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传统观点多强调盘龙城遗址与商王朝之间的隶属关系,忽略了盘龙城自身的特点。本文采用新的微量元素分组方法来对盘龙城和郑州出土的青铜器进行分析,并从青铜器的器形、纹饰、铸造工艺以及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几个方面着手对盘龙城和郑州商城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盘龙城与郑州商城在以上诸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盘龙城遗址一部分青铜器的微量元素特征与郑州商城青铜器相同,另一部分青铜器的微量元素特征则不见于郑州商城。此外盘龙城一些青铜器的器形、纹饰、铸造工艺均表现出自身特点。由此推测盘龙城出土的一部分铜器可能来源于自身独立的青铜器生产体系。此外盘龙城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在类型和使用上也与郑州商城存在差别。盘龙城遗址虽主体因素属商文化,但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盘龙城之名的由来,民间祖传有三说,一说盘龙城靠近盘龙湖,因盘龙湖而得名。二说因盘龙城四周为江,河水系所盘旋而得名。三说曾有地方志和解放前的旧地图称盘龙城为“盘土城”,其意是因“城是土筑,其形为方盘”。我们可以从民间传说中且有字可依的资料来证明这一名称的来历:  相似文献   

3.
酷品     
《南方人物周刊》2010,(8):76-76
“恭喜发财”U盘 西安设计师郝建峰带来的钱币系列U盘相当适合各位“财迷”——不光有铲币,还有中国人民最为熟悉的“孔方兄”。相信这些U盘能在新年给大家带来滚滚财运。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盘龙城遗址发现 51周年。在经过多年的发掘勘探所得的资料基础上,人们对盘龙城遗址的认知和研究也逐步地走向深入。2001年湖北省考古研究所主编出版了《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这是1963年到1994 年这段时期在盘龙城所做田野发掘工作的收获成果。这些成果,具体地说明了盘龙城遗址对武汉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5.
根据二里头文化墓葬出土三足盘的器形特征,将三足盘分为A、B两型,两种类型的三足盘都流行于二里头文化二、三期,但在口径及通高的平均尺寸上表现出较大差异。随葬这两种类型三足盘的墓葬,在墓圹尺寸及葬俗上似乎也反映出墓主身份与等级差异,这两种器用传统可能代表了两类不同的器用人群。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七年三月,黄陵县地方政府对府河大堤进行扩宽加固工程。在盘龙城遗址以东约500米的原郑家嘴村落(现已搬迁)设取土场。在取土过程中,发现古井一口(编号ZJ1),闻讯后工作站即派员进行抢救性清理。ZJ1位于盘龙城古城址的东部,仅隔盘龙湖相望,盘龙城遗址在盘龙湖西岸,郑家嘴是盘龙湖东岸的南北走向岗地,古井在岗地最南端的边缘上,府河岸边,现属府河涨水季节的河床内〔图一〕。一、水井的形制与结构ZJ1为圆形上壁竖洞式井。由生土壁、过滤层、井圈三个部分组成。生土壁:它是直接在生土上挖成的坑壁,壁面粗糙,人工略加修…  相似文献   

7.
邓平 《黑龙江史志》2013,(13):18+21
神话是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比较文学等领域的研究重点,各个领域对神话的解读角度都不尽相同。本文在搜集盘瓠神话研究基础上,尝试归纳总结近年来盘瓠神话研究的不同视角和方法,探讨盘瓠神话的研究状态,为以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和资料对比。  相似文献   

8.
眉县出土的27件窖藏有铭铜器中,逨盘、逨鼎尤为重要。逨盘铭文清楚地指出,逨的父亲供奉厉王,而逨受时王册封,任职虞林。逨鼎铭文记述逨任职虞林,因治理林泽及伐戎有功而被擢升。可知先盘后鼎之顺序。学者结合器形纹饰确认逨盘、逨鼎是宣王器。两组纪时逨鼎铭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史或”这个人名,此史官见于寰盘。可知寰盘与逨盘、逨鼎都属宣王。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西周晚期推步历法的基本情况及月相纪日的用法和作用,考察了《史记》的宣王纪年和厉王、宣王的纪年铜器。  相似文献   

9.
空柱盘流行于西晋时期北方地区的墓葬中。本文通过对西晋时期洛阳地区墓葬及其他地区所见空柱盘材料的类型学分析,对空柱盘的形态、性质、功能等有了一定的认识。空柱盘体现了魏晋时期薄葬的丧葬观念,其在洛阳及西安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埋藏习俗,为墓葬祭祀所用,符合“晋制”流行的时空范围,可能是魏晋时期丧葬制度下诞生的用于祭祀的新器物。  相似文献   

10.
二里头文化至中商文化之间的盘龙城,到底是一个地方方国还是属于中原王朝政治系统之下?这是一个长期受到讨论而没有一致看法的问题。基于盘龙城一直保持着中原文化特征,也考虑到盘龙城及其周边聚落在区位、分布以及衰退等方面的一致性,本文认为盘龙城是中原王朝直接控制长江中游地区的中心城市,其人群主要来自中原地区。盘龙城的废弃,意味着中原王朝控制南方从方式到策略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山茶》2009,(12):172-172
传说黄帝的曾孙帝喾时代.“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盘瓠”。因平叛吴将军之功.娶得帝喾之女。盘瓠死后,”其后滋蔓.号曰蛮夷”。这个故事在我国南方瑶、苗、黎族中广为流传。盘瓠就是瑶族的祖先盘王。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下半年,盘龙城遗址内村民整体搬迁工作结束,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对遗址范围内所有地面临时建筑和养殖场进行了彻底清理。笔者在巡查盘龙城城垣西仅一水之隔的小嘴遗址时,在小嘴岗地东坡中段的湖边,发现一近圆形红烧土圈遗迹和几个小型近圆形黑灰遗迹,这些遗迹的特征与盘龙城遗址其他地方发现的遗迹现象有所不同,同时采集到一些小型石范残件和石器、陶器残片等。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一)采集的主要遗物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13年起,盘龙城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从服务于大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出发,探究盘龙城聚落布局和地理环境变迁。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四家单位为主体,组成盘龙城考古工作队,并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等多家单位,在盘龙城遗址范围内水域开展大规模的水下考古勘探测绘工作,意图通过探索新的考古领域,复原盘龙城遗  相似文献   

14.
高足盘浅析     
高足盘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器物,南北方窑场均有大量烧造,很多墓葬也有出土。本文结合考古资料,对高足盘的类型和用途作了初步的分析。本文认为高足盘在南北朝时期大量出现,隋代达到高峰,盛极一时,唐代以后消失,清代重新出现并再次流行。  相似文献   

15.
孙卓 《南方文物》2012,(2):6-11
前言盘龙城是商时期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材料公布之后,学界就不断对其展开研究。在西方,尤其是艺术史领域对盘龙城出土青铜器进行了较多的讨论,其中贝格立(Robert W.Bagley)1977年发表的《盘龙城:一座位于湖北的商  相似文献   

16.
黄伊 《江汉考古》2015,(2):116-120
<正>盘龙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二十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也是"十一五"期间就被列入国家大遗址项目库的100处重要遗址之一。在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如何保护规划利用一直是盘龙城遗址新时期以来的重大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便形成了《盘龙城遗址风景区开发规划》。2006年,在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思想指导下,又编制了《盘龙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进入"十  相似文献   

17.
从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明漳州窑青花鹤鹿山水纹花口大盘入手,拟用折沿盘为研究的主体,通过讨论折沿盘起源的各种说法,分析传统青花折沿盘与克拉克瓷盘之间的变化和发展,在此过程中论证折沿盘的形成和发展与东西方文化交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业信:过去汉口有两家砚盘铺,都在花布街。一家是我屋里的王祥盛,另一家叫王宏盛,只隔十个门面。花布街就是现在的花楼街。我家的砚盘铺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开了,前店后厂。做砚盘不像其他的大生意,赚不了几多钱。砚盘是个手工制品,做这种生意胀不死也饿不死,算是能维持下去,这也是手工业的一个特点。三镇所有的文具店都到花布街来进货,我屋里做的砚盘价格合适,也卖批发,做湖北、河南两个省的生意。走远一点就是四川,当时四川只有水路没得铁路,货到那里蛮难。  相似文献   

19.
高启安 《丝绸之路》2012,(18):44-46
敦煌文书P.3495、S.2009、S.1725V2中所记之马头盘,经考证,为一种置放匙箸等取食工具、形如马面的盘形器。而关于其出现时代,笔者曾据敦煌文献及《唐书》推测,为魏晋时期,但1999年、2000年先后在高台县骆驼城东汉晚期墓葬中出土的两件陶灶模型,与日本古籍《厨事类记》所画马头盘图像几无二致,因而,将马头盘的出现时代比之唐代史料,提前了至少500年。  相似文献   

20.
<正>盘龙城遗址的小嘴是一处南北向的低丘岗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50~150米,地势中间高、两侧低缓。小嘴就在盘龙城遗址的西侧,距离西城墙不足百米,但在21世纪之前这里几乎没有过考古工作,可以说小嘴在一二十年之前一直是盘龙城考古的真空地带。但就在2008年元旦,养殖场里的鸭子在小嘴用嘴巴啄出了一件商代青铜器,考古队员清理之后发现了一座商代墓葬和一座宋代墓葬,便自此有了鸭子"考古"的说法。经历过鸭子"考古"之后,盘龙城考古工作队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