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淅川县西岭隋画像砖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淅川县西岭隋画像砖墓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1988年3月中旬,位于淅川县大石桥乡的县林业高中在建教学楼挖基础时发现一座古墓,施工人员已打破券顶进入墓室,并拿出了4块画像砖。该校教师阮建国把这4块画像砖及时收回并妥善保管,迅速报告文化部门。...  相似文献   

2.
<正>画像砖是指模印或刻划有纹饰、图像的砖,古代主要用于嵌砌、装点祠堂、墓室的壁面和楣楹碑阙等处。画像砖最迟在战国晚期就已经出现,主要流行于汉六朝时期,延续至宋元时期。它是古代工匠以刀代笔,在砖土建筑材料上留下的艺术珍品。1976年常州博物馆在常州茶山公社戚家村附近的土墩上清理了一座六朝时期单室穹窿顶砖室墓,该墓由封门墙、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早年被盗,只出土少量石器  相似文献   

3.
唐代张九龄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61,(6)
张九龄墓在广东韶关市西北郊罗源洞山麓。自宋以来,曾经过历代不同程度的"修葺"和盗掘,其中以1919年所进行的那次破坏为最甚,墓室顶部与封门券顶均被凿开,盗痕累累。1958年冬,在农业生产中露出该墓墓室,为了作好保护工作,广东省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合基本建设,对甘泉金代画像砖墓进行了整体搬迁工作。采用红外、紫外照相,便携XRF、非接触式色度仪等检测方法在传统画面信息提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画面的信息,发现画像砖和彩绘的颜色以红、白、黑为主色,黄色颜料有荧光反应,初步可确定有赤铁矿、铅丹颜料的使用;病害主要为起甲、空鼓、裂隙、酥粉等。考古现场第一时间控制了墓室小环境和病害,采用泡沫板、复合板、木龙骨对墓室内部进行了整体支撑加固,用石膏麻布、不同型号的钢材对墓室外部进行固型和加固,并在底部插入槽钢和H钢将墓室焊接为一个整体进行吊装和运输。本工作克服了该画像砖墓墓室多、体量大、吊装和搬迁不易的难题,是目前整体搬迁体量最大的墓葬,为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5.
1993年4月,为配合三门峡市华余包装公司基建工程,我队对一批古墓葬进行了发掘工作,现择其中的16号墓做一简介。一、墓葬形制该墓为长方形单室砖券墓,方向180°,由墓道、墓门、墓室和耳室组成(图一)。竖井墓道,墓门前用封门砖,墓室长方形,长4.3、宽1.6、高1.12米。墓壁于距墓底0.86米处开始起券,壁用长方砖单砖平铺。  相似文献   

6.
1992年4月,唐河县在修筑东环路起土工程中,发现两座古墓。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和唐河县文管会办公室联合进行了清理。 这两座墓葬,位于县城东部。此处为一南北向高岗的东半坡,地势酉高东低。两座墓南北排列,相距4米。南面一座编号为92TM1,北面一座编号为 92TM2。 92TM1为单室砖券墓。坐北向南。方向209°。由墓门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门位于墓室南端,紧接墓室。墓门上部用8层顺砖,下部用一顺一丁砖封闭。墓室平面微呈梯形,用一顺一丁砖平铺。中部比边缘略高。墓室南壁即为封门砖,其余三壁用条砖错缝平砌1…  相似文献   

7.
2018年8至12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定鼎北路西、魏紫路南的定鼎府项目建设时,发掘了一座北魏时期的墓葬。该墓为长斜坡墓道砖室墓,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封门、墓室等部分组成。墓主名王昙慈,是北魏京兆王元愉的育母。该墓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北魏时期墓葬形制及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南阳市万家园画像石墓位于南阳市独山大道与光武路交叉口东北角。该墓为砖石混合结构,由墓道、封门、墓门、两前室和两后室组成,共用石料11块,画像石9块。由于该墓被盗扰,仅出土了极少随葬品,但从该墓的形制、画像题材、雕刻方法等看,其时代为西汉晚期偏早。该画像石墓既保留了汉代画像石墓初期特征,又体现了兴盛时期的早期特点,反映了南阳画像石墓由初期向兴盛时期过渡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1998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成都龙泉驿区青龙村的一座砖室墓进行发掘。墓葬为较大型的长方形双室券顶砖墓,墓圹平面呈亚字形,两墓室均由封门墙、墓室、棺床、耳室和肋拱组成。此墓是迄今发掘的除王建永陵之外的最高级别的前蜀重臣和分封亲王墓葬,为前蜀墓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1997年,为配合南阳市高新区宏大建安公司的基本建设,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清理了一座汉墓,墓葬编号为97NGHMI(以下简为MI),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墓葬概况及墓室结构墓葬位于南阳市人民北路路西高新区宏大建安公司新征地院内,周围原是农田。(图一)据调查,老百姓称此墓为“公主坟”,原有很大的封土堆,但该墓早年曾被盗掘,墓顶、墓壁部分现已倒塌。这座墓为砖室墓,平面略呈“十”字形。墓门朝西,方向278“。由墓道、两个甬道、前室、两个侧室和三个后室等五部分组成。(图二)墓室东西长5.9米,宽3.65米…  相似文献   

11.
西安西郊唐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12月,在西安西郊新西北火车站东侧基建施工中发现唐墓1座,陕西省博物馆派人于1984年12月5日至7日对该墓进行了发掘,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位于新西北火车站东北约100米处,正当唐长安城外郭城开远门外。墓底距地表深达6米,因此发掘中将墓室全部进行了清理,而墓道只清理了一段。墓葬为单室土洞墓,方向正南。墓室长方形,长2.58、宽1.9米。墓室西侧有一砖砌棺床,宽0.9、高0.36米,长与墓室相同。墓口宽0.76米,以砖封门,堆砌较乱。棺床用  相似文献   

12.
2008~2009年,考古工作者对河南淅川县赵杰娃山头的汉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Ⅲ区42号墓为单室砖墓,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墓室采用大量花纹砖和画像砖构筑,并出土有八角形陶制空心画像立柱和"山"字形空心画像建筑构件,该墓年代为西汉晚期。  相似文献   

13.
1914年元月初,在扶沟县城西北15公里的吴桥村,发现一座西汉晚期的空心画像砖墓。扶沟县文化馆派人进行了清理。墓已破坏,访问得知,该墓室为南北向,东西长约3米多,南北宽约5米。墓门朝南,墓圹全为空心砖所砌。上部砖已塌在底部,仅在墓室南端有一个猴抱砖柱和墓室偏南墓门的地方有两个执戟亭长的砖立在那里,其余的砖都堆在下边。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我队在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配合河南万基铝箔生活区基础建设,发掘清理了一批汉代墓葬。其中GM646保存完好,出土器物较丰富。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GM646位于洛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滹沱村东北,距周灵王陵约150米,南临洛河(图一)。该墓为长方形小砖券顶砖室墓,方向330°,由墓道、封门、墓室、耳室、坠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北端,为长方形竖穴,口与底上下同宽,长2.5、宽0.93、深7.7米。封门位于墓室和墓道之间,门额为一长方形空心砖,长1.24、宽0.17、厚0.2米。其上平铺四层小砖。两侧门柱用条形小砖砌成。封门外侧用32层小砖呈半弧状…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城市基建中,于市区陆续发掘了4座唐墓,编号为04M1~04M4(图一),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大同的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04M12004年城西振华北街路东小区基建时发现,现编号04M1。该墓为南北向竖井土洞横室墓。方向194度。由墓道、封门、墓门、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壁中部,平面呈长方形,为阶梯形竖井状,长2·5、宽0·8、底距地表4·7米。封门以单层土坯砖纵向封堵,目前只残存最下面一层,土坯砖长40、宽20、厚10厘米。墓门呈圆拱形,宽0·8、高1·68米。墓…  相似文献   

16.
1980年3月,我队配合驻洛解放军基建工程,于洛阳东郊史家湾村北清理明墓一座。该墓形制较大,保存完好,出土遗物比较丰富。兹简报如下:一墓葬结构墓葬地表无封土,墓底距地表5米,正南北向。由墓室、甬道、门楼和斜坡墓道组成。建筑材料以砖为主,砖长28、宽15、厚6厘米。门楼覆瓦。墓门及封门构件,取用石材.基道由封门石处起坡,显有台级。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对陕西省甘泉县城关镇的4座金代画像砖墓进行了调查,这4座墓葬都经数次盗扰,仅有墓室及壁画保存较好,并在墓葬中发现有金代纪年题记。这批墓葬的发现为延安地区画像砖墓葬的研究、金代墓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标尺和参照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山西兴县红峪村元至大二年壁画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兴县康宁镇红峪村发掘了一座壁画墓。墓葬坐西朝东,由墓道、封门石、甬道、墓门及墓室组成,墓室为八角形,为夫妇合葬墓。墓顶和墓室皆绘有壁画,包括花卉、鞍马、墓主夫妇对坐图、备茶图及孝行故事等。西壁墓主夫妇之间有一牌位,题有墓主武庆及其妻景氏名字,其后座屏上题传马致远所作《天净沙.秋思》。西南壁上题记中有元代至大二年(1309年)纪年。  相似文献   

19.
<正> 1989年6月初,河北省涿鹿县大堡乡祁家洼村村民在挖自来水管道沟时发现一座元代砖室墓。进行了简单清理,现将情况简介于下。 一、墓葬形制 该墓位于祁家洼村西南祁正义农民的院墙下,墓室保存较完好,为半圆形穹隆顶砖券墓。由墓门、墓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 墓门为砖券拱形顶,方向正南北,门宽65、高78、进深54厘米。封门先用大石板封堵,而后再用不规则小石块封严实。  相似文献   

20.
广东深圳宝安南朝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4月,在距深圳市以西约40公里的宝安县西乡铁仔山发现一处古墓区。铁仔山海拔约100米,南面距海约3公里。古墓区坐落于山脚,背山面海,墓区内有南朝及明清时期的墓葬(图一)。此次清理南朝墓22座,均曾遭盗扰,多数扰乱严重,有的仅余墓室一角。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墓葬形制均为砖室墓,除 M5因盗扰严重,形制不明外,其余21座墓可分为3型。Ⅰ型 16座(M1~3、M6~8、M10、M11、M14~16、M18~22)。为长方形券顶单室墓,墓室长2.4~4.1、宽0.6~1.03、高0.66~1.16米。墓室以砖封门,有4座墓在封门外设有砖砌排水道。M6、8、15、19、20、21的墓室地面设台阶,将墓室分为前、后两部分,后部地面高于前部。墓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