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颖超,原名邓文淑,当时在天津直隶女师读书.邓文淑虽然在班里年龄最小,但聪明过人、举止大方、追求真理,没有骄娇之气.她崇拜班主任老师白眉初的学识,讨厌自己带有封建色彩的名字,请求老师为她起个有时代意义的新名儿.白老先生取《论语·雍世》之“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句,取名“颖彬”.又因“彬”同于“斌”,故为“颖斌”,希望她脱颖而出,卓而不群,早日成为治国安邦的巾帼英雄.邓大姐不喜欢“斌”字,认为“斌”仍未摆脱旧俗窠臼,乃将“斌”字换为“超”字.  相似文献   

2.
《湖南文史》2012,(7):45-45
1925年11月20日,邓颖超作为广东省党部任命的潮梅特派员,来到汕头。见了周恩来,邓颖超分外高兴:“我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你想不想听?”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母都曾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工作过,后来还有过交往,受到周总理、邓颖超的教诲和帮助。这是他们永远的感念,也是我永远的感念。  相似文献   

4.
韩宗琦 《百年潮》2008,(2):38-41
由于我父母与周恩来夫妇关系很好,所以从小我就称邓颖超为邓姨。在我调到北京医院工作之前,我在天津工作。每次我到北京出诊,见到总理二老,他们第一句话就是向我询问天津的老同学、老朋友的近况如何,不是笼统地询问,而是一个个点着姓名要我回答。每次都是这些人:黄子坚(字钰生,周恩来的同学,比他高两班,曾任南开秘书长、图书馆馆长、天津市图书馆馆长)、冯文潜、杨石先,  相似文献   

5.
1964年秋,河南省信阳地区(今信阳市)光山县,发生了一起所谓"冒认官亲"案,一时不仅光山全境闹得沸沸扬扬,而且还波及其邻近几个县和信阳地直机关。这是因为这一案件不仅牵涉的人多,有的被逮捕判刑,有的被"双开"(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有的挨批斗,有的被公安人员传讯调查,弄得人心惶惶,坐卧不安;同时还因为此案涉及邓颖超同志的籍贯问题:办案人员曾声称:邓颖超同志的家乡不是光山,也不是信阳,光  相似文献   

6.
周密 《神州》2008,(2):92-97
"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你不是喜欢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二十六年了,我比你住得还长,现在已经是三十八年了。"  相似文献   

7.
《神州》2008,(2):98-105
1938年11月13日周恩来致邓颖超超:不及一月,已两退都市。上月二十五展有计划地离开武汉,秩序颇好,我亦安然到达沙市,转来长沙。惟克农、梓年、京五等船行,损失颇大。办事处死伤九人,可爱的张海清及另一译电员在内。新华损失更大,极有希望的李密林及潘美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见面,她说:“你就叫我七妈吧”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全家都在天津。我父亲周恩寿当时在为我们党做一些外闭工作,主要是跟地下党员厨世昌单线联系,开了一个小货栈,为解放区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  相似文献   

9.
盛夏 《纵横》2008,(9):39-44
多种身份:大律师的义女,彭干臣的贤内助,西花厅的贵客;多个事述协助周恩来等人秘密组织中央军事训练班,争吵着要入伍全力发动群众抗日,多次接到邀请都不赴约只因不忍给日理万机的总理夫妇添麻烦。盛夏将为读者介绍她的姥姥,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革命女性。  相似文献   

10.
影响我命运的高考已成记忆,但当年的班主任唐国伟老师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正是因为有了他,我才战胜所有的困难走进了大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邓颖超同志作为中共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非常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们关心、爱护我父亲曹靖华的感人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12.
吴庆军 《神州》2012,(6):384-384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对高中语文课程学习作了一次深入的了解,我以一名语文老师的要求,站在另外一个高度,欣赏课文、了解课文、讲解课文。但是作为班主任要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无论是服装还是言谈,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邓大姐"是人们对邓颖超的敬称。她是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晚年她以79岁高龄出任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她作风平和,工作细致,深受全党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赢得了广大党外人士的高度赞誉。本文撷取她致力于政治协商和统一战线工作的感人片断,她的政协思想,民主风范,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4.
徐忠 《钟山风雨》2012,(1):4-11
最近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决定》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的要求,笔者在研究邓颖超的文艺实践与理论的过程中,发现两件从文艺角度对这位德高望重大姐的科学评价的史料:  相似文献   

15.
陆艳 《南京史志》2010,(11):29-30
多年的班主任经历,收获颇多。有时在管理班级时,我让自己“懒”一些,让学生勤一些,收到的效果也很好。在谈笑间轻松搞定各项工作,学生还能亲其师,信其道,让人体会到身为人师的快乐。当然,老师想懒要懒到点子上,学生勤要勤到地方,勤懒结合,才能把班级管理好。  相似文献   

16.
郭春华 《神州》2012,(9):418-419
我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五年,其中有二十二年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也有不少老师都害怕当班主任,百般找原因推掉班主任的工作,但我倒喜欢班主任工作,因为我觉得当班主任虽然是艰苦,但它是崇高的职业,其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因为平时能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能产生深厚的师生感情,学生毕业后,不论他们继续升学深造或到社会上干什么工作,学生都十分惦念留恋班主任的情感。但是,要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在工作中的深刻体会是:  相似文献   

17.
作为班主任谁都想让自己所带的班级纪律好、学习好,各方面表现都令人满意;谁都想让自己所带的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一呼百应。然而大多数有经验的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学生不但不理解不接受,甚至还表示厌烦;而有的时候老师只需寥寥数语,或是一个暗示,就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教育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在淮安区档案馆,珍藏着半个多世纪前周恩来、邓颖超给淮安写的信。人们最熟知的是1956年年底至1957年年初周恩来为了他八婶母的事曾三次致信淮安县人委(县政府)。周恩来的八婶杨氏,宝应县天平大镇人。她嫁到周家时,周家已败落。为了生计,周家的兄弟都已离开驸马巷外出谋生。而杨氏的丈夫周贻奎(字焕臣)因为小时患过重度小儿麻痹症,双腿几乎无法站立,只能常年卧床,自然无法外出挣钱养家,只好"坚守"在淮安驸马巷老宅。  相似文献   

19.
1954年,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机要干部学校毕业后,转业到了国务院机要处。1955年3月,我调到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从此在西花厅工作了长达37年。其中足足有27年,我作为邓颖超同志秘书为她服务,直至她去世。这些年,她对我的培养、教育、信任、关怀与爱护,我永远不能,也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20.
张宏喜 《百年潮》2012,(10):66-69
外交部有一对著名的外交官夫妇陈叔亮大使与夫人康岱沙。陈大使资历很老,曾就读于与北大、清华、燕京并称四大名校的辅仁大学,留学日本极负盛名的早稻田大学,1937年入党,是党内难得的高学历人才。1950年3月他们夫妇调入外交部后,陈曾任第二亚洲司司长,驻柬埔寨、罗马尼亚大使等职。康岱沙在外交部虽未当过司长和大使,其名气却非同小可,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