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第一章辨疑聂中庆《老子》一书虽只有五千言,然其间却蕴含着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从古至今,众多方家学子都怀着极大的热情对之进行研读和诠释。但由于时代的久远,文字的古奥,思想的幽深及版本的变异等原因,人们对《老子》的解释颇多歧义,可谓见仁见智。而对...  相似文献   

2.
《老子》是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但由于《老子》行简古,不少注释不甚妥当,本以老子思想和字含义为依据,对第一、十三、三十九章中的一些言辞做了新的注释,力求更符合老子原意。  相似文献   

3.
《文物》编辑部: 1974年第11期《文物》刊载了高亨、池曦朝两位同志的《试谈马王堆汉墓中的帛书〈老子〉》一文。作者指出:"《老子》在战国时代,已经流传很广。《墨子》引《老子》曰:‘道冲而用之有弗盈’(《太平御览》五百十三引)。"又指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战国时代,不仅道家引用《老子》,而且墨家、法家也引用《老子》,只有儒家未引用《老子》……"  相似文献   

4.
以往对敦煌本《老子道德经》诸方面的研究,多从道教入手,本文从《老子》自675年起,直至796年中,绝大多数时间里是作为进士、明经两科必修必考的内容,它是作为一种“官方指定必考书”而被唐代的人们应用,因而提供了从政治制度、社会时风的角度去考虑敦煌本《老子道德经》及其注疏本存留较多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乃华 《神州》2007,(10)
豫人王殿举先生,出生于老子故里,自幼对老子由衷崇敬,参加工作后,又曾主编过《鹿邑县志》,搜集到不少关于老子的史料。1986年以来,他认真研读了王弼本的《老子》,并参阅了今人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校订文》、马叙伦先生的《老子校诂》、高亨先生的《老子正诂》、严灵峰先生的《老子章句新编》、张默生先生的《老子章句新释》等专著,积多年研究之心得,对通行本中的讹错,进行了校诂订正,末深厚绘事之功力,信手挥毫,撰绘成《画说老子》一书。书中以故事证哲理,以丹青现史实,全面阐发了《老子》精义,可谓图文并茂,堪称创举。  相似文献   

6.
《老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作之一。对于它,学术界历来争论最多。本文的重点在于研究王弼对《老子》注解的性质,所以《老子》一书的尚待解决的争论问题,这里不加一般性的评论。但是,这本书基本上反映了先秦道家的哲学思想这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王弼(公元226—249年),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正始间,玄学之风兴起;但作为玄学内部,思想也并不一致。王弼是以“无”为核心,建立起玄学唯心主义体系。他的《老子》注,是组成这一体系的重要部分。王弼与《老子》的作者,不仅时代和他们各自代表的阶级不同,同时玄学唯心主义同《老子》一书所反映出来的先秦道家思想也并不相同。那么,王弼注《老子》的性质是什么?我认为,王弼注《老子》是用玄学唯心主义精致了和升华了《老子》的道家唯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通过《吕氏春秋》可证实老子的性学思想已成为先秦精英阶层的共识,《老子》对性文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老子想尔注》是道教创使人对《老子》性文化的整理、继承与发展,《老子》和《老子想尔注》构成了华夏性文化史上的两块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尹振环 《文献》2002,(2):30-44
王弼本《老子》在中国学术史上发挥的作用不小,但帛书《老子》出土,人们发现王本《老子》讹误不少;后来楚简《老子》出土,人们又发现传抄至秦汉时的帛书《老子》,也已经有不少讹误了.  相似文献   

9.
此所谓“再论老子”,不是说我过去曾论述过老子之为人及《老子》这部书,是指自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三十年代中叶,有许多著名的学者曾经讨论过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部书的年代及其思想内容。虽然如此,但有关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建国以来,关于《老子》这部书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大家意见也并不一致,所以现在我“再论老子”。在本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二期中有李尚英同志整理出我的《论基础科学》一文,曾经论及老子,其中说: 申和吕是先楚而称王的国家,不是始于西周而是更早。申吕,太岳后,姜姓;而楚  相似文献   

10.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被奉为道教的经典。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儒家一起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同时老子学说在国际上也有相当的影响。近年来,法国、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等相继成立了老子学会和《道德经》研究会。可是,关于老子的家乡和出生地,至今却说法不一。其争论目前主要有两说:其一,认为老子的家乡和出生地在春秋时楚国的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宫镇。其二,说老子李耳的家乡和出生地在今安徽省的涡阳县…  相似文献   

11.
正郭店竹简本《老子》是目前所见《老子》最古的抄本。从内容看,简本《老子》虽然字数不多,但与传世本比较有不少差异,这带来重新认识老子思想的新机遇,不少学者据此提出早期老子思想与传世本不太一样的新认识,连带用字问题也有不少新说法。这里对尹振环教授提出"埶大象"即"势大象"问题做些讨论,希望同人给予指正。尹振环著有《楚简老子辨析——楚简与帛书〈老子〉的比较研究》一书,初步提出简本"埶大象"即"势大象",意为控  相似文献   

12.
《文献》2014,(5)
<正>我国现存的《老子》流行注本有两大宗,一为王弼注本,一为河上公注本。日本著名老子研究家武内义雄在《老子传本考》一文中,经过缜密的文献考证认为:王弼注和河上公注成书于魏晋年间,后世的注本皆依这两个注本为范本;王弼注早于河上公注,魏晋以后老子注本虽多少有些不同,但基本上可追溯至同一经本;而西汉以前的老子经本就不同了,从《淮南子·道应训》、《韩诗外传》卷九、《史记·货殖传》等引用的老子章句看,今本王弼注也好,河上公注也好,都完全不同于西汉以前的老子经本;由此可以推想,今本王弼注和河上公注都可能是依据西汉末刘向校书后的老子经校定范本~①。  相似文献   

13.
试论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凌襄 《文物》1974,(11)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帛书中的《老子》甲本,在《老子》本文后面,附录了一些久已亡佚的古代文献。其中有《伊尹·九主》一篇,是战国时期具有鲜明法家思想倾向的著作,弥足珍贵。《伊尹·九主》的发现,为进一步认识战国以至西汉初年的儒法斗争提供了新的材料,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释文及简注帛书《老子》甲本的附录,与本文字体  相似文献   

14.
正《老子》是我国古代经典著述,一般认为是老聃所著,其著作时代不会晚于战国早期。《老子》一书思想深邃,对后世有着深远巨大的影响。但《老子》的文本经过长期流传,颇有讹误,20世纪后期以来,不断有新的古本出现,使可靠地纠正传世文本的错误成为可能。本书以王弼本为底本,以四个最早的古本——郭店本、帛书甲乙本、北大本——为校本,对《老子》文本加以校正,是当前唯一使用了最新发现的古本(北大本)对《老子》加以整理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03年12月为止,全面校注、研究郭店《老子》的专著和论文共有23种,此外尚有专论及附论郭店《老子》的论文多篇。综观上举论著,对郭店《老子》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即:一、简章组合,二、文字释读,三、书写勘误,四、词义考释,五、异文对校,六、文本性质,七、思想研究。本文试对学界在这七个方面的研究一一进行了述评。在文本性质方面,本文分别就诸家失当处进行辨正。并进而提出,由于文献不足征,此问题暂难定论,但郭店竹书《老子》的文本性质和公元前300年左右有无五千言的全本《老子》,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应该分开来研究。在思想研究方面,驳正了郭沂“简本《老子》出自老聃,今本《老子》出自太史儋”之说。本文还对郭店《老子》的一些字词的考释与释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4,(2)
<正>严遵,字君平,是西汉中晚期蜀地最有名望的隐士和学者,扬雄(前53-18)亦从之学。《老子指归》(又名《道德真经指归》)则是严氏以辞赋的形式解读《老子》的著作,《经典释文叙录》及历代经籍志、艺文志俱有存目。《老子指归》仅存《德经》部份,《道经》部份已经亡佚。现在所能见到的《老子指归》分为两大版本系统,一为仅存六卷三十章的胡震亨(1569-1645)《秘册汇函》本,后来的《津逮秘书》、《学津讨原》、《丛书集成》、《四库全  相似文献   

17.
经过比较楚简本、帛书本、河上公注本三种《老子》中的仁、义观念,本文认为战国时代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版本的《老子》。帛书本《老子》是战国两个不同版本系统《老子》的拼合;河上公注本自觉地消除了先前两个版本中的矛盾和拼合痕迹,因而它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作为道家经典的善本《老子》,在中国历史文献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者依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汉严遵《老子指归》本、湖北荆门战国楚墓出土的简本《老子》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定《老子》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即“大器无成”,并论述了由“无”误为“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老子生地在鹿邑──驳老子生地涡阳说周西华杨光先生在1992年第2期《阜阳师院学报》上发表"老子生地考辨"一文,提出了"老子生地在涡阳,而不是在鹿邑"的论断、不久,这篇文章又以"老子生地新证"之名发表于同年5月3日的安徽《文化周报》上。笔者认为杨光先生...  相似文献   

20.
王弼《老子注》,自古以来,赞不绝口。的确,王弼《老子注》,始终贯以清净之旨,言简意深,“完然成一家之学”;可是,是否真是老子的旨意,就很难说了。当代学者陈鼓应先生,对王弼《老子注》的评价,更是赞赏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