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雍 《史学月刊》2007,(9):131-134
《谨遵圣谕辟邪全图》系周汉所作。它的产生和传播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力量对西方外来天主教会势力的极端鄙视和仇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传统的儒佛道文化与西方基督文化的一次激烈的抗争。最早注意此事的是台湾中研院的吕实强,他在《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期上发表的《周汉反洋教案》中说,英国国家档案馆存有一本《辟邪全图》或称《天猪叫》,共32幅。湖南学者刘泱泱在《周汉反洋教述论》中说,英国国家档案馆存有的那本“尚未能获阅”,他过眼的是湖南省图书馆馆藏23幅,加上其他出版物中的4幅,共27幅。  相似文献   

2.
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贵阳教案1840年的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列强以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跟着而来的是大举入侵中国,传教是侵略手段之一。在全国人民反洋教的斗争中,贵阳人民勇举大旗,走在前列。咸丰十一年(1961年)发生了青岩教案,第二年又发生了开州教案。青岩教案和开州教案两者合称贵阳教案。贵阳教案揭开了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序幕。明才战争以后,法国帝国主义分子被看宗教外衣,以传教为名,在贵阳进行种种侵略活动。他们同罗信众,庇护不法教徒为非作歹,干方百计扩大教会势力;他们兴办教会学校,宣扬宗教.企图消除中国…  相似文献   

3.
1985年4月20—24日在成都召开了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举行这样的专题讨论会。与会者讨论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教案——反洋教斗争的起因 多数人认为,反洋教斗争  相似文献   

4.
论近代中国早期教案的起因和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观点认为,侵略或文化冲突是近代中国早期教案的主要原因。此文指出,侵略是近代早期教案的先决条件,少数教士教民横行是直接原因,国人对基督教的疑惧是深层次的、潜在的因素。作者认为此期教案具有分布不均、没有发展到反洋教运动阶段、大都由传教士直接引发和天主教案远远超过耶稣教案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晚明坛名家辈出,考辨这一时期学家的生卒年,是研究明代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本对甬上诗坛先驱屠大山、公安派学名家黄辉、太仓诗人曹子念、华亭学家宋懋澄、岭南名诗人邓原岳、徐燧等六人生卒年作以下辨考。  相似文献   

6.
冯琦,山东临朐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文学家。冯琦的生卒年,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原始文献,运用本证、旁证等方法,从正反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考辨,确定冯琦生卒年应为1558——1603年。  相似文献   

7.
史学界多将近代反洋教斗争史的下限,划到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为止,注意研究二十世纪初年教案的还不多。本文试就义和团运动后教案发生的情况以及清朝政府所采取的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一)义和团运动后,教案有增无减过去一般认为,庚于以后,“教案减少,民教逐渐相安”。①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1902年许佑身奏报:“交涉事件,教案居多,近年尤甚,办理愈难”。②1905年吕海寰又奏:“近年各省教案棘手,动辄酿成交涉”。③次年,帝国主义的报纸也惊呼:“比年以来……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四川教案史研究会、安徽省历史学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19世纪中国教案——义和团学术讨论会”是去年9月在安徽绩溪召开的。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130多名代表,提交了72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对近代教案与义和团的有关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兹据会议论文纪要如下。近代教案分期及其与义和团的关系丁名楠(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中国近代史上的反洋教斗争即教案,大致分为三  相似文献   

9.
正民国时期,许多名人传记只粗略介绍一下年龄,不记生卒年月,故多不准确;加之当年时局动荡,许多人不知所终,其生卒年遂成谜团。本文就李鼎新等几位民国时期福州名人的生卒年,提出一己之见,抛砖引玉,求教方家。李鼎新李鼎新,历任北洋政府海军总司令,海军部总长等要职,是旧中国海军界耆宿。李鼎新的卒年,目前见到的传记资料几乎一致认定是民国19年  相似文献   

10.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在北宋后期文坛及学术文化思想领域有其独到地位和影响.自南宋以来关于他的研究从未间断,但其藉属与生卒年问题却一直有争议,且缺乏详考.同时,其谱系情况亦无较具体详细的研究资料,从而为张末思想与创作研究带来一定不便.本文主要从其本集具体文本入手,对张耒籍属、谱系、生卒年等作较具体的梳理和考辨,力求为...  相似文献   

11.
近读清人籍,颇留意于作生卒年。兹将《皖人书录》及其他工具书未及或录有误之皖籍作家生卒年考订如下,供整理、研究安徽献参考。  相似文献   

12.
艾小惠先生的“重庆教案”一文(以下简称艾文),发表在史学月刋1957年第五期上。作者在该文中,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帝国主义及其御用的宗教势力,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侵略四川重庆所犯下的种种罪行,而且,满腔热情地颂揚了重庆人民在1863年和1886年两次掀起的反教会反侵略的正义斗争。全文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基本上阐述了重庆“教案”的大体情况,这是艾文主要的成功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该文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缺点和错误,突出的表现在“重庆第二次教案”部分。现据我所了解,就“重庆第二次教案”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与艾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3.
柯九思生卒年问题,因画史和相关史籍记载舛误悖谬,明清以来一直争议不绝。20世纪60年代,宗典汇考明清疑年诸说,将柯九思生卒年定为1290年至1343年,其论遂成定说。本文尝试在复检前人学者诸说的基础上,揆诸史料,以诗证史,重新考订柯九思生卒年问题,将其生卒年推定为1298年至1351年春。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案的发源,目前学术界大致有四种观点:1.侵略说;2.中西化冲突说;3.三重危机说;4.多种因素说。①笔以为,笼统地将晚清近两千起②教案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列强侵略或两种异质化之间的冲突等都未免失之简单,应作具体分析。在晚清直隶,引发教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由传教士查还旧址、租买房产以及民教互争公产地亩引发的地产之争;摊派各种庙会和修庙钱引发纷争;细故口角争殴;教堂或传教士、教民遭劫窃引发;反教谣言、揭贴引发;民教双方由相互猜疑进而捏情上控引发教案等。  相似文献   

15.
度正是南宋名臣和著名的理学家.本文对度正的生卒年、举进士时间、籍贯及其著述的流传和著录等问题进行了考辨,纠正了各种典籍记载的谬误,以期推动对度正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芜湖暴动     
本文选自《华北捷报》编辑部1892年在上海编辑出版的《1891年中国的排外暴动》(Anti—Foreign Roits in china in 1891)一书第一部分。该书是一部资料与论文的合集,其中第一部分“有关暴动的一束报道”,大都是摘录各地传教士与该报道讯员的信件或报道稿,作者以当事人或目击者的身份,对1891年间中国各地、尤其是长江流域发生的数十起重大教案,作了一些记录。这些信稿,作为来自教会和列强方面的原始记载,和中国官方文献及私家著述互相印证,对于研究中国近代教案——反洋教斗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中对于中国民众的污蔑之词,请读者在阅读时注意。  相似文献   

17.
(一)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依仗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我国各地传教的特权,他们掠夺房地产,设立教堂,发展教徒,欺压人民群众,激起了人民群众和部分地方官吏的反洋教斗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贵州先后爆发了青岩、开州、遵义三大教案。尽管清政府妥协投降,步步退让,对传教士竭力保护,对反教群众严厉镇压,但各地的反洋教斗争仍此仆彼起,不断发生。一九○○年兴起的义和团运动,把这一斗争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8.
正湖南近现代名人辈出,文韬武略,享誉神州,常能开风气之先。然而,湖南也有保守的一面,当时宁乡人周汉自费印刷"反洋教"宣传画,即是其中一桩。难怪,民国时期西方传教士还把长沙称为"铁门之城"。湖南人的保守一面,多来自儒家传统思想熏陶,所以行为处事,不自觉流露出来。在民国婚姻解放的大潮中,有两位不续弦的湖南名  相似文献   

19.
作者发现《金华市志》、《金华县志》、《金华县续志》、《永康县志》四志中有不少讹误,诸如陈亮交游圈内人物生卒年的错误,唐仲友居然享年82岁,且1人竟有4个年龄;应孟明的年龄则延长了24岁;章服的生卒年却是空白。经过考证,对唐仲友、应孟明、章服的生卒年进行纠错补正。  相似文献   

20.
南园五先生,是指元末明初于广州南园结社的地域诗人群体。他们是岭南诗派的开创者。有关他们的生卒年,众多文史工具书和论着或者不做考证,或者歧义颇多。笔者近年因对南园五先生作专题研究,读到了一些新材料,考订补证了五人中孙蕡、王佐、黄哲、赵介的生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