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莲英自9岁入宫当差,到暮年出宫养老,在宫中度过了55个不同凡响的岁月。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同、光年间,权欲熏心的慈禧太后,前后三次“垂帘听政”,独揽朝纲国政,统治中国长达47年之久。一生诡计多端的李莲英,紧紧依靠慈禧太后,为其出谋划策,效尽犬马之劳,极尽阿谀谄媚之能事,因而取得了慈禧太后的宠信。李莲英从迎合慈禧太后取得宠信到协助慈禧太后出谋划策,参与朝政,而进一步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垂爱,终于成为清末一代权监。  相似文献   

2.
史宗义 《文史天地》2010,(11):63-66
说到晚清的历史,不能不说到慈禧太后;而说到慈禧太后,又不能不说到荣禄。荣禄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一生追随慈禧太后,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是慈禧太后的一条忠实走狗,也是晚清一只凶狠的鹰。  相似文献   

3.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慈禧太后早已撤帘归政。照理说,慈禧太后与中日甲午战争不应该有什么关系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慈禧太后不仅与中日甲午战争有关,而且在某些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极大的影响。本文仅就慈禧后修颐和园,慈禧太后六旬庆典,慈禧太后对中日甲午战争的态度三个问题作一些考察。长期以来,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影响了海军的建设,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此说的代表人物,就是康有为。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写道:“时西后以游乐为事,目光绪九年经营海军,筹款三千万,所…  相似文献   

4.
《文史天地》2014,(8):94-94
正1901年,慈禧太后过66岁大寿,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用1万两白银从国外买了一辆奔驰敞篷式小轿车,作为寿礼送给慈禧太后。该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9公里。当时,中国还没有会开汽车的人,就下令招纳司机。最后,一个名叫孙富龄的人成功入选,他曾经为皇家贵族赶过马车,为人机敏,很会来事。慈禧太后非常中意,于是就选中了他,让他去学开车。孙富龄学会开车后,慈禧太后便坐着车在皇宫里兜风。有一次,她从颐和园回紫禁  相似文献   

5.
正袁世凯是慈禧太后在李鸿章之后最为信赖的汉大臣,在慈禧太后最后几年掌握着相当的权力,对当时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作出过重要贡献。当然他也得罪过不少人,多年来弹劾他的奏章一直不断。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对袁世凯信任有加,所以,袁世凯并没有因受到弹劾而受到任何处罚,反而步步高升。但是,1908年下半年,随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相继去世,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反对袁世凯的潜流一直不断,在慈禧太后活着的  相似文献   

6.
郑磊 《文史月刊》2009,(12):72-72
1901年,慈禧太后66岁大寿来临之际,袁世凯花了1万两白银,从香港购置了一辆由美国人杜里埃兄弟设计制造的轿车,献给了慈禧太后。  相似文献   

7.
许多人都以为,慈禧太后是天下第一女人,她不仅执掌了整个大清王朝的命运,而且身边又有那么多伺候她奉承她的人,于是人们猜想慈禧太后的宫中生活一定非常满足。然而,近读叶赫那拉·根正著的《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孙口述实录》一书,方知慈禧  相似文献   

8.
慈禧太后的一生有许多谜,她的出生地究竟在什么地方?就是这众多的谜中的一个。关于慈槽太后的出生地,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右人说,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曾经作过徽宁池太适的道员,因此,慈禧太后是“生长南中”。①有人说,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曾经作过山西归绥道的道员,驻地在归化城(令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当地有一种口传、呼市新城落民街,就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②有人说,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曾任甘肃布政使衙门的笔贴式,住兰州八旗会馆以南的马坊门,即今永昌路门牌179号院落。慈禧太后就“生于乃父驻防兰州之时”。③有人说…  相似文献   

9.
劳理 《文史月刊》2014,(7):77-78
1901年的冬天,匈牙利商人李恩时将两辆敞篷轿车带进了上海,从此中国人与汽车相结识。之后,更多的外国汽车商接踵而至抢占市场。汽车的快捷、舒适很快赢得了达官贵人们的欢心。拥有第一辆汽车的国人是慈禧太后1902年11月,慈禧太后67大寿来临之际,袁世凯为了取宠于慈禧太后,花了一万大洋,特意从香港购置了一辆轿车献给了慈禧太后。该轿车为黑色的木质无盖车厢,黄色的木质车轮,铜质的车灯,实心的轮胎,车厢内部用黑色的皮革进行了装饰,设有双排座,前排为司机席,只能坐一人,后排为乘客席,可以坐两个人。  相似文献   

10.
胡忠良 《中华遗产》2008,(9):158-160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上了一道奏折.请求慈禧太后“训政”,于是慈禧发动了戊戌政变,导致了变法的失败。关于这份奏折的出笼.人们怀疑它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太后党的一个阴谋。  相似文献   

11.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下午,慈禧太后也断了气。光绪帝幼年登基,亲政后试图学习日本改革,任用康有为变法维新,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清新之气。但光绪皇帝最终不敌守旧派及其后台慈禧太后,被软禁瀛台,整整过了10年的幽禁生活,直至去世。有人说光绪的死是慈禧太后所害,也有人说是袁世凯等为之。众说纷纭的光绪死因疑案,也终于在这位皇帝的百年忌日有了一个科学的结论——光绪死于砒霜中毒。  相似文献   

12.
王恩收 《文史月刊》2009,(10):74-74
在许多演绎清朝末期的电视连续剧里,慈禧太后常被称作“老佛爷”。这很奇怪,慈禧太后是女的,为什么称她为“老佛爷”呢?  相似文献   

13.
正1901年11月29日是慈禧太后66岁生日。虽然中国人贺寿有十年一大庆五年一小庆的惯例,但慈禧老佛爷认为66岁应了"六六大顺"之说,应大操大办一番。这样一来,朝廷里的大大小小的马屁精便绞尽脑汁、争先恐后地向慈禧太后进献各式贺礼。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了在贺礼上压倒群僚,他别出心裁地花重金从美国购进一辆图利亚"牌小汽车献给慈禧太后。要知道,  相似文献   

14.
慈禧太后在垂帘听政初期,忧虑官场腐败给清王朝统治带来的危机,对吏治进行了大力整饬,采取了鼓励大臣谏言、处置贪官污吏、严格考核官吏等系列举措,一度整肃了纲纪。慈禧太后整饬吏治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持王朝统治,保住个人权力,这就导致出现名实不符的异化现象,使吏治整饬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5.
邹浩 《神州》2013,(34):19-21
发生于清朝晚期的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效仿和实施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由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维护封建皇权统治的改良运动。慈禧太后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毫无疑问的成为这场运动的最高领导者,这也就使慈禧太后自然而然的或直接或间接的在诸多领域促成了中国与西方的交流。其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关系密切,本文试从洋务运动的视角切入,略述慈禧太后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历史人物的慈禧太后有多重面相。从个体生命史与个人命运来看,她看似无限辉煌的人生背后,其实颇有悲剧性意味。置于宏大历史场景之中,从革命史的角度来看,慈禧太后残酷镇压各种反清武装起义和革命,均可予以大张挞伐;但从清史的角度思考,如果她对这些反清武装起义和革命无动于衷,那未免不可理喻。就改革史的层面而言,慈禧太后既有顽固保守的一面,也有被迫顺应潮流之举,但终归因循游移而一再错失中国近代化的机遇。慈禧太后的统治,是一种典型的"老人政治"模式,主要靠的是老辣的政治经验与高超的政治手腕,但缺乏近代政治家的政治智识,她关注清王朝的皇位统治更胜于关注近代中国的前途与命运。  相似文献   

17.
刘锴 《文史月刊》2011,(12):30-30
很多书籍、影视作品和戏曲中,都将清代的慈禧太后称为“老佛爷”,于是,久而久之,“老佛爷”便似乎成了慈禧太后的“专利”,一提到“老佛爷”,人们立刻便会想到慈禧。其实,“老佛爷”一称并非是慈禧的“专利”,清代的皇帝都特称“老佛爷”。  相似文献   

18.
慈禧坐火车     
张玉虎 《文史月刊》2010,(11):53-54
<正>整整100年前。1902年1月3日,大清国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及皇宫里的全部人员,由正定火车站乘上了专门为皇家准备的特别列车,驶向北京。1901年10月20日,李鸿章等人和八国联军议和成功,国内局势渐趋平稳,蜷缩在西安的慈禧太后决定"回銮"北京。1899年8月15日,清廷从北  相似文献   

19.
在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年)慈禧太后办70整寿时,我曾被召入宫中“会亲”留宿约一个月。那时我所亲眼看到的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的每天生活,大略是这样的:每晨定时起床(宫中叫做“请  相似文献   

20.
正当光绪帝离开颐和园返回宫中时,颐和园内出现了重大事件,这就是慈禧太后决定回西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