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中国的瘟疫史,恐怕就是具有相当历史修养的人,也会感到茫然。在传统的史学视野中,瘟疫这样似乎无关历史发展规律宏旨且本身又不具规律性的内容,不过为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至多也只是历史上一段段尚值得回味的插曲而已。  相似文献   

2.
二战以后 西方史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即经历了从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变。就原联邦德国来说,从50年代末起,保守的民族主义史学由于不能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需要而退居次要地位,新自由派的史学地位迅速上升。60年代初,菲舍尔学派等进步史  相似文献   

3.
政治-社会史:深化史学研究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志  戴巍 《史学月刊》2007,(1):117-122
自上世纪80年代社会史研究复兴以来,长期处于史学研究核心的政治史作为方法论的支配地位渐趋式微。但就政治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中国传统社会政治一体化的特征及社会史研究整体性目标的追求而言,“政治—社会史”的研究理应成为当前政治史研究的一个新路径。在坚持唯物史观、以历史学为本位的前提下,借鉴政治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由更广义的政治现象切入社会生活,考量政治与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则可以深化传统的政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左玉河 《历史研究》2022,(2):4-21+219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是由政治分歧引发的学术论争。虽然论战各方不同程度地运用唯物史观展开历史研究,但实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根本分歧。社会史论战塑造了马克思主义史学求真与致用并重的学术品格。唯物史观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崛起,促使20世纪中国史学的研究旨趣、研究范式、研究领域发生深刻变革,为推动中国史学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6.
中国社会史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且不说古代史书中有关风俗民情、社会生活的丰富记载,单就近代史学而言,梁启超在本世纪初就呼吁要研究“群学”,第一部社会史专著(张亮采著《中国风俗史》)也于1911年出版。从20年代初至40年代末,有影响的社会史著作不断问世。可惜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左”的思潮影响和当时的历史条件,社  相似文献   

7.
严复对社会史观的建构颇有“西方史学本土化”、“中国传统史学近代化”这一近代史学转向的特征。以往学术界探究严复社会史观的理论建构的专文鲜见,笔者从思想与社会互动的层面对此作探索,既在横向层面关注严复社会史观的理论源头,即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甄克思宗法制度论、西莱政治史学等学术思想与本土学术资源中苟子的社群观、杨朱之自利、墨子之兼爱及佛教的“心境之说”等思想,又从中西文化会通的社会语境中分析严复社会史观的嬗变及其昭示的理论得失。  相似文献   

8.
The construction of Yan Fu’s view on social history has combined the indigenization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iography, which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a change towards modern historiography. The academic sources of Yan’s view on social history include some Western thoughts such as Herbert Spencer’s social Darwinist theory, Edward Jenks’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theory, John Seeley’s political historiography, etc.; and also many indigenous sources such as Yang Zhu’s self benefit, Mozi’s selfless love, Buddhist views on mood, etc.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Shixue Lilun Yanjiu 史学理论研究 (Historiography Quarterly), 2007, (1): 74–86  相似文献   

9.
白寿彝先生倡议召开并亲自主持的这次史学史座谈会,是我国史学史工作者的一次空前盛会。我在六十年代初,曾在北师大学习中国古代史学史,也一度讲授过这门课程。此后,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已改教中国古代史、秦汉史。不过,对中国史学史仍然有很浓厚的兴趣,也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地作过一些探讨。我以为,近年来整个史学界和中国史学史的  相似文献   

10.
1973年以来的台湾抗战史研究,深受世变的影响,概略可区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政策推动,研究起步”,自1973年起,由于官方开始提倡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抗战史研究随之开展.第二阶段“政府开放,多元发展”,1988年前后台湾解严、蒋经国去世,经20世纪90年代台湾民主化政治禁忌解除、档案开放及更多学人的投入,抗战史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第三阶段“官方领导,研究结集”,2008年台湾再度政党轮替,一度沉寂的抗战史研究在官方提倡之下达到巅峰,“国史馆”集结台湾学者所论,出版《中国抗日战争史新编》是台湾抗战史研究的里程碑.第四阶段“主题计划,共同研究”,自2016年迄今,官方提倡不再,民间维持着抗战史料的出版与学术活动,政治大学人文中心及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借主题计划与共同研究,继续推进抗战史研究.  相似文献   

11.
警惕比附史学,认真研究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戚其章《安徽史学》办得不错,是一份很有特色的刊物。两年前,我在一篇题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短文里已经谈过,不再重复(见《安徽史学》1994年第1期)。刚才听了各位同行先进的发言,颇受启发,也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2.
侯云灏 《史学月刊》2002,4(6):5-13,41
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受“左”倾思潮影响的教条主义史学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史学危机的呼声不绝于耳,西方各种史学思潮纷至沓来。史学工作者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实际,重新学习,调整步伐,注重历史学的学科特性,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史学获得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3.
14.
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山西明清社会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展区域社会史研究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重要趋势 ,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相关理论尤其是国家与社会、大传统与小传统等在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者认为 ,在方法论上 :应从整体史的角度出发 ,加强区域间的比较研究 ;要重视区域史的分期问题及其划分区域的客观标准 ;要加强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 ,提倡史学工作者走出象牙塔 ,走向田野与社会。结合明清以来山西社会变迁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结合国内外学术发展前沿和主要趋向 ,作者提出今后山西区域社会史应当首先从“明清以来山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变迁 ;晋商与山西地方社会 ;三晋文化与民俗 ;山西抗日根据地社会状况及其变迁”四个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社会史复兴四十多年来,成绩令人瞩目。与此同时,日益突出的新老问题,比如近代社会史的贯通性问题、思想理论缺失问题、宏观研究不足问题、区域的代表性问题、脱离时代中心话题的问题,以及过度恋慕地方文献的问题等,正在成为困囿社会史继续前进的桎梏,应当引起学界重视。当前社会史处在与时代同步伐的关键节点上,从事近代社会史的学人十分有必要秉持“长时段”“总体史”和“整体史”的史观,重新审视这些问题,思考探索近代社会史研究再出发的诸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作为一种观念形态,自然应是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现实需要服务的。现实性是历史学的宝贵品格,史学为现实服务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在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需要中诞生的,它继承了以往史学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罗兰·穆尼埃(Roland Mousnier,1907-1993)是20世纪法国富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他出生于巴黎,曾在高等实验研究院接受教育,并赴美国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1945年,穆尼埃的博士论文《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时代的官职买卖》通过答辩,两年后任教于斯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社会史研究在1980年代中期发轫,影响深远,回顾其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社会史"本身由新而"旧",逐渐分化为区域社会史与社会文化史两途。1990年代产生的"新社会史",原本有突破旧框架、创立新舞台之意,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自成一体,以"新史学"、概念史为鹄的。1990年代末异军突起的历史人类学,推陈出新,其影响由南而北,渐有燎原之势。社会史、"新社会史"与历史人类学是三个前后递进、有联系有区别的阶段,它们次第登台,对于数十年来的史学潮流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存在诸多值得深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吕思勉在"史界革命"的学术氛围下,把西方社会学理论引入史学研究领域,开始关注和研究社会史,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理路和认识,主要有: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而不应以帝王将相为中心;主张史学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广泛结合,尤其注重社会学与史学研究方法的优势互补;社会史研究以婚姻为社会组织的开篇,重视"社会关系"在社会史研究中的地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社会组织的变化,经济实际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的观点;重视生活方式研究,注重发挥史学强大的叙事性功能。这对于今天拓展我们的史学研究视野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再谈马克思恩格斯与社会史研究——对常宗虎先生《社会史浅论》的两点质疑王先明《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发表的常宗虎先生《社会史浅论》一文(以下简称常文),对东西方社会史研究作了较为宏观的总结性论述,并对其相对独立的学科存在价值持否定态度。常先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