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读战国竹书《郭店楚简》,有几点心得,撰成此小文,供大家参考。(一)《老子甲本》:“人多智,而何物滋起。”(第30—31简)何物,“何”字释文原作左边一“奇”字,右边一“戈”字,释为“奇”字。李零先生《郭店楚简校读记》①(以下引李零先生之说均出自此书,不再作注)则径直写作  相似文献   

2.
父亲李锐1966年7月9日的日记中记有:“至下午四点半,将《欧阳海之歌》〈读毕〉。此书值得多次翻阅,可学之处甚多,完全崭新的品质。”父亲那时已近知天命之年,且是戴罪之身,在看此书。我的同龄人中就更是无人不读“欧阳海”,无人不知它的作者——金敬迈了,除非他从来不知“书”为何物。金敬迈笔下的欧阳海与同时代的雷锋不同.他不是党要我们学的“样板英雄”,而是个有血肉,有性情的战士.让我们这些少男少女们由衷地爱,由衷地效仿。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的姐姐》中的大团圆结局,部分观众颇为愤怒--他们觉得,把姐姐死死卡在牺牲者与付出者的位置上,这不公平《我的姐姐》在公映十余天后,仍然稳居排片第一名。这部电影之所以票房高,是因为它有一个“亲情大片”的名头。有观众看完就联想到了《妈妈再爱我一次》,戏称《我的姐姐》为“姐姐再爱我一次”。  相似文献   

4.
对于《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的记载,古来存有“问主”、“问社”之辩。本文主要在疏理传世文献的基础上,指出“问社”应作“问主”,这里的“主”是社主而非庙主;鲁哀公问宰我三代社主时,宰我答以“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细究这段文句的历史背景,可知并不是鲁哀公不知礼、不知社主为何物而发问,鲁哀公通过“问主”,寓含着借用“社主阴,阴主杀”而欲去三桓的深刻政治用意。  相似文献   

5.
释《离骚》“宿莽”范三畏《离骚》:“朝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此“宿莽”,前人或言是香草,或谓是有毒的恶草;具体是何草,也说法不一。今按首先得确定其是香草还是恶草,然后才好讨论它究指何物。从下文”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看,”木“承接”木兰”...  相似文献   

6.
1962年上半年,我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走红”了。不是由说相声、唱快板、唱大鼓或唱歌“红”起来,而是由一本书——罗广斌、杨益言合的小说《红岩》,而我将它改编成了评书,一下子说“红”了。  相似文献   

7.
友人降大来舍下,不止一次谈到傅山先生文中载其所食之“[麦连][麦善]”究竟是何物,我总应以不知。我曾读过《傅山全书》,其中生词僻典甚多,艰涩难懂。余也不求甚解。日前降大复检出傅山原文《[麦连][麦善]嗢陀南赋》一章,展示于余,驱鸭上架。奈何?只好铅刀一割,试作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要怕“不现代”,一个人应该知道如何与时代潮流对着干 “我爱大海,不是为了将自己吞没,将自己融化,而是在它的表面航行,循着海面的节奏,静静地破浪而行,以便找回我自己的节奏。”——《午后之爱》  相似文献   

9.
关于“三桥”龟纽篆印的几点质疑杨谔《四川文物》1993年第3期刊登了黄节厚先生撰写的《南川征集的“三桥”龟纽篆印》一文。文中说,四川省南川县文管所征集到的一方印文为“我是玉皇香案吏,滴居犹得住蓬莱”的印(图一)经过文物工作者的鉴定,认为不是赝品,而是...  相似文献   

10.
舆论应该有史,我们应该研究舆论史。不必上溯到唐尧的时代,说什么当时的华表又称“诽谤木”,是类似意见箱的设置等等,更不必烦琐哲学似地从语源学上考证舆论一词的含义及其历史变迁。只要上溯一百多年,从上世纪末,也就是清王朝末期,中国有了近代的舆论工具开始,从有文字记载的舆论,联系它对各个时期的政治生活,社会动态,道德风俗,文化时尚的双向关系加以研究,就行了。这个想法,是我在读萧乾文集的时候萌生的。因萧乾的写作生涯,想到30到40年代的《大公报》,我想,即使对这样一家报纸,要想确切地作出历史评价,也不是仅仅从…  相似文献   

11.
(一)十类级分最相当,三编选对是孔章,小川相继拓墨本,精印旋传自海邦。今逢小川浩先生九十岁寿,我曾拜托篆刻家老雪以寿山石料刻印二方:一作鸟虫书“青玉(宝)楼”;一作大篆“小川浩”,石印的边款我写了如上一首诗,遥寄扶桑。先生曾以大著《日本古货币变迁史》和《新订北宋符合泉志》见赠,可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日本古货币变迁史》,是日本钱币界同行为他九十祝寿特别精印的,仅印了三百  相似文献   

12.
漫谈虬角     
传世的工艺品中,有一种翠绿色带花斑纹的雕刻物品,称做“虬角”,如虬角扇股、虬角筷子之类。虬是何物呢?《说文》云:“虬,从虫从乙,龙子有角。”《楚辞·离骚》王逸注:“有角曰龙,无角曰虬。”二者说法不同。  相似文献   

13.
此所谓“再论老子”,不是说我过去曾论述过老子之为人及《老子》这部书,是指自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三十年代中叶,有许多著名的学者曾经讨论过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部书的年代及其思想内容。虽然如此,但有关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建国以来,关于《老子》这部书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大家意见也并不一致,所以现在我“再论老子”。在本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二期中有李尚英同志整理出我的《论基础科学》一文,曾经论及老子,其中说: 申和吕是先楚而称王的国家,不是始于西周而是更早。申吕,太岳后,姜姓;而楚  相似文献   

14.
散木 《文史精华》2003,(7):23-25
何蜀先生的《文艺作品中与历史上的中美合作所》(刊2002年第7期《书屋》)一文澄清了一个历史上的是非,即所谓“中美合作所”——它不是“白公馆”或“渣滓洞”的同义词,它不过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两国的一个合作的军事情报机构  相似文献   

15.
“北哈萨克”从满文公文中最初指代中玉兹,到《西域图志》中指代小玉兹即西部哈萨克,逐渐发展到《海国图志》中指代“左、右、西”三部之外的另一政治单元,何秋涛等人虽回到《西域图志》所指,但也脱离了乾隆时此词对小玉兹的指代意义。其间,甚至出现嘉庆《大清一统志》指称右部的严重错误和《朔方备乘》中的全新地图标注,但都没能辨明来龙去脉。在跨越不同群体、语言环境的过程中,“北哈萨克”指称陷入混乱,这导致满文档案、官私汉文著述出现“知识断裂”的现象。考察清朝对哈萨克认知的变化规律,能够更好地揭示清朝边疆观的变迁及其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祝贺你们,感谢你们,这个“你们”是指你们全体同志,而不是刊物。《炎黄春秋》不是“你们的刊物”,而是“我们的刊物”,是人民大众的刊物。它不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是与世长存的。在你们诸位仁人智士的驾驶下,正如长江一样,滚滚东流,汇入海洋的!  相似文献   

17.
张元济先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辑印《百衲本二十四史》(以下简称《衲史》),是我国史学史、校勘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已故刘节教授在《中国史学史稿》中称《衲史》“为保存宋元以来所刻正史之大结集”,张舜徽教授在《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称“它为全史中最标准的本子”,都是从《衲史》的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来说的.国内外学术界对《衲史》给予极高的评价,这决不是偶然的.然而人们很少知道,伴随《衲史》的  相似文献   

18.
韶华 《炎黄春秋》2013,(5):65-69
从1944年我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已经69年了。我是专业作家,对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有时候我把它当神明供奉,有时它把我当成阶级敌人抽打。有时候我怀疑它,有时候我又责备自己……不管怎么样,它一直在我的心灵深处,一时也没有离开。(一)把《讲话》当作圭臬1944年,我在冀鲁豫边区打游击。我发表第一篇小说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小说。只是觉得我的生活经历很有趣,照实记录而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发表一年后,还没有在敌后解放区出版,我看了一个朋友的手抄本。看了“讲话”之后我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写作还有这么多学问。讲得太对了,太好了。特别是作家要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创作源泉……数十年中,“讲话”一直是我创作的圭臬。土地改革时,我下乡当工作队员,抗美援朝中,我过了鸭绿江到前线体验生活。我还认为:到生活中去不能当“客人”,必须当“主人”,当“战士”。  相似文献   

19.
作为基层的地方志工作者,对于国务院颁布第467号令《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我谈两点感受并提两条建议。感受之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全国地方志系统的一件大事、好事1·说它是大事。它是以全国最高行政主体——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有关地方志的行政性法规,是建国以来行政级别最高、最具法律效力的地方志文献。以前,国务院办公厅、中指组、自治区政府等等有关地方志工作的文件都是一些“通知”或者“规定”。虽然中指组颁发有《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但由于不是行政主体颁布,不具备实施行政许可,因此它的“规定”不具…  相似文献   

20.
认真地拜读了《山西文史资料》改刊后的1-6期。深深感到对《山西文史资料》应当刮目相看,它已不是本单纯的史料汇集不是平铺直叙的“三亲”作者的文字记录,而是一本史料翔实、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