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鸿门宴 先说项羽,宴会开始,要杀的人来了,放在自家案板上的肉却飞了.指挥决策不坚定,听从项伯劝说,没有完全执行范增的建议.临机处置能力弱,让项庄现场实施刺杀,时机和用人都欠妥.整体安排有漏洞,使刘邦能从宴会中脱身逃走.情报渠道遭破坏,刘邦回去即杀告密的左司马曹无伤.作为一个要成就霸业的领袖来讲,项羽的局限性太明显,那就是优柔寡断,集中体现在用人上.自家人,项庄武艺不精、反应不快,让樊哙钻了空档;项伯腐儒一个,关键时刻轻信别人,替人家说话.该用的人不好好用,既然采纳范谋士的计谋,就应好好筹划,周密组织.采纳人家的建议,只用一半,刘邦来了又放走,既伤范增的心,又留无穷后患.  相似文献   

2.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宴会,刘邦通过巧妙的周旋与众人的帮助,逃回了军营,为日后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鸿门宴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一次宴会.直到今天,鸿门宴的故事依旧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人们长期探索却又迷惑不解的一件事情是:项羽为什么没有诛杀刘邦?  相似文献   

3.
鸿门遐思     
鸿门宴,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一个典故,意为充满阴谋、危险和杀机的宴会。这个典故来自2200多年前所发生的一次著名的历史事件,见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而这个典故的发生地,就在陕西省临潼县新丰镇鸿门堡村。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死于沙丘(河北广宗)。次年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响应,沛县刘邦及楚国贵族项羽等也起兵反秦。前208年,刘邦、项羽等共拥楚怀王,相约伐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以此为目标,避实就虚,没费什么周折,绕道南阳,于前206年进入关中,并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封秦国库财物,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驻军霸上,派军…  相似文献   

4.
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集团转弱为强,由被动变主动,最终走向胜利;项羽集团则转强为弱,由主动变被动,最终走向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但是,具有决定性的原因是使用人才的问题。刘邦胜利后,曾与群臣宴会,讨论了他之所以取胜、项羽  相似文献   

5.
陆川导演新作《王的盛宴》,讲速的不单是楚汉相争中,刘邦、项羽、吕后以及韩信这几人之间的权力博弈,也借此隐喻两千年来反复上演的中国政治权力游戏。电影一开始,晚年的刘邦卧病在床.被噩梦所缠绕,命中宿敌项羽魅影迷离,令他草木皆兵,妄想周围的人都欲加害自己,遂放手让吕后斩草除根,一幕又一幕诛杀功臣的戏份,开始上演。接着故事倒叙到楚汉相争之幸刀,项羽和刘邦强弱悬殊,刘邦擅于钻营,因缘际会,反而先入秦都咸阳,却惹来九死一生的鸿门宴,最终因项羽一念之仁,放虎归山,两人的命运遂告逆转,刘邦后来居上,终成帝业,项羽悔不当初。  相似文献   

6.
后人多有为韩信被杀叫冤的,本文则认为不冤。可一读。韩信曾在项羽手下为郎中,但是他多次"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就投奔刘邦。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因而韩信离汉出走。但是丞相萧何发现韩信是一位将才,因而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在萧何的举  相似文献   

7.
《王的盛宴》一片上半段围绕刘邦和项羽,下半截围绕刘邦和韩信。  相似文献   

8.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继陈胜,吴广之后,继续领导农民战争的两个人物是项羽和刘邦。刘邦虽然作了汉朝开国皇帝,但在反秦斗争中他的功劳却不及项羽。刘邦是靠谋略夺得了天下,项羽才是真正打天下的英雄。在许多关键性的战役中,项羽凭借自己的英勇和智谋扭转了战争局势,化不利为有利,在反秦斗争中立下了赫赫功劳。即便是在垓下被围,项羽乌江自刎时,也给人留下了一个光明磊落的英雄形象,他的英雄形象是不能用成败来衡量的。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203年,项羽在成皋(今河南荥阳市区西北)与驻军黄河北岸的刘邦对峙。这时,后方急报:建成侯彭越率部袭击楚军后方梁地,接连攻下17座城池。一旦梁地失守,楚军后方补给就断了。无奈,项羽只好率兵回去救援。临走时,项羽派大司马曹咎镇守成皋,并嘱咐说:"成皋易守难攻。如果刘邦来进犯,你只需坚守,不可出战。"曹咎点头答应。项羽走后,刘邦就率大军前来攻城。无奈曹咎不肯出城应战,刘邦因此没能得手。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项羽同刘邦争夺帝位的“楚汉战争”。项羽和刘邦是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之后,继续领导农民起义对秦王朝进行争斗的两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项羽是旧楚国大将项燕的子孙,虽然出身于旧贵族,但自杀掉会糟郡守殷通,响应陈胜、吴广起义,便积极参加反秦斗争。去河北救赵解巨鹿(河北省平  相似文献   

11.
张雨 《文史月刊》2014,(7):25-25
楚汉相争时,范增为了找借口杀掉刘邦,设下圈套,他让项羽问刘邦:"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去不去?"刘邦若说"愿去",项羽就可凭"有野心背叛"的理由杀掉他;若回答"不愿去",项羽又可以用"不服从命令"的罪名杀掉他。总之,无论回答"去"与"不去"都难逃一死。可刘邦毕竟是刘邦,他偏偏不钻这个圈套,回答说:"臣食君禄,命悬于君手,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之则止,臣唯命是从。  相似文献   

12.
<正>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进行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战争以楚败汉胜而告结束。自汉代以来,学术界就楚汉战争问题进行广泛研讨,解决了许多学术难题。本文对其中若干问题,结合有关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关于项羽集团核心力量的问题一般认为,刘邦争夺天下的核心力量是以其家乡丰、沛子弟为基干的"丰沛集团",项羽核心力量则是我  相似文献   

13.
傅国涌 《江淮文史》2013,(5):131-140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足4000年,我们最发达的是史官文化.到清史就有二十五史。从春秋到清末,我们可以看到,几千年来整个历史进程充满着破坏力,中国历史上被人记住的往往是破坏性的人物.陈胜、吴广、项羽、刘邦、  相似文献   

14.
秀谷九遮     
密懿 《风景名胜》2010,(5):96-97
范增,善长计谋,辅佐项羽,被尊为"亚父"。他设鸿门宴想除掉刘邦,但项羽不听,反而中了对方的反间计。于是范增愤而离去,在返乡途中,得病而死。  相似文献   

15.
正公元前205年5月至公元前203年8月期间,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展开了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战,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史称成皋之战。垓下之战是成皋之战的继续,也是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战。成皋之战结束两个月左右,即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追击项羽,12月在垓下大败楚军,项羽全军覆没,楚汉战争结束,汉王朝建立。  相似文献   

16.
最近,电影《鸿门宴》上演,再次把楚汉相争、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故事翻了出来。楚汉相争可谓曲折离奇、峰回路转。大家是否知道,不少成语故事以及相关的智能和谋略,都出自楚汉相争这一历史典故?包括"破釜沉舟"、"项庄舞剑"、"锦衣夜行"、"约法三章"、"一饭之恩"、"胯下之辱"、"沐猴而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规曹随"、"暗渡陈仓"、"四面楚歌"、"卷土重来"等等。其中最惊世骇俗的故事和谋略,不外乎项羽威胁刘邦,要烹  相似文献   

17.
汉高祖刘邦在推翻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后,开始产生了追求享受的思想。秦始皇曾派人在长安附近修建了一个专供皇帝游玩、打猎的名风景园林——“上林苑”。西汉初年,虽然上林苑在长期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但规模依然非常宏大。刘邦在长安当了皇帝后不久,即派人修复上林苑,准备重新作为他游玩、打猎之用。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说客     
张勇 《文史月刊》2009,(12):73-73
刘邦与项羽战于荥阳,双方久攻不下,哀鸿遍野,皆成强弩之末,刘、项遂有罢兵之意。  相似文献   

19.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开国之初,刘邦看见很多将军聚在一起发牢骚,刚想走进去听听,将军们就立刻不说话了。无奈,刘邦只好找来张良询问。张良如实禀报:"将军们正在议论造反的事!"刘邦听了,不免有些惊恐:自己刚做了皇帝,天下初定,如果现在有人造反,肯定会危及江山。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死,二世即位。赵高又杀二世,立秦王子婴。子婴不满赵高专权,杀赵高。随后,刘邦攻咸阳,子婴投降。项羽入咸阳,杀子婴。秦王子婴是什么人?《史记·秦始皇本记》说是二世兄子。此说影响甚大,后世学者莫不从之。如范文谰《中国通史》、郭沫若《中国史稿》及近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南开大学刘泽华等著)皆从是说。然而,这个说法是很可疑的。可疑的原因不仅是司马迁对子婴有不同于此的第二种说法(详后),而且此说本身也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