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健 《四川文物》2009,(6):68-71,76
泸州宋墓出土石刻中,有一批表现宋代杂剧、大曲内容的题材,雕刻细腻,内涵丰富。文中对它们的特征及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和介绍,并综述其历史渊源及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试析广元五代、宋、元时期与钱币相关的石刻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元历年来出土多件五代、宋、元时期与钱币相关的石刻资料,反映出了五代时期后蜀币值、“利州绍兴监”、“第九都”及○七二医院南宋墓墓主人身份等相关的问题.对宋代利州绍兴监遗址所在地的确认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盛伟 《文物》1986,(12)
1974年11月至1980年1月,四川省广元县(现已改市)在基建中,相继于南山、东坝乡、下西火车站和上西乡罗家桥等处发现四座宋墓。除火车站的宋墓保存较好、并已发表发掘简报外,其余几座墓葬多已被扰乱或破坏。这批墓葬均为夫妻双室合葬墓。一座为砖砌(墓内有画像石刻),其余皆石砌。墓内少有随葬品。从清理出土的买地券看,四座墓都建于南宋。清理后,墓内的部分画像石刻已移至皇泽寺陈列保管。现将这  相似文献   

4.
1958午4月,在河南偃师酒流沟水库西岸,发现了一座墓壁嵌有杂剧雕砖的宋墓.这座墓室在发现时,墓顶已经损毁.出土器物只有瓷盘和铁铲.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四角有砖柱,柱头和补间斗栱皆为"把头绞项造",东西两壁都砌有板门和直棂窗,六块雕砖画都嵌砌在北壁上.根据墓室仿木建筑的结构来看,应该是北宋末期的墓葬.目前发现的宋金时代形象化的戏剧资料,有明晋藩旧藏的两幅南宋的杂剧画、天津市博物馆藏的宋画"龙舟图"中的水傀儡戏、天籁阁旧藏宋人傀儡牵机图和1959年1月在山西侯马金大安二年董氏墓中的杂剧砖俑和戏台.另外,1952年在河南禹县白沙宋墓中也发现有杂剧雕砖,它和偃师宋墓杂剧雕砖的时代都应属于十二世纪,比南宋杂剧画和侯马董氏墓的杂剧俑都要早一些.偃师宋墓北壁上的雕砖,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砍鲙、司炉和抱经瓶的侍女,这是供墓主人使役  相似文献   

5.
《考古》2004年第5期刊出《成都市二仙桥南宋墓发掘简报》,公布了1999年在成都市二仙桥南宋墓中出土的一批幽埋石刻,包括买地券、敕告文券、华盖宫文券、镇墓真文券等的拓片和录文,为中国古代丧葬习俗和道教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但经与文中的石刻拓片比照阅读,发现释文中还存在一些疏漏,今试作校补。  相似文献   

6.
泸州市发现南宋后室墓谢荔,陈文1991年7月26日,泸州市中区灯杆山56168部队70分队基建工地发现南宋石室墓一座。在70分队大力支持下,7月26日至8月5日市文管所文物部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工作。现将该墓有关情况简报于下:南宋石室墓,座北向南,为双室...  相似文献   

7.
李飞 《四川文物》2023,(1):78-84
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元市博物馆对广元水柜村宋墓进行了发掘,墓葬为双室石室墓。墓碑文字显示左墓室墓主为南宋武将王光祖,推测右墓室墓主可能为其妻刘氏。碑文详细记载了王光祖生平信息,王光祖为南宋中期抗金武将,从普通士兵通过战功逐渐晋升至将军,碑文对其升迁过程记载较为详细,其升迁过程与南宋军制也较为契合,是南宋中级武将成长发迹史的具体个案。同时碑文详细记录了墓主多代人的姓名、官阶、职掌以及婚姻情况,可补传世文献之不足。该墓碑记载为研究南宋川陕抗金历史提供了材料,同时对南宋武将家族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黔北地区广泛分布着宋代石室墓,与川渝地区保持着一致性。"四神"雕刻普遍流行,是川渝黔地区宋墓中的主要装饰题材之一。北宋墓因发现数量较少,其四神情况不明晰。黔北地区宋墓"四神"雕刻似乎有一个由侧壁龛底、顶(藻井)往侧壁中间发展,摆放的方向从横向往竖向演变的过程,而朱雀、玄武,一般置于墓顶藻井壁和横梁上。"四神"在宋墓里,除具装饰作用外,均与道教信仰的兴盛有关。而到南宋中期,以杨粲墓为代表的圆雕龙虎柱的表现形式,更多表达的是杨氏家族作为地方土司首领的身份、地位,彰显其势力之强大,蕴含了更为丰富的意义。随着南宋晚期川渝地区造像之风的衰退,宋墓石刻装饰大幅衰减,而贵州黔北的土司墓葬"四神"的表达,逐渐隐藏于棺床下的腰坑里,与道教堪舆的兴盛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四川华蓥市东郊南宋安丙家族墓地的发现、发掘过程,指出它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墓主身份最高、墓区规模最宏敞、墓室雕刻最精美的南宋古墓群;所出土安丙墓志、“嘉定元宝”“折十”铜钱、宋三彩陶俑及其墓室建筑、石刻等均具有重要的补史、证史价值及很高艺术价值,为南宋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六日,昭化县修建由昭化宝轮镇至城关公路时,在廸迴乡公路旁挖出石槨墓一座。县文化馆梁永元馆长经过该地时,发现这座古墓是南宋淳熙癸卯(十年)年建造的,后龛及东西壁上皆有石刻浮雕,遂将这情况向县领导反映,及时地停止了拆除墓石,并向省文化局汇报,省文化局通  相似文献   

11.
本刊发表了《焦作金墓发掘简报》一文。文中对1973年王庄金代石刻墓中一幅线刻画“散乐图”(见第15页)作了较客观的介绍,我认为这是一幅研究中国戏剧史的重要资料。该墓有石刻文字纪年,为金承安四年造(公元1199年),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同时。图中有两个演员作场,左一人头戴插花幞头,上身著贴体箭衣,两只长袖缠绕,两臂交叉背后,左足抬起,两颊飞鬓如翼,戴假面具,瘦弱高鼻。右一人头戴插花  相似文献   

12.
浙江海宁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3年春天,浙江省海宁县长安镇海宁中学扩展操场时,发现一座画像石墓。嘉兴地区文管会组织海宁县博物馆和有关县的文物干部随即进行了发掘清理。此墓早年被盗,随葬器物保存甚少,但墓内大批珍贵的画像石刻却保存较为完整。现将其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像石墓研究补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河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像石墓,1978年发掘至今已经历了十多个年头。由于该墓石刻题记详细地标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姓名、埋葬日期、墓室建筑的名称,作为标型墓,它对汉代画像石墓的起源、断代、画像石分期、新莽时期随葬器物的特征及其组合、散存画像石相对年代的认定等,均起到有益的作用。笔者曾参加了该墓的发掘、整理工作,认为对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像石墓(以下简称“冯墓”)的有关问题,尚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以完善这座汉画像石墓的研究工作。一、墓主人应为“冯君孺久”,而非“冯君孺人”“冯墓”中共发现石刻题记八石,计74字(前大门南门柱上端之题记有9字损毁,不计在内),书体为篆书。为叙述方便,现从  相似文献   

14.
1982年诸暨陶朱山东麓桃花岭发现一座南宋纪年墓,出土了青铜器、银器、漆器、瓷器、水晶、砚台、墓志等各类文物50余件。本文结合此前在桃花岭陆续出土的几方墓志作一综合考察,对墓志涉及的人名、地名和人物关系作了初步分析,认为桃花岭发现的南宋纪年墓为与赵宋皇室有着密切关系的廖虞弼家族墓中的一座。这批考古材料的发现,为研究宋代的墓葬制度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相似文献   

15.
墓葬结构是葬俗的物质表现之一,而墓中时壁画更直接反映了当时当地人的文化面貌。汉代画像石墓在东南地区的苏北鲁南发现颇多,本文所述四川乐山地区汉崖墓石刻画像,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比较:东南地区汉墓石刻画像和巴蜀地区的有哪些异同?  相似文献   

16.
座落在广元千佛崖北端的柏堂寺修复工程,历时一年已于今年7月底竣工对外开放,接待中外游人。这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又增添一处新设施,大大改善了千佛崖文物风景游览胜地的环境面貌。广元千佛崖位于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北段广元城北四公厘处、嘉陵汀东岸的古蜀道上,因号“蜀道石窟”,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规模大、刻石造像早、历经朝代长、碑石题刻多、保存较完好而受到中外有关学者专家的重视,被誉为“中国历代石刻艺术的陈列馆”。其中的镂空圆雕,刻石艺术之精妙,在同时期的全国其他佛教造像石窟群中极为罕见,可算得上是稀世珍品。据《广元县志》和有关资料记载,唐、宋佛教盛行时,这里除有大规模的摩崖佛教石刻造像外,还有大云寺、千佛寺和柏堂寺等庙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文物》1996,(5)
近年,山西省考古工作者在平定县陆续发现清理了宋金壁画墓4座。墓室壁画部分保存完好,题材有人物、花卉、四神、星相等。其中姜家沟宋墓东南壁乐舞图绘制精美;西关村一号金墓的八面砖壁上皆绘彩色人物,内容有门吏、驼运、杂剧、进奉、马厩图等,尤以杂剧图生动传神。本期刊发了这4座墓葬的清理简报。本期和下期分上、下两部分刊发的孙机的文章考查了唐李寿墓石椁线刻中六列侍女捧持的17种器物,对它们的功用和演变过程作了阐述。徐苹芳的文章研究了考古发现的“泗州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钱币》2002年第1期发表王仕国先生的文章《四川广元发现木质宋年号钱》,报道1999年作者在嘉陵江河道采沙人处得到的木质北宋年号钱六枚。今年4月14日又收到王仕国先生的来稿《广元与两宋铁钱》(见本期),介绍广元嘉陵江河床近年出土两宋铁钱的情况。文章说:“北宋铁钱从景德元宝到靖康通宝,几乎都有发现,南宋铁钱自绍兴以下,亦发现有十余个  相似文献   

19.
1959年至今,丽水通济堰周围山地陆续发现一批南宋重要历史人物何澹家族墓及圹志。圹志与传世文献、史传及宗谱,共同构成了了解何澹家世的基本材料,丰富了对何澹及其家族的综合观察。从何澹家族墓的分布情况,可以辨析何澹主修丽水通济堰功绩的背后隐藏着的功利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40年代,在福建泉州发现了两方刻有十字架和华盖的墓碑石,学者或认为其为泉州古摩尼教石刻,称之为"摩尼教墓碑石"。吴文良先生《泉州宗教石刻》一书中介绍了这两方墓碑石。第一方墓碑石(图一)见该书图109,其介绍文字如下: 碑高40,广30厘米,青石雕成。碑中央浮雕一个十字架,十字架交叉处有一朵五瓣的梅花。十字架上面刻有一个"华盖",在华盖的四角下垂着四条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