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中国作为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国拥有大量的教育遗产,教育遗产保护不仅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也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积极的影响。民国著名的"北平四大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燕京大学等近现代大学的保护利用实践和研究表明,教育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局限于文化遗产领域,它对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经济的振兴都有深远的影响,尤其近现代大学校园因其与现行教育制度、教育机构、教育理念的直接联系,其保护利用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实践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进程中,由于年青一代价值观的变迁、"教育灾难"的日益深重以及新左派的崛起和推动,教授独揽大权的传统高校管理体制成为引发西柏林自由大学学生抗议、进而造成联邦德国"68运动"兴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68运动"期间,为了彻底废除教授对学校事务的控制权,进一步推进国家在民主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西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的左派学生不仅创办了"对立大学",还要求将校内不同群体的对等共决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68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助教等弱势群体在高校中的地位,促进了联邦德国的高校由"教授大学"向"群体大学"的转变。但与此同时,由于其激进的斗争目标和手段难以在高校内获得广大师生的支持,这场运动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教授在高校管理体制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之分野,是考察抗战时期中共干部群体的一个重要侧面。外来干部多系上级组织委派或从异地调入,一般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上级党组织的关系更为密切;本地干部的整体文化素养较低,却因其地方性知识而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性。党组织为缓和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间的矛盾、克服"宗派主义"和"包办代替"的弊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始终未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这反映了地缘因素对于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对未来作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预测和描述,并逐渐成为现实。中国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具有了一些后工业社会的特征。文化发展反映了社会变迁,也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笔者分析了中国文化发展,如媒介爆炸、意识混乱、自我断裂和群体断裂、服务型经济冲击等,并从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出发,结合全球化大背景和中国实际,提出重视"公众家庭"、建立"社群主义"、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化走向全球化等措施,以促进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婧仪 《黑龙江史志》2013,(17):235+237
"富二代"作为中国社会转型的新群体,具有个性化特征强烈、人际交往缺失和思想前卫的群体特征,"富二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从其群体特征出发,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才能取得实效,以将我国"富二代"培养成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四有"的"强二代"。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导致国内大批高校停办或内迁,致使大量学生流亡,催生战时校际借读这一独特历史镜像。国内未受战争影响之大学,通过接受申请、资格审核和编级考试等程序,积极收容他校学生予以借读。国民政府及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各大学,出台借读政策办法,安抚救助借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延续,并为其后数十年的国家建设培养了骨干力量。战时大学借读之价值足与同期大学内迁相媲美,深入探讨这一现象,有助于完善对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最初的十年间,北平原有的政治、军事功能持续弱化,城市经济陷入低迷,只有文化功能得到凸显。凭借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深厚的学术思想资源和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北平在一种比较安宁的状态中孕育了独特而浓郁的文化氛围。这里聚集着多所国内一流高校与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国立、私立与教会大学各有所长,为各种文化现象的发生构建了充裕的文化空间。大批高级知识分子维持着体面的学院派生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消费群体。同时,以"京派"为典型特征的文艺作品,不仅与北平的地域特征密切相关,也是构成民国时期中国文化整体面貌的一块重要拼图。  相似文献   

8.
揆诸民国大学院校有关招生方法及考务安排的相关史料发现,虽然理论上教育部统管各地各类大学院校,但在招生工作中院校却拥有较强的自主权。民国大学的招生在富有灵活、多样甚至杂乱等特点的同时,在看似开放、客观的表面下也暗含了诸如地域、知识和经济等多方面的要求或门槛。从教育本身的角度看,这些门槛体现了不同院校之间的境况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国考生的特定择校模式;从教育与社会互动的角度看,这些门槛又造成了不同地域和家庭来源的学生教育获得的差异,使得大学招生在体现教育选拔功能的同时,更凸显阶层流动意义上的教育分层功能,教育权利有成为教育特权之趋势。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美国中西部K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和向他们宣教的当地基督教组织和个人为主要研究目标,主要分析校园宣教士如何通过各种传教方法来影响中国留学生。本文认为美国的基督教文化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宗教在美国校园的传统合法存在,使当地基督教会有条件和机会接触到来自非基督教国家的留学生。共同的民族背景使华人教会在向中国留学生传教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学生在受到美国宗教文化冲击的同时,也在积极体验异域文化,并从中体现出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有明一代,对长城的创修与翻修几乎贯穿其始终。作为当时北边重要的防御工事,明长城的研究不仅是明代军事史的重要组成,而且在这个由长城构成的区域史中,亦涉及到了明代经济、文化以及北边民族等众多领域。国内有关明代长城的研究,从民国至今,经历了一个由面向点、由简向繁的发展过程,从单纯依据文献来探究长城的地理分布和建制沿革,逐步转向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研究,全面分析长城有关政治、军事、民族等方面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民国以来明代长城的整体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期理清明长城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是中国学术从传统向近代急速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关于明代锦衣卫的研究上,民国时期的史学研究呈现了从传统叙事向近代分析、从赞颂帝制向反对帝制的转型过程。明代史籍对锦衣卫的记载,虽然应用了编年、典制、史志和笔记体的不同体裁,但叙事的性质则完全相同,官史多从正面予以陈述。民国对锦衣卫的研究,形式上出现了研究论文和章节体专著、讲义;内容上以理论分析为导向、直击锦衣卫"特务机构"的性质以及其为专制独裁服务的实质。当然,民国学者批判锦衣卫时,似乎亦取径于明代野史对锦衣卫的负面评价,说明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史学的近代转型,不仅受到来自西方分析史学的影响,同时也受惠于中国传统史学的某种滋养。  相似文献   

12.
正回顾中国大陆地区中华民国史研究40余年的学术发展史,期间经历了如金冲及先生所形容的从"险学"到"显学"的历程。而民国史研究领域之所以能够从一片荒芜的处女地被开垦成为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的生态植物园,海内外民国档案的开放与利用,首当其功。由于人类过往的历史已不复存在,人们通常只能通过前人对当时社会与生活之记载来了解那段曾  相似文献   

13.
民国上海大学对1922—1927年的非基运动具有重大影响。不仅促成运动在1924年8月的"复活",且使其在同年底发生从宣传到行动的重要转折,推动该运动成为一项全国性运动。相当一批非基运动中的活跃分子具有上海大学师生和中共党团员的双重身份。非基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共借助上海大学这一革命平台成功领导的一场社会运动。上海大学的个案集中显示了由师生关系和社团组织两条路径共同形成的革命性、开放性的群体对非基运动乃至整个早期中共学生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工农兵学员     
"工农兵大学生"(又称"工农兵学员"),特指在文革期间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群体。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关于《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调查报告)》的编者按清样中加写了这样一段话:"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年,日本汉学界提出的"尧舜禹抹杀论",对民国史学界有所影响。1920年代,"抹杀论"争辩余波转移至饭岛忠夫和新城新藏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论战,而国内正值"古史辨"运动方兴未艾之时,受东邻之影响,先后有不少学者参与了这场讨论。有史料显示,中国学术界不仅对日本提出的"抹杀论"并不陌生,而且东瀛汉学界这场持久论战,对我国古史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顾颉刚作为近代中国古史研究的领袖人物,亦了解白鸟库吉,并接触过其论著。民国学者的古史研究是整个国际汉学界有关中国古史研究学术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本土与域外存在学术上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14,(2)
<正>庞元济(1864—1949年),字莱臣,号虚斋,庞云镨(1833—1889年)次子,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族工业资本家。庞元济有着极为雄厚的经济实力,除依托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断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民国政治事务外,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绘画的收藏与鉴赏,是民国以来最为著名的古画收藏家,有"收藏甲东南之誉",在民国绘画收藏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晚清同治、光绪年间,浙江湖州南浔镇出现了因经营丝业而崛起的近、现代民族资本家群体,当时人们以三种动物形体的大小来标明他们财产的多少,逐渐形成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的说法。一般认为"象"是指拥有财产百万两以上的豪富,五十万至百万两为"牛",三十万至五十万两为"狗"。  相似文献   

17.
郭辉 《安徽史学》2013,(1):56-63
现代国家仪式作为中华民国建立之初政权合法性建构的重要工具和措施,有其产生背景与契机,中国传统礼仪、节日文化为现代国家仪式产生提供本土资源,而随着近代中国逐步开放,西方现代仪式知识的传入及传播为现代国家仪式产生提供域外资源。民国成立为现代国家仪式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也利用国家仪式操演,昭示新民族国家、新政府成立,并提供正统与道统支持,构建"革命"与"共和"作为民国"新传统",为新政权提供合法性支持。国家仪式及其政治文化,从传递社会记忆、维护政治秩序、构建文化传统、动员社会等方面形塑、表达和强化剧烈转型的民初社会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华侨文学""华人文学""华族文学"三个阶段,梳理了菲律宾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对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蕴含的文化认同进行分析,并从中透视菲律宾华人文化认同的嬗变。菲律宾华人的称谓经历了从"华侨"、"华人"到"华族"的历史演变,这是菲律宾华人从移民群体向定居群体转化的结果,也是其客观社会身份和主观认同变化的结果。20世纪以来,菲律宾华人的文化认同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嬗变过程,由"地域乡愁"转到"文化中国",直至"文化融合"。时至今日,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菲律宾华人的文化认同仍然处于演变与形塑的过程中,其文化认同的后续嬗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世纪以来,"民国热"不仅成为学界的热点,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特别是中华民国史,是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华侨共同的民族记忆。因此,加强民国史研究,不仅是社会的需要、学界的热点,更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两岸未来关系要有所突破,宜在历史中寻找资源与共识,这就绕不开对民国史的研讨与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是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专业学术机构。早在1971年受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近代史研究所就成立了民国史研究室,是大陆民国史研究的开端。当即引起海峡对岸的高  相似文献   

20.
清代贵州遵义人黎恂,进士出身,为官二十余年,不过州县主官,晚年升云南东川府巧家厅同知,方至五品,却未赴任而辞官归籍养老。黎恂也是贵州文化学界公认的贵州重要文化史阶段——"沙滩文化"的重要奠基人,其生平事迹,民国《贵州通志》、民国《续遵义府志》均有列传可查。但其在云南为州县官的十六年,叙述颇有不清者。今查云南诸府州县志,得黎恂云南仕宦履历、事迹颇为清晰,又其所著《运铜纪程》一书则揭示其心理甚多,于是黎恂一生之情怀与追求可以毕览。"施于有政,是亦为政"的孔子教诲,是其家风,亦是其毕生所信、所行者。类似黎恂这样情怀与才干兼备的基层官员而不得升迁,是清廷政治之哀,亦是当今之深可鉴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