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廷瑜 《广西文史》2004,(4):83-87,92
中国大陆南部是世界上铸造、使用铜鼓历史最长、保存铜鼓数量最多的地区,也是拥有铜鼓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地区。中国学术界对铜鼓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上海市博物馆郑师许著《铜鼓考略》出版,辑录了大量铜鼓文献,也介绍了国外学者研究铜鼓的情况,将德国学者黑格尔的铜鼓分类法介绍给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2.
覃剑萍 《文史春秋》2004,(12):56-57
1990年,广西东兰县开展铜鼓普查登记,仅壮族民间收藏的铜鼓就有463面。因为普查时间短促.农民还有顾虑,漏报、瞒报不少.实际数字应是600面左右。学术界称东兰县为“铜鼓之乡”,又说是全国“铜鼓之最”。广西博物馆入藏铜鼓343面.为全世界铜鼓最多的博物馆.相比之下,东兰壮族铜鼓也可称世界“铜鼓之最”了。  相似文献   

3.
故宫博物院共收藏古代铜鼓25面,本文详细介绍了这批铜鼓的形制、纹饰、铸造和校音痕迹,将其分成北流、冷水冲、灵山、麻江和西盟等5个类型,并对这批铜鼓的铸制和流行年代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一件东汉时期铜鼓的保存状况和病害进行了初步调查,并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等仪器分析了铜鼓本体材质及其腐蚀产物。结果表明,该铜鼓本体材质为典型的铜锡铅三元合金,推测为泥范法铸造:铜鼓锈蚀产物主要是孔雀石,此外夹杂有针铁矿和石英。根据检测结果,结合局部实验效果,对铜鼓采取了表面清理、脱盐清洗、缓蚀、封护等针对性的保护处理措施。历经三年多沿海地区馆藏环境的考验,铜鼓保存状况稳定。  相似文献   

5.
遵义型铜鼓是我国古代铜鼓的类型之一,其上承冷水冲型铜鼓,下启麻江型铜鼓。这一类型铜鼓的标准器为出土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土司杨粲夫妇合葬墓的两面铜鼓。就现有材料而言,遵义型铜鼓的出土量与传世量较其余类型铜鼓均较少,因此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余类型铜鼓缺少更多的材料支持。本文旨在从收集现有材料的基础入手,对云南遵义型铜鼓的现有研究提出一些疑问与假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代铜鼓铸造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学者贝纳特·坎普斯在1988年发表的巨著《东南亚铜鼓:青铜世界及其余波》应该算是西方学者继黑格尔1902年出版《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之后研究铜鼓尤其是黑格尔I型铜鼓的集大成之作。我对书  相似文献   

7.
铜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定 《文物》1978,(11)
铜鼓是一种民族文物。我国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制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十分悠久。云南楚雄万家坝古墓葬中出土的铜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据《文物》1978年第5期公布的碳14年代测定报告,其中23号墓的绝对年代是B.P.2640±9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东周中早期,这是迄今知道最古老的铜鼓。直至今天,铜鼓仍作为一种乐器,为我国南方和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如云南的彝族、瑶族,贵州的苗族、水族、布依族,广西的壮族和广东海南的黎族等所喜爱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1982年夏,在惠来县神泉镇沃角村一处叫“港仔”的海滩发现了东汉铜鼓。出土时铜鼓仅存鼓面和高11厘米的部分胴部。铜鼓鼓面完整,上面有鹭鸟、羽人纹。鼓面直径11厘米,在唇边边缘有蹲蛙4只,其中1只残破,均逆时针排列(引自《惠来概况》)。据有关部门鉴证,确认为东汉时期铜鼓。  相似文献   

9.
铜鼓山商代遗存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胜斌 《江汉考古》2001,(4):40-48,22
铜鼓山位于湖南省岳阳市郊陆城镇,为濒临长江东岸的一山头。铜鼓山保存有商代文化遗存和东周时期的墓葬,1987年正式发掘.材料已报道(见《湖南考古辑刊》第5集《岳阳铜鼓山商代遗址与东周墓发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铜鼓山遗址商代遗  相似文献   

10.
布拖县联布乡铜鼓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6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民主改革期间,布拖县彝族民兵在该县联布乡山洞中,发现一面铜鼓。据了解,铜鼓发现时,器形完整,但因鼓心有十二角太阳纹图案,民兵误认为是国民党徽号,当场将铜鼓砸碎了。由于该器被毁时间较长,“文革”中残片又大量散失,1975年县文化馆送州文化局  相似文献   

11.
河南收藏的铜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收藏的铜鼓分析●赵世纲罗桃香图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铜鼓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一种乐器。1989年配合全国音乐文物普查,发现河南各地文物考古单位和博物馆内收藏有不少铜鼓。现在作简略介绍并对其来源、产地、类型与年代加以分析,望方家指...  相似文献   

12.
唐代吐蕃的两面铜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考古发现中常见有釜型铜鼓和手持铜鼓出土,双面扁圆形铜鼓十分罕见。本主要介绍在西南地区首次发现的唐代吐蕃时期的两面铜鼓。该鼓呈扁圆形,两面有较复杂的图案,肩部有“太和贰年浦溪寺铭金鼓”铭,为藏传形制,并吸收了一定的汉族化,是唐代吐蕃时浦溪佛教寺院铸造和使用的一种乐器,其造型、纹饰、操作方法独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鼓身与鼓面纹样、鼓面内壁纹样及立体装饰等三个方面,对故宫博物院藏铜鼓的纹饰作了简要梳理。并指出,故宫藏麻江型铜鼓鼓面内壁纹样取代前期铜鼓的校音痕迹,是铸造工艺进步的标志。同时,鼓面内壁纹样显示的中原汉文化内容表明,中原地区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往日趋密切,民族融合和共同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14.
水族与铜鼓     
铜鼓在水族社会中被当成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因此,水族人民视铜鼓为传世珍物,以有铜鼓为荣,失去铜鼓就是对祖先的玷辱,丢掉铜鼓就意味着丢掉了家业的精华,被夺去铜鼓就是被夺去了欢乐和幸福,否定铜鼓就是否定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水族人民对铜鼓具有的这种心理素质,是来自对祖先遗产的尊重和民族尊重的维护。历史上有“水亦僚类”的记载,水族是“骆越”中“僚类”的分支,由南方迁徙到桂北和黔南一带,东汉马骏南征,曾在广西一带缴获大量的“骆越铜鼓”,《隋书·地理志》载:“诸僚铸铜为大鼓”,“有鼓者号为都老”。“都老”是汉族史学家对…  相似文献   

15.
体大壁薄的世界铜鼓之三──北流型101号铜鼓是世界上迄今所见最大的一面铜鼓,具有相当大的铸造难度。本文对北流型101号铜鼓的内外陶范及鼓耳的制作方法、内范结构、在外范上直接制作纹饰的方式、浇注工艺和垫片的使用等古代铸造工艺进行了研究。还探讨了该铜鼓的结构特征及鼓足残缺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古代麻江型铜鼓的成分、工艺和矿料来源及麻江型铜鼓与遵义型铜鼓的发展源流关系,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金相显微镜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等方法,对所取4面含砷麻江型铜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为Cu-Sn-As-Pb四元合金。同时结合文献研究可知,古代麻江型铜鼓中含砷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含量较高。将该4面麻江型铜鼓与含砷遵义型铜鼓进行成分及铅同位素比值对比及地缘、矿产进行相关研究可知,含砷的两种类型铜鼓存在着一定的源流关系,并且含砷的两种类型铜鼓的矿料可能来源于云南文山地区与广西百色地区一带。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博物馆目前共收藏有八十二面铜鼓,其中七面是解放以后地下出土的实物,其余七十五面,均为传世品。这批铜鼓,Ⅰ型b式二面,Ⅰ型c式五面,Ⅱ型a式一面,Ⅱ型b式七十四面。铜鼓的起源地是云南省,铜鼓传入贵州的时间,约在战国末年——西汉之间,这时已经普遍使用Ⅰ型b式铜鼓。Ⅱ型铜鼓,主要是两广地区使用,Ⅲ型a式铜鼓,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边境地区。因此,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从整个铜  相似文献   

18.
1956年河南省罗山县文化馆收集到一面铜鼓,同年六月送交到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现将这面铜鼓介绍如下: 这面铜鼓形如圆形柱础。鼓身可以明显的分为胴部、腰部和足部三段。胴部特别鼓胀、腰部猛收,向下又逐渐展开,到足部有一明显的折边。胴部与腰的衔接处有四个绳纹耳,均是焊在鼓上的。鼓高31.2、鼓面直径48.8、胴部直径57.6、圈足直径59厘米。  相似文献   

19.
陈桂荣 《岭南文史》2022,(1):81-88+80
<正>广东地区的青铜器出土主要在西江地区,而西江支流南江流经的罗定,是西江地区青铜器的重要集中点。据《罗定出土青铜墓葬的十个未解之谜》载:考古发现,随葬青铜器物超过100件的大墓,在岭南只有3座,其中1座在西江流域的肇庆,2座在南江流域的罗定。[1]云浮南江流域出土的青铜器不少,但作为乐器的铜鼓,出土并不多:广东省博物馆藏云安区出土铜鼓1面;云浮市博物馆馆藏铜鼓1面;罗定市馆藏铜鼓2面;郁南县馆藏铜鼓1面;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2007,(10):79-79
为纪念湘赣边界秋收起义80周年,2007年8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宜春市委主办,中共铜鼓县委、县人民政府、宜春市史志办承办的“秋收起义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理论研讨会在铜鼓隆重举行。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威、谷安林,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沈谦芳,宜春市委书记宋晨光,铜鼓县委书记蔡炳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