世家,曾与廖承志、冼星海同窗,也曾为鲁迅先生画过遗容。20年代末,在异国秋枫生醉的季节里,他与南国才女在巴黎市郊玫瑰村演绎了一个充满情韵诗意的浪漫故事。嗣后,在数十年漫漫人生之旅中,他们相儒以沫,共扶艰危……1.司徒家族名人辈出。他与冼星海是中学同学。少年时代的廖承志曾看他演剧。鲁讯先生买过他的画。10年后,他在上海万国殡仪馆含泪为这位文化巨人精心描画遗容。读过鲁迅先生《三闲集·看司徒乔君的画》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位著名画家司徒乔。鲁迅在这篇文章里赞扬了司徒乔的为人与作品。“我知道司徒乔君的姓…  相似文献   

11.
面穿上一横画的五铢钱历来被认为始于西汉宣帝时期。陈尊祥先生在《中国钱币》创刊号上撰写《汉武帝上林三官五铢铜钱范的考证》一文,以翔实的考据,论证了上画五铢的版式始于西汉武帝时期,一反前人所识,言之有理,使人耳目一新。然而,该文提出:“五铢穿孔上加横画是武帝元鼎四年规定的新钱制,是与郡  相似文献   

12.
正琵琶湖的春天在哪里?在各种盛开的鲜花里,在"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柳条里,在泛着浓浓绿意的池塘里,在到处忙活的人群中。从山坡上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梅花,让人目不暇接。走近一看,满树皆花,有的已经完全盛开,白里透红的花朵分成五瓣,露出了鹅黄色花蕊;有的还含苞欲放,只露出一点点粉色,好像在探寻春的气息。我忍不住把鼻子凑上去,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再向前走几步,几棵高大的海棠树上长满了绿叶,绿叶丛中缀满了花骨朵儿,  相似文献   

13.
略先生曾于1938年春任过贵州广顺县县长。那年夏历冬月初10日,黔中文化古镇广顺县城显得格外肃静,虽然不时刮起一阵阵凛冽的北风,但穿着单薄的人们还是冒着严寒,兀立在街道两旁,无不以期待、离愁、难舍的心情,不时朝位于城西南的县衙门口张望。沿街住户的门口,有时摆着一盆清水,清水里浸着一张洁白的毛巾;有的在条凳上摆上一碗清水,清水里飘着一朵无名的野花。 10时许,随着一声“出来了”的惊喜的喊声,兀立着的人们开始骚动起来。只见衙门开处,一位衣着朴素、个子矮胖、过早谢顶的中年男子阮略偕一位端庄文静的中年女…  相似文献   

14.
图志天下     
<正>放学的时光1910年,香港的小学堂。教室迎面的墙壁上贴着对联,先生的背后还贴着大大的福字。这真是难得的一瞬,先生正襟危坐,学生有的作揖,有的带着课本鱼贯而出,陪读的侍者们也起身准备出门。看得出,这是一座富家子弟的学堂。此时的香港,已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60多年,而上层士绅子弟们的教育,依然保留着晚清的模样  相似文献   

15.
1933年2月,英国著名的进步作家肖伯纳,游历苏联之后经香港来到上海。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到江岸码头迎接。肖翁身材高大,宋庆龄、蔡元培的身材中等,鲁迅却是个矮个子。三人同肖翁在码头上拍了一张照片,在报纸上登出来。不几天,画家魏猛克在《申报·自由谈》读到鲁迅写的一篇《肖伯纳颂》,遂写了篇骂肖伯纳兼骂鲁迅的文章,发表在自己办的小美术刊物《曼陀罗》上。文章讽刺鲁迅,说“连鲁迅先生也从《坟》里面爬出来去《自由谈》上颂肖。”没多久,魏猛克又画了一幅漫画,画的是高个子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和矮个子的鲁迅站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明代画家唐寅(字伯虎)有一幅名画,画的是四个身着云霞道服、头戴莲花冠的美女,有的拿酒壶,有的端馔盘,有的似要翩翩起舞,个个体态自然,栩栩如生。整幅画面布局匀称,画工精细,色彩鲜明,堪称传世佳作。这幅画现藏故宫博物院,本刊一九八一年第二期曾发表过彩色照片。唐寅在原作上并没有题名,明末汪砢玉撰《珊瑚网画录》(卷十六)最早为这幅画定名《孟蜀宫妓图》。之后,  相似文献   

17.
左松 《黑龙江史志》2011,(22):13-14
诚如剑阁名人李安全先生所赞:登临剑门,五百里山峦奔来眼底,三千里云烟直走燕秦。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石一径都是一手隽永的诗,一幅完美的画,都有一段英雄的历史,都有无数优美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文物考古界,已有不少人长期保持这样一些概念——“战国时盛行半瓦当,瓦当上有花纹,以(?)纹、涡形敦、双兽纹、树木纹等最为常见。”①又瓦当“在西汉中叶以后普遍成为圆形、瓦当上的纹饰,有的是“云”纹的几何画案;有的是“青龙”、“朱雀”的动物图样;也有的是文字瓦当,如“长乐未央”、“延年益寿”,等吉祥语。”②由于上述概念在一些人的思想里形成了成见。所以有些文物工作者往往调查东周城址或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过去曾经写过一篇《绘画作品中的双胞胎现象》的文章,刊登在《收藏家》杂志1997年4期上。在那篇文章中我写道:“我们在鉴赏古今绘画作品时,偶然会发现其中有的两幅画,甚至三幅画的画面构图完全一样,难辩差异,这种情形就好象碰到人群中的‘双胞胎’、‘三胞胎’似的,很容易认错。以上当然只是个比喻,因为人群里的‘双胞胎’、‘三胞胎’都是真的,其中不存在假的问题,而绘画作品里的‘双胞胎’、‘三胞胎’,则非常容易引起怀疑,使人觉得可能里面是一  相似文献   

20.
将诗、书、款、印融入画中,使其成为一体,是中国画一绝。现在,许多中青年和业余爱好对中国画的题款研究较少,甚至极不重视。他们没有认识到题款是中国画“一字值千金”的重要工序,它既可增强形式美感又可增强绘画意趣。由于缺乏这种认识,所以有的题款字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