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代镇的数目与其系年问题尚无确论,本文经过研究认为,至章宗泰和八年金代存有镇518个,之前曾有镇578个。金代镇的长官职同宋代的镇监,称为"知镇",被纳入国家职官建制之中;镇上另设有同监、巡检、司吏、提控等官员,与知镇共同负责民事、词讼、税收、户口、治安、防御等事务。定居人口的增加和镇市建筑的修建表明镇已具有了城镇的完备形态,并承担着经济、行政和军事等诸多职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北宋辖区行政设治与军事戌防的探述,从若干层面考察北宋一代经邦治国的利弊得失。北宋时期在经济、文化及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举世瞩目,反映了当时各族人民艰苦创业的辉煌业绩,与朝廷对其境内有效管辖和采取的有关各项事业发展的积极措施有着密切关系。北宋行政与军事的职能作用,同整个王朝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在前期至后期的一段时间,其职能运作积极有效的一面相形见长,维护了王朝的统治秩序,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境内各项事业的繁荣昌盛。及晚期,行政和军事上的弊端积重难返,朝廷更加腐败衰落,终于导致亡国的悲剧。本文对所涉北宋与辽、西夏关系中的有关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宋代的财政督理型准政区及其行政组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宋代存在着各种准政区。其中对于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是以发运使、总领、提举茶马、提点坑冶所管辖的财政督理型准政区。以发运使等为长官的准行政组织,受中央政府委托,在各自辖区内履行财政职能,并且围绕各自的职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地方行政事务。它们对本政区内的州、县,甚至路一级的官员存在着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使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事务的监察与管理进一步加强;但是它们的权力扩张受到中央政府的抑制,最终未能成为正式的行政组织,使宋代地方行政体系运作迟缓的发展趋势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相似文献   

4.
何赵云 《沧桑》2010,(5):121-122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宋代则是古代监察制度系统化和完善化的时期。其既加强了中央监察体系,又进一步强化了地方的监察力度,设置路一级的中央派出行政机构,又赋予了路级转运使监察权力,确立了上监督下、下监督上、左右互相监察的体制,是宋代的一大特色,具有划时代意义。本文以此为基点,通过对宋代转运使的监察职能及其作用的初步研究,阐述宋代地方监察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监察体系发展、完善所起的作用,为我国当代行政监察制度及现代化法制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佛教社会史的角度,对宋代寺院的敕差住持制的沿革、其在宋代官制中的行政含义与施用范围、其对宋代佛教的意义等问题作了考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李青淼《唐代前期都督府探讨》一文提出的“唐前期都督在从军政向民政转变过程中,其等级也从统州降至与州同级”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都督府是对驻在州有完全军事、民事管理权,对所督其它各州有完全军事及部分民事管理权的军政合一机构,虽不是标准的行政机构,但正因为对所督州有部分行政管理职能,也就形成了相应的上下级统属关系,在唐前期,都督并未下降为与州同级的官职,都督府也不是州一级行政机构。  相似文献   

7.
金朝前期都元帅府是金宋战争和金朝对中原封建地区实行全面军事统治的产物,形成了介于奴隶制与封建制之间的过渡时期官制的特质,成为中央国论勃极烈制度与中原封建地方制度之间的统辖机构,具有军事决策与最高军事统帅、自行签军、任免各级军官、中原地区最高行政统辖、选授迁黜中原各级地方官吏和科举取士、为朝廷监督与节制刘豫政权等军事与政治诸方面的职能。它在理顺女真奴隶制国家对汉人封建地区的统治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封建制改革完成后,都元帅府的政治职能日趋减少。  相似文献   

8.
宋代府州主要的行政机构除了府州长官衙署外,还包括使院、州院和司理院等。本文拟通过对南宋《景定建康志》中“府廨之图”的分析,来展现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衙署布局,并进一步通过对衙署布局这个物理空间的分析,探讨宋代地方官员的权力关系和日常的政务运作,特别是以幕职官为代表的地方文职僚佐在日常政务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提点刑狱司制度看宋代“路”之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点刑狱司是宋朝首创的专门化的路级司法、监察机构。是继转运司后设立的又一个对州县进行监管的重要路级机构。从提刑司制度所反映出的宋代路级机构某些共性的特征来看:它们具有较固定的行政管理区划,处于地方一定的行政管理层级之中,有大量的行政处置权力。因而宋代的"路",尤其伴随着中央下放除监察权外的大量行政权力到转运、提刑等机构之后,可以被认定为是州县之上的一级正式行政管理层级和行政区划。宋代的"路"是一种权力多源化、分权制衡、集权于中央的新型地方行政体制,是宋代政治精英们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所做出的创新和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大名府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上古三代时起,就己成为国家行政辖区。大名府西临太行山,南滨黄河,北抵辽阔的华北平原,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军事地理位置优越。大名府地区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南北战争格局中的军事核心区域,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北宋时期,大名府是开封府、洛阳一带的安全屏障,作为宋朝抗击辽、金军队入侵的军事基地,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北宋统治者对大名府的军政建设格外重视,宋仁宗时升大名府为北京,为四京之一,是东京开封的陪都,这成就了大名府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大名府在北宋国防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1.
柴志峰 《沧桑》2014,(4):118-120
清代泽州的拦车镇,地处太行山深处,地势险要,是山西进入河南驿路上的必经之镇。清代晋商贸易活动的频繁使拦车镇的交通职能和经济职能日益凸显,清政府开始重视对拦车镇的行政和军事管理。交通与经济发展使其地位不断提升,以及清政府管理的加强,使拦车镇成为了屏翰晋南的重镇。  相似文献   

12.
从雍正年间开始,分驻在村镇的府州县佐杂官员数量和类型有了较大的增加。本文初步拟定了一个次县级行政机构的标准,对这些官员进行分析,发现一些同知、通判和专业官员也符合这个标准,说明次县级行政机构的官员类型是比较广泛的。按照职能的差异,次县级行政机构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仅有治安职能;第二类具有治安和司法职能;第三类还可以征收钱粮,已经与知州、知县的职能相接近。次县级行政机构的大量设立,加强了地方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宋代提举常平司制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代提举常平司制度初探贾玉英宋代提举常平司创置于改革的热潮之中,既是地方行政机构,又是路级监察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宋代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文化发展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宋代提举常平司的设置状况、职能作用及官员选任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宋代...  相似文献   

14.
刘莲芳 《文博》2010,(2):24-27
北宋与西夏在延州等地的对峙是宋代军事史上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北宋《郑荣基志》的研究,疏理了郑荣家族的传承脉络,获取了北宋初期宋夏战争和平定侬智高叛乱的一些侧面信息,丰富了北宋中、下级武官名称和官阶称号的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宋夏战争及当时的军事、职官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宋代买地券为研究宋代的行政建制、民俗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根据买地券中所记载的墓主人生前死后的居所,以考证当地的一些行政区划和地名的古今演变。论文在释文基础上,对相关术语和行政名称以简单的解释,以供深入研究者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南京政府时期四川防区制下的县级行政,被以刘湘为代表的新军阀当局改造为军事贡役体制下的战争勤务工具,正常的民事行政职能因军事当局对团防工作和战争勤务的重点强化而萎缩。虽然四川新军阀当局县政设计的本意背离地方自治精神,但在敷衍南京中央政府地方自治建议的同时,新军阀当局通过积极推行户口清查和基层政权的组建,充分实现了对社会资源的最大限度控制和对基层团防的改造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人们不可忘记梅州籍华侨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本文就客家梅州籍华侨在人力、物力方面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作一概述。 1903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了一所培养军事干部的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创办之初,全校14位学员,客家梅州籍华侨青年便占三位,他们是:李锡青、刘群立、  相似文献   

18.
《辽史·地理志》所言“兵事隶/属”指州、军、城在军事上隶属相应军事机构;仅言“隶/属”者,指民政、军事皆由军事机构管理。《辽史·地理志》其他未载明“兵事”隶属关系的州、军、城隶属于五京留守或留守兼任之军事机构长官。《辽史·地理志》提及的军事机构,可分为高级与中级两个层级。二者辖区加上节镇,共同构成辽朝三级军事区划。高级军事区划“军事路”共九处,包括“五京路”和西北路、西南面、东北路、辽西路,覆盖辽朝全境;中级军事区划位于高级军事区划内,往往为高级军事机构分支机构或因事而置,且时常调整;低级军事区划即节镇辖区。辽朝军事路与五京道、财赋路划分并不完全一致,军事路的设置受到五京道影响,物资则依靠财赋路提供。  相似文献   

19.
武媛媛 《沧桑》2009,(4):77-78,83
行政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法的一个核心内容,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政府组织调整社会生活的职能和权限范围不断扩大,行政机关享有的裁量权也随之增加。但是行政裁量权存在可能被滥用的危险。在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断扩大与对行政裁量权的控制不断加强过程中,现代行政法不断向前发展。本文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对行政裁量权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20.
乾隆年间,清政府从盛京及其所属诸城,抽调部分锡伯官兵,连同家眷迁到新疆伊犁,编为一营,即伊犁锡伯营。它是军政合一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项职能。在近一个半世纪内,伊犁锡伯营军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西北边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