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雨 《丝绸之路》2009,(9):24-26
巴扎,喀什的血脉 喀什位于新疆最南端,是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重镇,新疆惟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维吾尔族占地区总人口的90%,是维吾尔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喀什有“巴扎王国”之称,  相似文献   

2.
赶巴扎     
在和田,巴扎永远都具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如同是神灵的召唤,无论男女老少,更无论是地里的农活有多少,我要去巴扎!是维吾尔族群众的共同心事。当巴扎到来的时候,维吾尔族群众穿上漂亮的衣服,坐上毛驴车,快快乐乐的赶巴扎。驴车上坐的是一家老少,在乡村道路上,时常可以看到上千辆毛驴车首尾相连绵延几千米的壮观场景,欢歌笑语声和叮咚的驴铃声洒了一路,诉说着他们赶巴扎的欢快心情。他们或者是去巴扎上出售农产品,或者是购买生产生活用品,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事,只是想到巴扎上逛一逛,吃上几串烤肉、一顿抓饭、一碗酸奶,和新朋旧友喝一杯酒聊一聊隔日的心里话。巴扎上摆满了地毯、果脯、手工刀、艾得莱斯绸等各色商品……  相似文献   

3.
到了喀什已是傍晚。霞光在艾提尕大清真寺的顶上涂了一层金灿灿颜色。在宾馆放下行李,就去找老街。想这时喀什的老街一定会很好看。来喀什之前,知道最多的就是老街。很多人来喀什就为这条老街。所以一到喀什,最想去到的地方也就只有老街。喀什老街是维吾尔族聚居区,这里沉积着太多维吾尔族的古老传统和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4.
李静 《丝绸之路》2012,(2):52-53
节日由一系列活动和仪式构成,仪式和活动的举行需要一定的空间场所。古尔邦节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共同节日,维吾尔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喀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维吾尔文化的标志性城市。喀什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活动和仪式举行的主要文化空间,有其自己的特色。本文主要对喀什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的文化空间——巴扎、墓地、清真寺和家庭作一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5.
我们此次西行的终点是喀什,西去喀什唯一的原因就是去考察巴扎。巴扎意为“圩集”、“会市”,在今天我们通常翻译成“市场”。据南疆李哈屏先生考证,“巴扎”一词为波斯语,意为“大门外面的事情”。由此意推,巴扎囊括除家庭隐私之外所有的事项。喀什是古丝绸之路的最大陆地码头,也是我们此次考察古丝绸商贸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逛“巴扎”     
早就听说新疆喀什的“巴扎”(集市贸易)历史悠久 ,瑰货云集 ,华夷荣缪 ,享誉海内外。乘参加喀什地区观光交易会之际 ,我终于领略了喀什巴扎的风采。喀什的巴扎有好几处。有二千多年前中亚浩罕国的乌孜别克商人越过帕米尔高原来到喀什经商形成的“安江”巴扎 ,有历史最为悠久的“欧尔达阿勒迪”巴扎。但是 ,目前最繁华、最有名气的还是近年来新建的“东门”巴扎。“东门”巴扎位于市区东北的老东门外 ,傍依清水潺潺的吐曼河北岸 ,占地130亩 ,内设六个大的商业区 ,每个商业区又分20个市场 ,吃穿用的物品应有尽有。这天正逢巴扎日 ,来此…  相似文献   

7.
石树森 《丝绸之路》2004,(11):62-64,F003
如果北京的胡同是古城北京的魂,那么喀什的幽幽小巷就是古城喀什的魂。 走进小巷,就是走进了维吾尔族的风情画中,在喀什老城区,那些并未经过规划,随意建造的院落排列出幽深却四通八达的小巷。小巷幽幽,小巷深深,从一个小巷口进去,走大半天出不来。这些小巷中,居住着数万户维吾尔族居民。据说这里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居民区。这与维吾尔人的居住文化有关。维吾尔人的习俗是无论一个家庭有多大,人口增加到多少,一家人都居住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在路上     
天山将新疆分为南疆与北疆两部分,相比于北疆的众多冰川、青山碧水、河谷、沙漠、丘陵的多种风貌,南疆大部分地域因为被神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覆盖而呈现金黄的主色。喀什地区位于南疆的最西部,东临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与塔吉克斯坦,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接壤。从古到今,喀什在经济、交通、军事战略、对外交往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喀什地区的300多万人口中,维吾尔族占91.7%。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喀什是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最为浓郁的古城,没到过喀什,不能算是到过新疆。  相似文献   

9.
巴扎,也曾记作“八栅”、“把删”、“捌杂”、“八咱尔”等等,它们都是维吾尔语“Ba z ar”的译。人们往往把巴扎译为集市、市场之意,但巴扎与中国内地的“会市”、圩集并非一个概念。巴扎对于新疆的维吾尔族人民有着比集市更为广泛与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木制工艺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是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手工文化之一,也是新疆木质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疆维吾尔族花木箱造型工艺与装饰特征的基础性研究对新疆民间传统工艺文化体系的研究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理解五二五二组传统文化因素及其艺术审美价值,从而对维吾尔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有更深刻的研究。论文以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造型工艺与装饰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造型工艺与装饰特征的相关背景、制作工艺、装饰部位、装饰纹样等进行了详细的归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图片资料一级史料,对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造型和装饰中所蕴含的多元文化因子,进行了逐层深入的研究。通过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的造型工艺与装饰特征的基础性研究,得出结论: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是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的产物,它的存在于发展与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相适应,其造型、装饰及制作工艺呈现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特征,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谙合着民族审美取向和文化艺术价值的独特风格。本文期望此研究有助于理解维吾尔族文化艺术价值,提升人们对维吾尔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认识,为新疆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体系的研究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喀什,这颗镶嵌在丝绸古道上的明珠,她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古老丰富的历史化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如古墓、古城、古堡、世界屋脊上的冰峰、冰川、冰山之湖,瀚海、戈壁、绿洲,还有那民族风情特别浓郁的“西域巴扎”等等,都令人心驰神往,噢,喀什,我终于在这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的季节,走入您的怀抱。  相似文献   

12.
食物和故乡,是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点即通的情感密码。分享家乡的美食,也是我们致敬故乡,拥抱外乡人的一种绝佳方式。喀什是一个美食荟萃的地方,大街小巷、大小巴扎,有人的地方便有美食。走进喀什,淡蓝色的烟雾混着烤肉的香味四处飘散,还有烤鱼、清炖羊肉、烤包子、抓饭、拉面、缸子肉、馕、牛头肉、凉皮、羊杂等应有尽有,无一不令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3.
韩连赟 《丝绸之路》2010,(21):45-48
维吾尔族遍布新疆,且有99%生活在南疆地区的塔里木周边绿洲上。三面为高山雪峰,有和田河、喀什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滋润着绿洲,为生存在绿洲上的维吾尔人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喀什的石榴     
我见过尝过许多石榴,但印象最深的,要算是新疆喀什的石榴。金秋季节,我漫步在新疆古城喀什市的水果“巴扎”里,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的各种水果令人眼花缭乱,有椭圆形的伽师瓜,篮球般大小的西瓜,透明的鲜葡萄串,鼓形的蟠桃,但是,最惹人注目的还要数当地产的石榴。喀什的石榴果形硕大,一个可重达四五百克,皮薄而色艳,如少女白嫩的脸庞上淡红的胭脂。最有趣的是,有的石榴还裂开了榴皮,宛若少女对你张嘴而笑,若是遇上张嘴而笑的白子儿石榴,那就更加动人了:红皮里露出白子儿,犹如少女的红唇皓齿,美丽动人。我买了几个大石榴,急不可待地掰开一枚,里面的石榴子儿呈立体棱形,血红血红的,通明透亮,像是打开了一个埋藏红宝石的仓库。稍一用力剥皮,红子儿便如断线的珍珠,嘟噜嘟噜地滚了出来,使人食欲大增。喀什的石榴有酸甜两种。酸石榴的风味酸中带甜,当地人称之为生津解渴的良药,亦有补血功能;甜石榴则子实蜜甜,皮色微黄,从表皮就可以看到里面子实的痕迹。听当地的好友介绍,“巴扎”上的石榴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是,石榴园里的景色更令人神往,只可惜我来晚了一步没有赶上趟儿。喀什的石榴产区主要集中在伯什克然木乡一带,这里有成片的石榴林,每到夏初,石榴园里一片火红,树...  相似文献   

15.
艾德莱斯绸是喀什极富民族特色的产品,质地柔软,轻盈飘逸,色彩缤纷,是维吾尔族妇女做丝巾、手帕、衣裙最喜欢的绸料。新疆的维吾尔族妇女每人至少都有一件用艾德莱斯绸制作的连衣裙,逢年过节或是喜事集会都要穿上它。  相似文献   

16.
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音译的简称,古称“疏勒”,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中的大国。这座具有灿烂文化历史的边陲古城既是中西亚交通的要塞和枢纽,又是亚欧大陆包括丝绸、陶瓷、玉器在内的各种商品集散地和中转站,堪称我国西部最早的国际商埠和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喀什的老茶馆并非单纯的休闲场所,更是丝绸之路上独具特色的驿站。这里历史上信息闭塞,茶馆里人来客往的桕谈,就成为信息的雨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沿塔里木盆地边缘西行,是风尘跋涉者的苦旅,所经之处都是昨日的驿站,追随前人扬起的尾尘,来到了历史名城喀什。 喀什的全称是喀什噶尔,维吾尔族语意为"玉的集市",在丝绸之路上,它曾经以美玉享誉古今。它还有另一种解释,意为"各色的砖房"。以我的理解,喀什的特征是以色彩缤纷的建筑著名于世的,更深的一层涵义是这座古城既具有传统的民族建筑,又有融通历史上不同建筑风格的多元性。像喀  相似文献   

18.
香妃,一个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她因父兄的战功被皇帝选进皇宫,虽然倍受宠爱却一心想要回到生她养她的喀什去。她太爱自己的家乡了,面对皇宫的美味佳肴,只想吃家乡的沙枣。皇帝叫人千里迢迢送来了沙枣,她又想念幽香扑鼻的沙枣花。皇帝怜惜她,只好派人送她回家乡。路途遥远,一百多人抬着轿子,沿着丝绸古道历时3年半才把她抬到喀什,可她已不幸在途中辞世。维吾尔族人民喜爱她,把她葬在家族的墓地里,供人们瞻仰、朝拜。这就是生活在喀什的人们世代相传的香妃故事。史料记载,香妃即乾隆皇帝的容妃,因身有沙枣花的清香而被称为香妃,又因是维吾尔…  相似文献   

19.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和他的文学名著《福乐智慧》 在喀什体育路南侧有一片精美的伊斯兰风格建筑群,主次分明,高低相间,墓室、塔楼、木柱、礼拜殿错落有致.在这里,我找到了维吾尔族伟大学者、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墓园,他就是长诗《福乐智慧》的创作者.早晨的阳光已经暖暖地照到墓园的塔顶,大门还没有开启,我便翻开随身携带的喀什旅游路书,先缕一缕历史的脉络.  相似文献   

20.
吴宏伟  马术 《新疆钱币》2005,(3):175-175
在南疆广大农村,任何一件事没有比赶“巴扎”再热闹再重要的了。君不见,一到“巴扎天”,平日里很少见人的农村公路上,牛车、马车、驴车首尾相接,车上农牧民举家出动,万众齐聚“巴扎”,场面十分热闹。农牧民朋友常说:城里有双休日,我们农村有“巴扎”天,而且“巴扎天”比城里的双休日、更热闹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