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芸 《黑龙江史志》2012,(15):50-51
<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孙海云 《神州》2012,(2X):1-1
<正>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为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这里的文化产业指的是大众消费层面的文化,如出版业、娱乐业、电影业、动漫产业等,即可以用大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交换等一系列活动。发展文化产业,并不意味着任何文化产品,都应该搭上"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褚国飞 《神州》2011,(27):7-11,6
在"十二五"开启之年,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接受了记者专访。蔡武就未来五年我国文化发展的目标、重要措施,在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指引下继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话题侃侃而谈,让人不仅看到了我国文化产业在"十一五"期间的辉煌成绩,更看到了文化产业的灿烂未来。  相似文献   

4.
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发展方向,现今的旅游业已经不再是仅追求经济效益。深入探寻旅游文化产业适合怎样的城市发展基础上,分析结合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应该怎样发展,以及如何推动和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各方面的收益,对旅游文化的整体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同样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其中,文化旅游产业将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  相似文献   

5.
顾佳琪 《旅游纵览》2013,(3):149-150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贵州省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应当促进旅游与文化的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关系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它们内在的互动规律,对于贵州省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美玲 《攀登》2013,(5):97-10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业是文化发展的载体。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旅游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是旅游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更加繁荣的必然选择。本文对青海省黄南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促进该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蓰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祥本 《岭南文史》2011,(2):3-I0001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而创意和科技则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运用高新科技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文化走向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标志。  相似文献   

8.
王向明 《攀登》2014,(1):17-22
文化产业是文化名省建设的产业支撑和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推进文化名省建设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力量,乡村多产业协同发展是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绍水镇梅塘村为例,梳理传统村落农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等多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发现当前梅塘村农产品种植业、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间存在关联性不强、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提出传统村落多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助力传统村落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陈俊安 《旅游纵览》2014,(4):139-140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灵魂,广西江州区是世界"灰姑娘"故乡,发挥文化优势,把灰姑娘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通过打造灰姑娘文化品牌,培育文艺精品和建设灰姑娘文化标志性工程等,多途径做强做大灰姑娘文化产业,提升江州区文化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1.
李华丽 《旅游纵览》2022,(17):84-86
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国际旅游岛,海南省着力推动特色乡村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双赢”的必然举措。但实际上,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存在的各类问题,阻碍了海南省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深挖特色文化,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可持续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和拓展文化旅游产品研发与销售方式、渠道等建议,以期为海南省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2.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经作为一项战略目标,进入了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之中。青海的文化产业开发应该建立在青海丰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基础上,围绕文化资源潜质、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关联性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13.
旅游产业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既可以增加城市经济实力,又能为城市发展打造文化名片。本文将以衢州市南孔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为例,对衢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和规划建议进行研究与探讨。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明现象,而现代旅游不仅注重经济消费,更着眼于文化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一直是学界不懈研究的课题,不同的维度有不一样的发展策略。行业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产业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文化产业涉及多个行业,旅游业又与这当中的工艺品、演艺、会展业关系最为紧密,旅游业的发展与相关文化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在充分尊重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来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才能真正实现产业融合、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一直是学界不懈研究的课题,不同的维度有不一样的发展策略。行业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产业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文化产业涉及多个行业,旅游业又与这当中的工艺品、演艺、会展业关系最为紧密,旅游业的发展与相关文化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在充分尊重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来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才能真正实现产业融合、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洋 《旅游纵览》2013,(6):134-137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昆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基于昆明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现状,围绕建设区域性旅游会展中心、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和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目的地的发展要求,综合生态、文化、旅游三大资源,提出"4567"战略,即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与市场融合四大融合路径,建设五大示范基地,打造六大强势品牌,强化七大重点领域,以全面提升昆明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同属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其中旅游产业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旅游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观光,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发展参与型、民族型、文化型等类型的旅游,拓展旅游外延和内涵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如何在当前经济背景下,抓住有利因素,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交汇已经成为旅游业健康发展迫在眉睫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8.
聚焦     
《世界遗产》2014,(4):112-115
正国务院出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战略2014年2月2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意见》明确提出塑造制造业新优势、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挖掘特色农业发展潜力、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七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缺乏生命力的,这决定了二者在融合上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旅游的优势是市场,文化的优势是内涵,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探讨了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四川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强调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是四川旅游产业发展转型的需要,也是四川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赵永祥 《攀登》2013,(1):22-27
青海文化产业起步晚,产业规模小,竞争力相对较弱,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相对不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的任务繁重,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创造更多条件。笔者抓住发展理念、产业布局、产业融合、队伍建设等几个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对青海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