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应对16世纪中叶人口危机、经济波动与社会变迁引发的劳工问题,英国政府在继承中世纪劳工立法的基础上,于1563年出台《工匠法令》。《工匠法令》授权治安法官推行学徒制、强制劳动、限制劳工流动与厘定工资等核心条款。《工匠法令》顺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切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获得治安法官的积极推行,从而有效化解劳资纠纷与维护社会秩序。《工匠法令》奠定了英国前工业化时期劳资政策的框架,诠释了家长制劳资政策的基本内涵,形成了以治安法官为权力主体的劳资纠纷化解机制,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转型。  相似文献   

2.
3.
4.
5.
6.
李新宽 《史学集刊》2005,(2):98-102
从近代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看,英国从中古向近代的转变过程中农业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变革成功地促进了英国中古晚期的产业分化,并在一定意义上为其提供了产权保障和分化条件,从而为英国走向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扫烟囱男孩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一个特殊的童工类别,它是近代英国房屋建造观念变化以及英国人生活方式变化的产物。这些儿童人数虽不众多,但其苦难却特别深重。他们的历史折射出当时英国社会的特殊心态:普通大众的厌恶和同情,人道主义者的关注和改革,上流社会的漠然。最终,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斗争,利用儿童扫烟囱的做法被立法禁止,但这段历史仍值得我们去反思:如何改善和救助现代社会中变相的扫烟囱儿童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谷延方 《世界历史》2008,(4):106-114
中外学者主要关注工业革命以及由此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运动,较少关注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中古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具有不同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特点:其一,主要动力源于农业而非工业,农业生产的兴衰决定了城市化和非农产业发展的进程;其二,中古劳动力转移历时久、水平低;其三,中古英国劳动力转移呈相对集中的地域流动模式,农村居民流动迁移的主要目标是首都伦敦。此外,中古英国劳动力转移在地域和行业流动方面均呈不均衡状况,地域上偏重英国东南部和西南地区,在行业流动方面主要集中于纺织等轻工业部门。工业革命后劳动力大量流向西部和北部,汽车、钢铁等重工业部门日渐重要,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呈现出均衡化、网络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This note describes the archive and publication framework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to make accessible the results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nd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City of London, especially since 1973. Appended to it, in microfiche form, is a bibliography of reports now available (M3/01—M3/68).  相似文献   

14.
李孟苏  穆林 《旅游》2007,(7):16-17
第一次看到英国鼎鼎有名的炸鱼薯条(Fish&Chips),吓了一跳:那薯条居、居、居然有我的手指那么粗,颜色白呼呼的;那裹了面糊炸的鱼也没有咱们这边的椒盐蘸着吃,能好吃吗?有一天,在中苏格兰地区游荡,逛到一个小村子邓布兰,又饿又冷,  相似文献   

15.
16.
想念红妹     
仲春二月,天气乍阴乍晴,寒意没有马上要减退的样子,校园里还是一片灰黄,望得久了,有一种眼酸的感觉。柳枝藏芽,生怕冻坏了嫩生生的身体,山雀也更愿躲在窝里享清福,不想出来活动,  相似文献   

17.
18.
休闲的理想和现实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类对自然界的改变将逐渐转变为对人类自身的改变,人类自我实现的需求较以往任何时期更为迫切。“休闲”,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命题再次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2000年8月,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休闲研究丛书》,介绍美国学者的休闲理论。其中由托马斯·古德尔和杰弗瑞·戈比著,成素梅等翻译的《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一书颇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9.
20.
论《十七史商榷》的“经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倡导的实学仍为多数乾嘉学者所继承,但其内涵以及分析视角则有所变化。由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乾嘉学者已不可能像清初那样高扬"经世致用"旗帜,但其著作中不乏"经世"内容。王鸣盛代表作《十七史商榷》虽以考史为重点,但并未放弃史学的基本功用,其考据注重涉及国计民生方面的内容,评论历史人物、事件也从社会现实出发,折射出强烈的"经世"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