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新贵 《神州》2013,(13):39-3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聪明智慧、博大胸怀和勤劳勇敢善良的高尚品格的结晶,是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和延续,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实现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昌吉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静 《东方收藏》2023,(12):125-127
琉璃艺术是山西独特的地域特色之一,其中,长治、晋城、介休作为古代山西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琉璃艺术发展史,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传承有序,历来享有良好的声誉。在当下,只有通过对山西琉璃艺术进行“破圈层、跨区域”的联合展示,整合各地资源,推动文物“活”起来,进一步扩大山西特色琉璃艺术的文化影响力,才能够彰显其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青婵 《风景名胜》2021,(7):0272-0272,0275
皇家园林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我国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皇家园林艺术中,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历史园林之一就是承德的避暑山庄。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建造风格上,我们既能够了解到我国北方园林宽广、豪迈的特征,又能够看到其皇家金碧辉煌、大气的风格。从地域的角度为出发点,加强对承德历史园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使得承德历史园林能够在时间的长河中走的更远。  相似文献   

4.
张家川“花儿”是我国世界级非遗“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独具特色,成为地域标志性民歌。文章在对张家川“花儿”深入调查基础上,就其传承与保护中由于“城镇化”进程造成的时代挑战和生存困境等问题加以梳理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作者认为,活态传承与自我革新、产业转化与旅游产品开发、培育公众文化自觉是改善张家川“花儿”传承与保护困境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5.
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尊重和保护民间艺人,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支持和保障民间艺人传承活动的开展,是各级政府、文化单位乃至教育部门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乌日贡大会是以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为背景,以表现赫哲人生产生活为主题,以赫哲族传统民间文化与体育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节日与节庆活动。在当代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散存于民间并面临濒危之际,"乌日贡"大会已成为传承赫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着抢救、保护和传播赫哲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宋至明的朝服与燕服所用之系带分别为革带和绦带,二者之带头不同,革带之带头称为”三台”,绦带之带环称为“绦环”,其尾缀一钩,可称为绦钩。绦环之称谓不应包括绦钩,须分别定名。明帝王生前所用绦带头类似革带之玉铸三台.笔者暂借以称之为玉绦带三台。  相似文献   

8.
徐继畬不仅是晚清三朝重臣,他还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他所著的《瀛寰志略》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乃至改革开放影响至深。徐继畬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兼容并包的思想与胸怀值得后人学习,可他的故居却至今未得保护和修缮。徐继畬故居保护与开发存在问题较多,需要针对其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夹板门帘作为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传统民俗物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俗内涵。文章通过对夹板门帘的历史文化背景、制作工艺、图案特点和民俗内涵的介绍,阐述其在关中地区的文化地位和历史价值,并探讨了它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汪荣  荣霞 《黑龙江史志》2013,(15):267-268
三峡库区历来是土家族的主要居住地,心灵手巧的土家人世代传承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这些特殊的民俗文化组成了三峡库区的非物质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文章从库区土家族织锦工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探讨了织锦工艺的文化艺术、民族特色和商业价值,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峡库区土家族织锦工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路径,并对土家织锦工艺的开发利用对库区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文霞 《丝绸之路》2010,(16):91-92
长期以来,博物馆文物工作中存在着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本文主要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与症结,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历史建筑是城乡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普查认定工作对于构建保护传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朝阳市历史建筑普查工作为基础,采用田野调查、类型学、演绎等研究方法,一方面,探索出一套“谋定后动—靶向锁定—共谋共建——摸清家底”的全流程历史建筑普查的技术方法,实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另一方面,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分析普查对象的聚集性特征,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的划定,注重历史建筑与历史城区、历史村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文物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对全域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保护规划的调研方法、潜在保护对象的盘点与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理念、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作为人口较少民族的鄂温克族,其世代传承的民族语言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当下鄂温克族三种方言的使用情况的分析及存在的问题的梳理,试图对鄂温克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提出一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朱新贵 《神州》2013,(10):33
新疆曲子剧有着极其浓郁、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也是各族人民创造并经长期艺术实践和积累形成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是各民族交往、沟通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快研究这一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方法,深入具体的研究保护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从新疆曲子剧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进一步论述了剧团目前的实际现状。而问题的存在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去思考它更深层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期能用一种新的视角对剧种、剧团的发展有一种新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在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涉及的跨境民族有30多个,朝鲜族是其中之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当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文是在对辽宁省朝鲜族传统文化保护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传承和保护朝鲜族传统文化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凝结地方历史文脉、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形态,其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在深化产业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助力文化繁荣等方面具有现实作用。文章以锁阳城遗址为例,针对该遗址在保护与开发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大体分析,基于大遗址保护理念进行保护技术要点与管理方案措施的梳理,并围绕完善制度政策支持、建立品牌经营策略、深化产业融合协作、落实常态发展机制四个方面,探讨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以期为新时期文化遗产管理及产业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王葆华  杨志勇 《文博》2011,(5):73-77
本文从晋商大院建筑装饰艺术的价值入手,主要介绍了晋商大院乡土建筑的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措施,重点阐述了晋商大院建筑室内装饰艺术如何更好的的传承,要在现代室内空间环境中很好的把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格表现出来,必须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我们主张结合时代的需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才能使设计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我们当代设计师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9.
冯梅 《风景名胜》2021,(6):0055-0056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贵州传统民族建筑一方面正受到城市化浪潮的冲击、“美丽乡村”工程的吞噬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考验;另一方面在国家大力呼吁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政策下,人们的意识又在不断增强,这也给贵州民族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应从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加强建筑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保护和传承好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20.
传统技艺是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传统生产技术。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面对传统技艺日渐减少的状况,中国在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主要是针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拥有具体的生产内容,贴近民众生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对其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并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使之在生活中持久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