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它一改近代中国重婚立法中畏缩不前的常态,以"废旧立新"为主要任务,明确规定"禁止重婚、纳妾",实行一夫一妻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并规定对"违反本法者,依法制裁"。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经人民法院审判的重婚案件较多。产生重婚行为的原因和情况十分复杂,各个时期重婚的情况又有较大区别。因此,司法机关在审判重  相似文献   

2.
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档案、民国报刊、口述历史访谈、留守妻子传记及其他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以20世纪30-50年代福建泉州华侨婚姻为例,分析了华侨家庭留守妇女婚姻的缔结、维持、离婚、重婚以及婚外情等婚姻状况,探讨了国际移民对留守妇女婚姻生活的影响和华侨婚姻中的两性关系。本文认为,受到国际移民和侨乡发展的影响和冲击,华侨婚姻呈现出多元性,婚姻状况因华侨夫妇的不同境况而异。华侨婚姻是中国传统父权制婚姻在国际移民过程中的变异体,保留了父权制婚姻的一些特征,同时国际移民重新分配华侨夫妇的社会经济家庭责任,留守妇女往往要承担传统意义上属于丈夫的社会经济和家庭责任,她们的婚姻生活品质和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婚姻家庭的维持依赖各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包括妻子的智慧、能力、坚忍和牺牲。  相似文献   

3.
戴雷 《神州》2012,(30):161+163-161,163
1994年2月1日《结婚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我国逐渐开始不再承认事实婚的效力,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而同居的现象已比较普遍,这实质上也就是我国已不再承认的事实婚姻状态。同时,我国《刑法》有关于重婚罪的规定,但《刑法》规定的重婚情节只包括了两个婚姻都是法律婚和前婚是法律婚而后婚是事实婚的情形——尚需注意的是我国刑法依然采用事实婚的概念一显然没有包括的两个婚姻都是事实婚和前婚为事实婚而后婚为法律婚的情形,这样规定个人觉得将不利于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而我国目前的婚姻采取的是登记生效主义的立场,即只有经过了合法登记形成的婚姻关系才具有法律效力,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样的立场显然不会保护事实上形成的婚姻关系。本文中,作者试从借鉴物权法中登记的对抗要件主义理论的立场论述.适当的修正结婚登记的作用,赋予事实婚姻适当的法律拘束力。以期能更好的贯彻和实现婚姻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原则和民法上意思自治的宗旨。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政府相继颁布了具有现代性的新型婚姻条例,以推进传统婚姻制度改革,其中军婚作为一种非普通婚姻自有其特殊规定。军婚纠纷处理既要考量前线战士的军事积极性,又要关切军人配偶的生产、生活、生理需求;既要兼顾婚姻立法中所体现的"婚姻自由"原则,又要遵循"一切服务于战争"的总方针。如此则无可避免地陷入立法规范与司法实践的困局,而且这种情形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均无法彻底破解。不过,此时之军婚改革与实践对现代军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具有丰富的经验意义。  相似文献   

5.
刁统菊 《民俗研究》2004,(4):187-189
陈华文等撰写的《婚姻习俗与文化》,系"中国民间文化前沿论丛"之一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全书包含八章:"合两姓之好"、"婚姻缔结自有习俗"、"个性突出的婚礼过程"、"媵妾与好色"、"男人主宰的婚姻"、"种类繁多的婚姻形态(上)"、"种类繁多的婚姻形态(下)"、"婚礼之后"。 笔者认为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作者以"婚姻习俗与文化"为题,他们的安排材料与对材料的  相似文献   

6.
宋立永 《沧桑》2008,(1):8-9
赘婿,在传统社会一直处于被贱视的地位,人们万不得已是不会选择这种婚姻形式的。但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明清江南地区,赘婿婚却普遍流行,特别是一种称为"卷帐回门"式的赘婿婚在这一区域流行,具有特别的社会经济意义。本文即对其婚礼仪式、流行区域、社会经济原因进行较为细致的考辨,揭示传统婚姻多元化形态。  相似文献   

7.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在以家族为本位的中国,婚姻有着重要意义,围绕着婚姻也产生了一系列礼俗,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随着辛亥革命狂飙席卷全国,剪辫易服废缠足……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风俗的变革,中国传统的婚姻习俗同样受到了冲击,新的婚姻价值观念和新式婚俗逐步流行起来,从而使辛亥革命后、民国初期的婚姻礼俗,呈现出"新旧对抗"的局...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生活作风问题备受重视:"重婚"是重罪,律文严禁"二奶"转正,"家外有家"或被摘去乌纱帽。 "重婚"是重罪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出于规范封建伦理,维持统治秩序和教化百姓的考虑,历代朝廷都出台对官员生活作风进行约束限制的规章制度。那么,古代官员能娶两个甚至三四个老婆吗?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9.
马伊 《黑龙江史志》2013,(19):293-294
中越边境地区跨境婚姻与其他涉外的跨国婚姻明显不同,它存在特殊的人文地理因素。本文从近年来云南金平金水河镇跨国婚姻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金水河镇中越跨国婚姻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促进边疆地区社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边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穆海亭 《文博》2007,(5):54-55,15
研究周代妇名,对判断古国之姓,进行金文断代具有重要意义。周代妇名的特点,是必称其姓。这是"别婚姻"的标识,也是与夏商妇名的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1.
清代皇族婚姻问题初探陆可平,程大鲲在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婚姻以门第为基础,服务于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他们的婚姻具有社会和政治的双重意义,清代也不例外。皇族的婚姻对清代的政治、军事、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清政权建立前,婚姻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  相似文献   

12.
古代婚姻家庭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以及对它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的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人类婚姻家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一夫一妻制婚姻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并不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有的,婚姻和家庭都经历了顺序相承的几个发展阶段。摩尔根建立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翟文涛 《世界》2013,(12):172-175
在常人眼中,张铎是个百分之百标准意义上的好男人——事业步入佳境,生活阳光健康,对于婚姻具有高度责任感。而这,也正是逸致所提倡的车主典范。  相似文献   

14.
蒙元时期,社会结构复杂,民族关系繁复,婚姻礼俗更是复杂交错、不断变化的。研究蒙元时期婚姻聘财的流变问题,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风俗的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乱伦禁忌在先秦时期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即"同姓不婚"与"族内异姓婚姻禁忌"."同姓不婚"要求人们在缔结婚姻关系时首先考虑"取妻避其同姓",而"族内异姓婚姻禁忌"则旨在排除家庭内部男性与其庶母、兄弟之妻、子妇等女性成员发生婚姻或两性关系的可能.这两种乱伦禁忌的区别仅仅在于形式方面,在功能方面它们都具有防止家庭分裂、维护家庭稳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男女嫁娶,结为夫妇,称为婚姻"。《礼记》第四十四篇《昏义》对"昏礼"的意义作了经典性的论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近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中也指出:"人类生活的目的之一就是延续他们的种族,而人类的婚姻行为恰恰是种族延续的保障。"由此可见,婚姻不仅是关乎个人幸福的终身大事,在家族兴旺、社会延续上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既然婚姻如此重要,择偶更应谨慎。那么,从古至今,人们的择偶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相似文献   

17.
张家山汉简中的婚姻禁令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关通婚范围的禁令,包括禁与逃亡者为婚、禁奴与主婚配、禁异国通婚等内容;二是有关婚姻伦理的禁令,包括禁通奸、禁烝报等内容.这些禁令既对当时的婚姻嫁娶有强烈的规范意义,又对后世的婚姻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明清徽州家谱与徽州社会风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徽州社会是具有典型特征的区域社会,盛行"仁让之风"、重视血缘关系、重视婚姻门第是其中主要的几种社会风俗。这些社会风俗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明清徽州家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则不可低估。明清徽州社会利用家谱宣扬了"仁让"之风,通过家谱保持血缘纯洁性,也利用家谱维持婚姻的门第等级。  相似文献   

19.
艾晶 《史学月刊》2008,(12):112-121
民国初年,国家对女性性犯罪的惩罚较前有所减轻。大理院通过一系列的解释例,对女性的通奸、重婚等性犯罪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界定,强化女性性犯罪的告诉权;强调"无告诉权不理"、"律无处罚正文,即不为罪"等办案原则,对女性的性犯罪案件进行相应的宽宥处理。但在法律解释及司法实践中,北洋政府却也加强了对女性性犯罪的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20.
婚姻关系是人类社会最为广泛和普遍的关系,爱情、婚姻也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永恒的主题。对于婚姻的本质,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例如伦理说、制度说、盟约等等,但主流观点认为婚姻的本质是一种契约。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囚徒困境"理论出发,论证婚姻的非契约性,并指出简单把婚姻视为契约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