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爆发,以往生死拼杀的国共两党,被日本侵略军逼进同一条战壕.举国达成共识,必须实现民族团结,而团结的前提是党派合作.于是,“国民参政会”诞生了.中国的政党关系,不再是执政党和反对党,而是执政党和参政党,国民党执政,共产党和中间党派共同参政. 1945年8月,漫长的15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胜利,全中国的老百姓殷切期盼和平,中国政坛的两大力量国民党和共产党也开始谈判.与此同时,除原有的中国民主同盟外,重庆、上海、广州等地,又新建多个党派.  相似文献   

2.
国民参政会,是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设立的、容纳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共议国事的政治组织,曾被称为“民意机关”。它结束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剖析它,有助于认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国政治。目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与《双十协定》的签订张小满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了举世瞩目的重庆谈判,并最终达成《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在协定中,国民党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坚决避免内战;大体上承认了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为我国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提供准则,"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党进行政权建设一贯坚持的政治原则。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权建设具有的独特政治优势。一、实行多党派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政治原则早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夕,中国共产党就在“八一”宣言中表明了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实行多党派合作的愿望,这是多党派合作思想形成的早期萌芽。但由于当时共产党处于非执政地位,这种多党派合作的思想只是体现在中共所主张…  相似文献   

6.
英霆 《文史月刊》2011,(1):43-46
一、国民党叫杨登瀛做侦探。他接受了;但又觉得搞反共,若不告诉共产党朋友是对不起人。也还可能有性命危险。因此,他表面接受国民党的任务,暗中又与共产党联系 杨登瀛,原名鲍君甫,1893年出生于广东,自幼在日本生活与求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1919年从日本回同后,在上海一家口商洋行担任高级职员,同时为日本的一些通讯社撰稿。1924年他加入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7.
李忠 《宁夏史志》2010,(1):13-14
一、执政党是否单独立卷。与首轮修志不同,各地二轮修志大多将执政党从党派团体中抽出单独立卷。其理由是: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是由执政党来驾驭和掌控的.其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党派无法比拟的。此外,执政党一章内容篇幅太长,只有单独列卷,才显协调。但也有少数续志仍将各党派合立一卷。  相似文献   

8.
沈涛 《纵横》2003,(10)
1949年,经过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政权崩溃在即。当时驻守在武汉的国民党将领白崇禧,看到国民党大势已去,前途未卜,于是想与共产党秘密和谈,以维持苟延残喘的局面。为此,白崇禧派了一位姓杜的亲信秘书前往香港,寻求与共产党建立联系的秘密渠道。 前桂系将领黄绍竑当时住在香港,与白崇禧是同乡,又与共产党在香港的秘密负责人潘汉年相熟,因此杜秘书到香港后就住在黄绍竑家,想通过黄绍竑与共产党取得联系。但是几经联系,潘汉年始终未同意与杜秘书直接见面,而是通过黄绍竑转达双方的意思。 不久,国共和谈开始,国民党南京政府任命了张治  相似文献   

9.
张君劢、曾琦分别为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青年党负责人,与张澜、邹韬奋等共同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民盟前身)发起人。此信内容为反对国民党在公务员、中小学教职员工中搞“集体入党”,反映了中小党派对执政的国民党挤兑其他党派作法的不满以及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前后的历史背景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上海解放时,国民党安排他担任上海代理市长,共产党点名要他留下共建上海。他就是只当了四天(1949年5月25—28日)国民党上海市市长的赵祖康。  相似文献   

11.
上海解放时,国民党安排他担任上海代理市长,共产党点名要他留下共建上海。他就是只当了四天(1949年5月25-28日)国民党上海市市长的赵祖康。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上半期,主要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在争夺决定中国走向的主导权。单从力量对比看,这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可就是共产党这样弱小的力量却最终战胜了看似强大的国民党,这其中当然有许多原因。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是中国各族人民、各抗日党派、群众团体共同奋斗的一次伟大的全民族解放战争,由于历史上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抗战时期的执政党——国民党统制下的广东抗日民众团体及其重要活动的研究基本卜还足个空白,这是一个遗憾。我们必须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真研究这一段历史的真实状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汲取有益的启迪。本文仅就我多年来所收集到的资料,对此问题作一概述和探讨,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国民党召集、成立了国民参政会,无论是从促进团结,还是从发扬民主的角度来看,因有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参与,的确起到过积极作用.但由于国民党的操纵,其所实行的"多党合作"与"协商议政",更像是在演戏.……  相似文献   

15.
傅斯年是近代山东的名人之一,由于敢于直言、疾恶如仇,被时人称呼为“傅大炮”。1937年7月,在全民抗战热情高涨的形势下,国民政府成立了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内的国民参政会。国民参政会成立后,傅斯年先是作为社会贤达被遴选为第一、二届国民参政员,继之又作为山东代表当选为第三、四届国民参政员,参加了国民参政会的重大活动,见证了国民参政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这一政党制度的初步形成是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0年来,随着中国政治实态的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经历了确立、发展、完善等不同的发展时期。其间有过曲折,但总趋势是健康的。50年多党合作的历史表明,中共与各瓦主党派的合作,有着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方针和政策,现行的政党制度必将愈加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抗战胜利前后中间党派对民主的诠释:以经济民主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毕凡 《安徽史学》2003,5(6):45-50
加世纪40年代,中间党派及自由知识分子为反对国民党垄断国家资源的一党专政体制,提出了融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教育民主、国际民主于一炉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这种民主观试图扩大民主的范围,其目标是社会方方面面皆民主化,以保障人权和实现社会正义,体现了超时代的理想主义色彩。中间党派对社会民主主义的颂扬,具有反抗国民党专制统治的进步意义,是近代中国民主宪政运动史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一、篇目设置应突出党的领导。 在政党的排列顺序上,有人主张把国民党放在政党之首记述,理由是国民党比共产党早,应该按历史发展顺序来写。 我认为共产党必须放在首位。其理由,一、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理所当然地应当突出共产党的地位和领导作用,以反映时代性。二、国民党的活动虽然在我县早于共产党,但历史短,1945年成立县党部1949年自行解体,没有什么重大活动。建国后的40年中,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县才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方志允许突出重点,重点类目可以放在特殊的地位去写。所以,应当把共产党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前,创办的报纸,影响力最大的恐怕要算《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两种了。《解放日报》在延安,自然好办;但《新华日报》办在重庆,其困难就可想而知了。一份在国民党中央政府眼皮下办的共产党报纸,既要坚持说真话,又要对付国民党新闻检查官们,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华日报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就是当年参与办报的老报人的回忆录,  相似文献   

20.
谈判前的较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大地上只剩下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武装力量.国共关系如何发展,引起国内外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