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源 《史志学刊》2022,(5):53-58
北京市朝阳区在打造中国精品年鉴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的重要批示精神,注重顶层设计,注重突出时代特征、区域特色、年度特点,注重示范引领、辐射带动、舆论宣传,建立“五大工作体系”,探索形成“十步工作法”,始终把质量意识、精品意识贯穿于年鉴编纂、印刷出版全过程。以提高年鉴业务能力为抓手,全方位培养地方志人才。紧紧围绕服务全区中心工作,用精品年鉴与时俱进的品格,跟踪记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朝阳区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战略部署,推进年鉴事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要学习借鉴精品年鉴的成功经验。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彰显新时代主旋律;全面记述本行政区域的基本情况,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年鉴编纂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突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年度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发挥存史、育人、资政作用。努力提高年鉴编纂质量,不断打造“精品”、留存“经典”,充分发挥年鉴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品读中国精品年鉴要加强对精品年鉴的编纂理念、框架设计、资料选择、内容安排、行文特点、观点表述等方面的精读、细品、深悟。通过品读精品年鉴,明确工作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年鉴工作实践,坚持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新时代、把握新时代、记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服务新时代;通过品读精品年鉴感悟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作为“新时代之鉴”的主题主线,充分发挥其存史、育人、资政的功能;通过品读精品年鉴感悟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质量第一观念,将开拓创新精神贯穿打造精品年鉴的全过程,持续推进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年鉴作为一种优势独具的地情信息载体,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尤其是地方综合年鉴作为大型公报性的资料工具书,它的权威性、全覆盖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成为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地方综合年鉴,既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又要注重内容的丰富充实,不但要追求体例的完善和表现形式和谐统一,还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发挥优势,办出特色。近年来,《山西年鉴》编纂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思路、着力特色、打造品牌为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发展,取得较好成绩。文章结合编纂《山西年鉴》的实践提出一些思考:一是把握地方综合年鉴的特征,创新年鉴发展思路;二是突出全面性和时效性,着力体现年鉴特色;三是以提高质量为主旨,着力打造年鉴品牌。其中,重点围绕创新思路、缩短周期、增强年鉴为现实服务的功能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合作观念、实行市场运作、发挥网络优势、创新出版形式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对年鉴出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新时代年鉴重要组成部分的专业性年鉴必须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努力创新,跟上时代步伐。专业性年鉴作为全面记录各行各业工作进程的大型史册,与关系国家运行、国民经济的行业部门紧密联系,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推动新时代专业性年鉴创新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该文以《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为例,研究探讨新时代专业性年鉴如何创新发展并通过创新发展进行价值提升,认为可以尝试辅以增刊或者增设专题等多种方式开辟市场化服务途径;打造“年鉴+培训、会议”等模式,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打造行业专业智库,打响自身品牌;积极运用新技术,发展年鉴的电子化、网络化出版,建立年鉴数据库,探索多媒体融合出版。  相似文献   

6.
根据在编纂年鉴当中的一些困惑问题,提出十条参考意见:年鉴工作者要有超前意识;年鉴工作要全面适应新形势;对年鉴的“官用”、“民用”要辩证思考.搞“双轨制”;年鉴框架设计要从信息载体出发,进行改进并作为经常性的工作;要不断增强年鉴可读性与实用性;年鉴文本应多样化;正确处理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的关系;年鉴编辑要有长远眼光;年鉴组稿要有前瞻意识;年鉴印刷提倡多色印刷。  相似文献   

7.
编纂一部高质量的地方综合年鉴,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思路。除资料要全面准确、有特色、框架设计合理、语言规范外,还要遵循年鉴编纂的业务要求和工作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编纂出版高质量的年鉴。  相似文献   

8.
2005~2009年是江苏省年鉴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五年,尤其是市、县(市、区)综合年鉴发展迅猛、整体趋强、精品迭出。在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江苏省市、县(市、区)综合年鉴取得的骄人成绩,凝聚着全省年鉴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也是江苏方志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将之转化为实际行动、转化为工作能力的生动体现。转变发展方式,使年鉴整体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开拓创新思路,使年鉴运作更加科学合理;完善创优机制,为打造精品年鉴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些都是江苏省年鉴工作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9.
年鉴的特色首先通过其框架结构表现出来。框架结构的设计是年鉴编纂的奠基性工作,深受年鉴工作的重视。年鉴框架结构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要在体现年鉴这一信息载体基本特点的前提下,突出其时代特色、年度特色、地方特色。因此,每年在拟定组稿大纲时都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情况、新特点对框架结构充实调整。  相似文献   

10.
《沧桑》2011,(3):137-137
黄华华在《安徽地方志》2010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指出,打造富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精品年鉴,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年鉴内容体现三个服务:为党委政府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2.立足现实、突出重点,框架设计彰显区域特色。以政府工作报告为抓手,突出重点;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创新;体现新机构特征。3.把握规范、注重实效,年鉴力求常编常新。  相似文献   

11.
地方综合年鉴由于框架设计的不完善、资料内容编排不科学、编纂过程的固步自封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基本信息资料过滥、重要信息资料缺失、热点信息资料不显,让读者在使用年鉴时感如鸡肋。从完善框架设计、充实资料内容、突出热点、打造看点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地方综合年鉴可读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武星斗 《新疆地方志》2011,(1):35-38,41
做好年鉴的框架设计工作,对于编好年鉴、提高年鉴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出版的年鉴,绝大多数采用分类编辑法,篇目、类目、分目、子目的设置是否科学、条目归属是否得当等问题值得探讨。年鉴框架设计既要规范,坚持分类科学、归属得当的原则,又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体现特色。  相似文献   

13.
年鉴是汇辑地区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分类编排、连续出版的资料性文献。结合近几年综合年鉴编纂的经验和教训,本人有以下几点思考。一、在基本栏目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要有鲜明的地域个性和年度特征。全面反映事物发展的历程是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要求。全面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彰显地方特点和年度社会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框架是年鉴内容的总体设计,是决定年鉴编纂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8种农业科学院年鉴样本,分析年鉴样本框架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准确把握年鉴定位,深入分析院情,加强内容顶层设计和重视编辑队伍建设方面,对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年鉴框架质量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意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学术性、指导性和前瞻性,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为此"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要重点"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的研究项目"。按照中央文件的这些精神,本文提出并阐述"借鉴方志学,构建年鉴学"的学科构建思路。年鉴文化作品虽为国外引进的舶来品,而在中国的传播编纂出版应用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地方志文化与年鉴文化同属于历史学范畴,二者的概念、社会功能等本质属性多有相似相同。因此,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合为一体,同属于地方志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编修与应用年鉴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鉴界发出构建中国特色年鉴学的呼声甚高,并正在积极推进且取得基础性成果。遵循史、志、鉴学科相同的规律与特点,本文提出并阐述"借鉴方志学,构建年鉴学"的学科构建思路。第一、本文构建大型地方志文化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方志学》的学术思路与方式方法,并且结合年鉴文化的具体内容,提出并阐述设置"中国特色年鉴学三理论",即中国特色年鉴学政治理论、中国特色年鉴学基础理论、中国特色年鉴学应用理论。第二、按照"中国特色年鉴学三理论"形成一个学科系统并设置三个二级学,即中国特色年鉴政治学、中国特色年鉴基础学、中国特色年鉴应用学,构建中国特色年鉴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科结构体系。第三、在此基础上,提出阐述编纂大型年鉴文化学术专著《中国特色年鉴学》及其编撰框架设计。本文力求"博采众人之长,树一家之说",形成一门中国特色年鉴文化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一门中国特色年鉴文化新学说,形成一门中国特色年鉴学新学术流派。抛砖引玉",一花引来万花开",希望有更多的年鉴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中国特色年鉴学的讨论研究与构建,希望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将此项工程领导好组织好,中国特色年鉴学的构建成功将指日可待。年鉴文化研究是世界性事业,我们应该学习与借鉴外国优秀年鉴的编纂与应用做法,从世界眼光将中国特色年鉴打造成为具有世界水准的文化作品,积极推进中国从世界年鉴大国向世界年鉴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6.
地方综合年鉴(简称年鉴)的编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年鉴框架的设计;二是年鉴条目的编写。目前,许多年鉴的编写不够规范,特别是条目的编写存在一些问题,或多或少影响了年鉴质量。笔者就年鉴框架的规范化设计和年鉴条目的规范化编写,谈点拙见。  相似文献   

17.
姜原 《中国年鉴研究》2022,(3):50-57+80
《惠特克年鉴》是英国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年鉴。该年鉴框架设计全面,部类间逻辑关联不强,编排层级设置灵活随意;选材方面知识性、背景性内容大量刊载,收录资料兼具国际视野,专业性数据丰富,重视收录便民性信息,时限宽泛;在内容编写方面地域和时代特征明显,固定内容与动态信息相结合,图表运用少而精,版面设计紧凑,检索系统完备便捷。这些编纂特点能够对我国年鉴质量的优化提升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年鉴作为地方政府主办的“官书”,装帧设计并非只是对年鉴进行简单的包装.而是既要突出年鉴本身的特点,又要适合读者的审美需求,还要体现设计者独到的创意和风格,三者缺一不可。1.注重体现地方特色。年鉴作为全国发行的地方综合性期刊.体现地方特色尤为重要。年鉴装帧的地方特色即地方特色元素在年鉴装帧中应有所体现,使读者翻开年鉴,从感官上能对一地风貌有所体会。2008年,《宜兴年鉴》为体现出宜兴书画之乡特色,通篇采用水墨风格的“中国风”设计,运用书法、传统国画及水墨痕迹打造清新典雅、端庄大方的格调。  相似文献   

19.
一、总体设计沿袭志体,特色不突出 很多年鉴总体设计上沿袭志体,过于强调层层统辖的逻辑关系,过于追求“规范”,条目设计多从综合角度考虑,“大方面+若干小方面”的条目组合过多,典型情况立目较少,使年鉴形成一种“四平八稳”的风格,缺乏特色。一些有过修志经历的同志从事年鉴工作后,较容易沿袭修志的“惯性思维”,把修志的一些“原则”机械地套用到年鉴编纂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加强年鉴特色内容记述,是提升年鉴编纂质量的有效路径。一部高品质的年鉴应当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反映该区域的地域特色和年度特点。通过分析《连云港年鉴(2019)》等4部中国精品年鉴的特色内容记述,总结4部精品年鉴在使用卷首专题图片、运用特载专记、设置特色类目、编写特色条目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发现要加强年鉴特色内容记述,必须做好框架设计、重视特色内容资料征集、提升编纂人员能力素养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