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景名胜》2012,(12):88-89
最美书院万松书院杭州万松书院它曾经孕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传说,现在依然有很多年轻男女来这儿寻求良缘。这是一个将美丽爱情演绎成经典风景的地方。最美书院五峰书院永康五峰书院它是南宋永康学派发祥地,朱熹、陈亮的讲学处,明代王阳明的倡道所。它曾经名流荟萃,士子云集。它守着满满一院子的书香,所以它从不寂寞。  相似文献   

2.
书院沉思──河南情结之二文/叶文玲△叶鹏、叶文玲兄妹四月间去洛阳途经嵩山时,因叶鹏见提议,特地绕道去看嵩阳书院。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可是,它如...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2012,(12):92-93
最美书院五峰书院它是南宋永康学派发祥地,朱熹、陈亮的讲学处,明代王阳明的倡道所。它曾经名流荟萃,士子云集。它守着满满一院子的书香,所以它从不寂寞。独树一帜的石洞建筑风格五峰书院的建筑多是"因势而建",正所谓"天人合一",古人对于大道至简、顺应自然的理解在这儿有了最完美  相似文献   

4.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文/宫嵩涛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区北2公里处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座落在嵩山之阳而故名。它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  相似文献   

5.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区北约 3公里处嵩山南麓 ,太室山脚下 ,它背靠峻极峰 ,面对双溪河 ,两侧峰峦环拱 ,院内古柏参天 ,环境古幽 ,清雅静谧 ,因坐落在嵩山之阳 ,故名“嵩阳书院”。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学府 ,原名嵩阳寺 ,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 ,隋炀帝大业年间更名嵩阳观  相似文献   

6.
俞怡生 《南方文物》2001,(2):109-110
在赣东北的大地上,铅山县鹅湖山的北麓,镶嵌着一块瑰宝──鹅湖书院。它是我省1957年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鹅湖书院曾经被誉为天下名书院。正如明代大学士李奎所说:“大江以西,古称文献之邦,书院之建不知有几,惟鹅湖之名与白鹿并称于天下。”八百年来,鹅湖书院迭兴迭废,历经沧桑。而今,基址无改,风貌依旧,格局完整。原状存留。它是天下名书院遗存中,完整的原貌得以保存至今的一处。书院现存建筑群占地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坐南朝北。中轴线上,照墙、头门、石牌坊、泮池、仪门、讲堂、四贤词、御书楼,自…  相似文献   

7.
在文昌阁,在达德书院这样古老的亭台楼阁里,身着长衫大褂的年轻演员们说着原汁原味的传统相声,这是对新生活的迎接,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缅怀。在他们心里,也许相声从来没有没落,也许相声也从来没有兴起,只是伴随着百姓的生活,用"笑"的形式记录着这个时代。一捧一逗,一唱一和;你有来言,我有去语;说尽古今万象,戏谑人生百态。每个周末,在贵阳文昌阁和达德书院两处名胜古迹处,都会传来观众阵阵欢愉的笑声。逗笑观众的,是一种已逾百年  相似文献   

8.
就这么单单看着我的小鸭,我也会感到如此的快乐。一身茸茸的黄毛,漆黑的小眼睛分嵌在脑袋两旁,流露出无助的神情。我想它是很寂寞的,它的眼神写满了依赖。随着房门的关上,寂寞便融入了周围的空气。我在纸箱中漫步。吃着她为我精心准备的青菜和小米。她总是不在家,我知道她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更知道她的“囚禁”是为我好。放学了。我飞奔回家看我的小鸭。它似乎对我很敏感,听到我的脚步声就在房里“1啾啾”地叫个不停。我爱用手心托着它柔嫩的小爪,将它茸茸的身子贴在我的脸上。我喜欢用手抚摸着它颤抖的身体,用自己的温暖去让它小小的身躯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9.
我生在"三年困难时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在我的少年时代和青春时光里,寂寞如野草疯长,饥饿如影随形。在这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中,我唯一的快乐,莫过于借到一本小说,找一处幽静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孔林书院钩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距南雄县城120华里的油山镇平林村,在北宋初创办了一所孔林书院。这所书院创办的时间已查明是建隆三年(南汉后主大宝五年)(962)。它是南雄州的第一所书院,也是岭南(广东省)第一所书院。北宋时称天下四大书院:衡州石鼓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孔林书院的创办时间仅次于石鼓书院(唐光和年间,公元806—820年)白鹿洞书院(南唐升元年间,公元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古代书院研究是一个新颖的话题,几年前,北京联合大学赵连稳教授承担了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明清时期北京书院研究》。在此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他又经过认真修改补充,撰成《北京书院史》(26万字),于2014年12月由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集中探讨了北京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类型和特征、讲学和管理、经费、藏书和供祀活动,以及它的历史作用和对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启示,展现了北京书院在我国传统书院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特征和它对人才培养、社会教化做  相似文献   

12.
感谢灯光     
午夜十二点……座钟的秒针“滴滴答答”不知疲倦地走着,尽管在十六层高楼上,仍能听见远远的工地上木材推卸“砰”的一声。一切都在沉睡。静静地坐在窗前,独自享受着无边的安静和寂寞。默默地注视着远方的一处灯光。每晚看书至深夜,都会有那盏灯伴着我,只有那盏灯伴着我。隔了那么远的距离,它却因在黑暗中而分外明亮。每  相似文献   

13.
江超 《黑龙江史志》2014,(5):287-288
明清时期是中国书院发展的繁荣时期,书院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前代。但是,在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背景之下,书院的官学化越来越严重,书院越来越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徽州书院作为全国书院的一部分自然也逃脱不了这种命运。然而,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其他地方书院的官学化虽然有着相同点,但它也有着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官学化的途径。本文将从徽州书院官学化的原因、途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爱白开水     
我不爱茶,因为它太忧虑;我不爱咖啡,因为它太紧张。我爱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因为它可以让人于无味处品滋味。喝茶的时候,得营造几分淡雅娴静,才配得上清茶的袅袅香气;喝咖啡的时候,最好身处闹市中心的咖啡屋,来一份西式点心,听一段摇滚乐,方有一种时尚的味道。可是我不行,何况,我不会煮咖啡,没有上好的茶具和茶叶。  相似文献   

15.
李全德 《文献》2003,(2):79-90
一 书院教育自宋代以后无疑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形态之一,李弘祺先生即称书院讲学是近千年来中国私家讲学的惟一显著的制度①.当今学界关于书院的研究尤其是在其规制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②,但在关于书院起源的问题上则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建于南唐时期的庐山国学,是五代十国教育史上最大的亮点,也是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史上的一大标志性事件;它作为宋初著名的白鹿洞书院的前身,被很多学者看作是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起源③,但同时又有学者则根本就不认同它是书院④.  相似文献   

16.
刘霞 《中国地方志》2020,(1):88-101,M0006,M0007
明清时期重庆书院记是记录、书写和见证书院历史的文献,其数量、分布、撰写时代和作者群对重庆书院文化有生动的展示。从学术意义而言,它是重庆书院微观发展史的"档案",是地方士人文化活动的见证,揭示了巴渝地区的山川地理和人文精神;从当代价值看,深入研究书院记,还可以对校园文化建设、书院文化遗存重建和旅游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们拥有一个庭院,别人能侵凌它,毁坏它,却夺不走它。"这是余秋雨在《千年庭院》中的一句话。中国古代的书院正是这样一所"庭院"。它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改制于清末。宋代是书院的鼎盛期,南宋理学家吕祖谦曾写道:"国初海内向平,文风四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白鹿,天下所谓四大书院者。"800年过去,这四大书院依然存在,就是今天所说的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  相似文献   

18.
步云书院,座落在上杭县步云乡梨岭村西北约五华里处,建造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创建书院的是当地的一位进士叫林开莘,他看到这一带山势高耸,风景秀丽,云雾弥漫,步出院门,宛如置身于悠悠白云之间,便将书院取名为“步云”。林开莘等人还题刻了一幅长达3.58米的楹联,悬挂在书院大门两侧。  相似文献   

19.
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徽州书院官学化的途径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形成于唐、五代 ,发展于宋、元 ,兴盛于明、清 ,前后存在了一千多年。书院发端于私学 ,原属于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机构。但在古代专制制度的社会条件下 ,书院从它建立的时候起 ,就很难逃脱官学化的命运。徽州书院自然不能幸免。现在的问题是 :书院的官学化到底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 ?学术界的一般观点是 ,“官府对书院掌教聘任权的控制” ,“官府对书院经济、田产的控制和干涉”是书院官学化的两个主要途径 ① 。如果说这是就全国书院官学化的一般情况而言 ,那么徽州书院却并…  相似文献   

20.
银冈书院是东北第一书院,也是东北最具特色的书院。中国古代书院的基本特征是民办书院。在东北只有银冈书院保留了这一特征—它是一所完全由私人创建的书院。这在东北教育史上是极为珍贵的。清代教育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时期,先后经历了清初的沉寂、清初的发展、清末的变革期。而清代东北的教育,大体上与全国是同步的。地处辽北一隅的银冈书院亲历了激烈的教育变革。在东北率先开办小学堂,进而成为现代教育机关。本文作者将就"银冈书院—清代东北教育史的缩影"这一论点进行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