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年来,共享交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出现与普及,为智慧城市中交通体系的变革带来了新可能.在城市交通体系的变革中实现智能治理,不仅具备现实可行的技术条件,更具有相当的必要性.本文从智慧城市交通体系变革的共享、互联与智能化三方面趋势出发,首先介绍了上述趋势在智慧城市中的具体应用,并分别探讨了相关技术在交通体系治理中...  相似文献   

3.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一向认为西欧的发展道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所谓西欧道路其实主要是英国模式 ,其核心即工业革命体现的经济变革。但近年欧洲经济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 ,英国模式有其特殊性 ,即使在欧洲也不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是建立在英国模式基础上的。通过对英国模式和中国明清江南模式的比较 ,可以发现 ,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 ,江南几乎不可能出现英国式的近代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研究陷入困境 ,实际上是套用英国模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耿勇 《史学月刊》1999,(4):117-119
当代世界上有信托制度的国家的信托制度都是从英国移植而来的。英国的信托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坛,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罗马法说,认为信托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中的委托遗赠(fideicommissum),其代表人物有斯宾思(Spence)和斯托雷(Story)。当时的罗马法禁止罗马公民通过遗嘱将财产赠与某些人(如罗马公民以外的人),罗马公民为规避罗马法,在实践中创设了委托遗赠,将财产遗赠给有权接受该财产的人,同时要求他将其移交给指定的依罗马法无权接受该赠与的真正的受益人。这种信任关系与信托有很多相似之处;但…  相似文献   

5.
张鸣岐主政广西时期,中国正值内忧外患时期。为有效地应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变革措施,调整军队编制、建立近代电报系统和铁路网络,促进了军事能力的有效发挥。适应近代战争的需要,积极调整军队编制结构 张鸣岐(1875—1945),字坚白,号韩斋,山东无棣人,举人出身,国子监监生,后入岑春煊(广西西林县人)幕府。  相似文献   

6.
在18—19世纪城市化进程中,英国的中产阶级逐渐成长,到19世纪中叶基本形成。为逃避市区的环境污染,寻求个人生活的私密性,拥有一定经济收入的英国中产阶级不断向郊区迁移,使英国城市区域向郊外蔓延。他们在郊区租住相对宽敞、篱笆相隔、绿树荫窗的独立或半独立式住宅,"英国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成为事实。这充分体现了英国社会日益增强的个人主义特征,反映了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工作场所与家庭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8.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在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主动作为、越来越贡献智慧的重要作用。中国提出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五位一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推动建立"战略清晰、内外统筹、平台多元、决策  相似文献   

9.
教会女子学校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输入西方文明以基督教影响中国,却在客观上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女学教育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学制、办学层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革,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接受新知识的新女性,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会女子学校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输入西方文明以基督教影响中国,却在客观上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女学教育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学制、办学层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革,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接受新知识的新女性,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代湖南教育的早期变革首倡于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人,兴起于维新变法期间。1895年以后,湖南就开始设立新式学堂,同时对古老的书院进行改革,加入新的学习内容。1902年开始,新式中小学堂大量创设,留学生教育也悄然兴起。当时的教育改变虽然不可避免还残存着传统教育的痕迹,但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师资队伍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湖南教育近代化进程已经全面展开,湖南教育向近代教育发生嬗变。  相似文献   

12.
近代英国城市群落与城市发展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近代英国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并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较大的城市群落。群落内各个城市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传统优势创造自己的特色 ,体现了城市专业化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它不仅避免了各个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和恶性竞争 ,而且能够相互配合 ,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取长补短 ,使城市群落发展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系 ,取得整体大于局部相加总和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正近代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文明,因而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从文明范式的角度来认识近代英国文明转型与公司制度创新,还是一个新课题。"文明范式"最初是冷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学者理解和把握世界政治现实的分析框架。正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说:"人们所认同并为之奋斗甚至献出生命的,正是信念与家庭、血缘与信仰。文明冲突取代冷战,成为全球政治的主要现象,其原因就在于此。文明范式能够成为更好的选项,成为理  相似文献   

14.
咸鸿昌 《世界历史》2006,1(5):61-68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始终与英国法律特别是土地法的变迁紧密交织一起,呈现彼此影响的互动状态。最初的圈地是在封建土地保有制的基础上发生的,普通法不承认维兰的财产权,使领主圈地具有了合法性依据,为圈地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法律环境。15世纪时,随着庄园制经济的发展,土地法发生了变化,庄园农民的土地产权趋于明晰,新的土地法成为都铎政府限制圈地运动的法律依据。17世纪以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法律又成为推动圈地运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圈地运动的推动下,土地法自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小农土地产权制度迅速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大地产制。到19世纪末,社会利益备受关注,国家法律又转变为禁止私人圈地和保护公众休闲用地的手段。由此可见,圈地运动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领域内的变革,也是法律领域内的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15.
土地产权的变革与英国农业革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爱民 《史学月刊》2003,4(11):66-70
英国农业革命是英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迈向工业文明的桥梁,它以土地产权的变革为基础,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时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在其世界工场地位确立的同时,农业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程度。  相似文献   

16.
近代伊斯兰世界在内忧外患的情境之下,催生了复古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伊斯兰现代主义主要的三种社会思潮。他们或要求纯洁宗教,清除一切外来影响,回复到穆罕默德时代的质朴中去,或主张在保留伊斯兰教思想体系的前提下,进行政治、法律、经济和教育制度上的改革。这些思潮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发展,使官方的伊斯兰教得到加强,改革和复兴成为伊斯兰教的主流,伊斯兰教的社会功能实现了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2009年9月9日至10日,由武汉大学15至18世纪世界史研究所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宗教改革和近代早期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英国政治和文化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8.
刘赞廷在近代康区方志编修史上有重要贡献。他任职康区期间,依据档案、公牍、文史资料,加之其考察所得,编修出数量颇丰的康区方志,据统计共36种。所修志书可信度较高,体例编排较为合理,多有填补空白之作。这些志书具有一定的学术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女子自幼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独有的一种习俗,这种束缚女性并戕害女性身心健康的陋俗,有如一个顽固的历史堡垒,曾达千余年之久。到了近代,在社会结构急剧变迁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冲击下,伴随着放足运动轰轰烈烈的声浪,这个堡垒开始动摇并最终坍塌。放足运动见证近代妇女陋俗变革的嬗变,回归历史,也是近代妇女在人生轨迹上如释重负与深重苦难的较量。  相似文献   

20.
张元隆 《安徽史学》2006,(3):97-102
五四时期声名卓著的《新青年》,满腔热情地把国家振兴的希望寄托于青年,构成国家观念更新的新取向;针对民初君主政体的回光返照和共和国家的有名无实,大力播扬"主权在民"的思想,以唤起多数国民之自觉;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实现了国家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这一变革自有其历史的因缘,更体现了先进者对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和创造"理想之中华"的矢志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