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日本美术界对夏圭绘画的研究现状,进而对日本收藏的《山水图》、《江城图》与台北故宫所藏的《溪山清远图》做了对比研究,指出了三图的相互关联与区别,为夏圭山水艺术与南宋宫廷绘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博物馆书画藏品有二千余件,包括南宋的《斗浆图》、《九歌图卷》等,形成自己的收藏特色。建馆以来又重视收藏和征集,陆续征收到一些我国近现代名人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如李苦禅的《松鹰图》、黄胄的《毛驴》及徐悲鸿的《奔马图》等。本文撷取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几位国画大师的绘画精品,略作整理,介绍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3.
闫立群 《收藏家》2012,(8):9-16
元代是我国绘画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元代初年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为数不多。现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院的《归庄图卷》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件元代画家何澄的传世珍本,它被中国绘画史专著列为元代著名画迹。这一绘画长卷在元代即被称为书画两绝之作,其绘画部,  相似文献   

4.
叶星生,1961年进藏,从事美术创作、民间收藏工作40多年。这位西藏民间艺术品收藏家曾将收藏的2300件藏品义无反顾地捐给了国家,这在当时震惊了许多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叶星生还是一位妙笔丹青的画家。1979年创新布画《赛牦牛》获"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二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世纪80年代,历时5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西藏厅设计创作《扎西德勒图》等七幅大型壁画,标志着"西藏壁画创作新的里程碑";2001年国画《古格神韵》获"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名作"金奖;2009年,布画《山神》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刚刚在香港举行的201 4年"亚洲杰出成就奖"颁奖大会上,叶星生荣获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唐代仕女画家张萱的生平和绘画艺术特色作了述评,并着重就其名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摹本作了深入研究和赏析。  相似文献   

6.
《百苗图》是清代绘画记录当时各地苗族的生产、生活、娱乐和习俗等风情的历史图册,是珍贵的历史民族志。“百”是概数,含多之意,并不是指有百幅苗族画图,也不是指有百支苗族。《百苗图》形象再现了苗族支系的繁多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百苗图》原本已佚,后世转抄临摩者众多,据初步查寻,目前在国内外收藏尚存的《百苗图》抄本、印本估计不下100种。主要收藏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各图书馆现藏,在海外如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图书馆也有收藏。  相似文献   

7.
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民民间绘画蜚声中外,是1988年2月中国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之一。岫岩满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474,900多人,满族占71.7%,在全县237名农民现代民间绘画画家中。有93%以上是满族,其中女农民画家占9%。 岫岩满族农民现代民间绘画,以其多年来收集,挖掘,整理的满族民间美术品为基调,以其满族民间艺术风格和特色蜚声中、外。自1973年以来,这个县的满族农民绘画作品,先后20多次参加过全国、辽宁省、丹东市的美展,荣获过全国农民画展二等奖;辽宁省、丹东市农民画展一、二、三等奖。国家美术馆收藏和被编入《中国农民画集》。  相似文献   

8.
房学惠 《收藏家》2006,(4):49-54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两千余年的交往历史。日本绘画的产生与发展深受中国绘画的影响,但是日本人在学习、接受中国绘画的同时,并不是机械地照搬、模仿,而是将中国绘画与日本本民族传统的审美意识有机融合,使日本绘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内涵与中国绘画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到了近代,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在继续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日本传统绘画的同时,主动学习西洋绘画中的某些表现技法,从而开创了日本绘画艺术的新境界。中国是日本绘画的收藏大国。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部分博物馆、文物商店、工艺品公司、画廊以及私人手…  相似文献   

9.
正一、欣赏作品的分类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  相似文献   

10.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吴道子(传)《送子天王图》是当今唯一存世且多为各种美术史著作征引的"吴家样"绘画实例。本文通过对历代画史著录相关文字的梳理,论证了今大阪本《送子天王图》的制作时代,以及最早记载此画的明代《清河书画舫》所录张丑家藏本《送子图》的产生及流传过程。此外,作者采用图像学的分析方法,结合"粉本"定义,揭示了今本《送子图》中所保留下来的唐代"吴家样"古意。  相似文献   

11.
张择端画中的科技二题侯素云提起绘画大师张择端的名字,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的不朽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还有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珍藏的《金明池争标图》。在张氏的传世名作中,有多处反映当年的"高科技"在宋都开封运用的场景,值得我们珍视。(一)展开《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12.
名家翰墨     
《收藏家》2005,(8)
陈葆棣中国当代实力派花鸟画画家,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友好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王雪涛艺术研究会理事。1947年出生,祖籍山东龙口。自幼酷爱绘画,19岁起入室师从著名花鸟画艺术大师王雪涛先生。他在继承先师王雪涛灵动、洒脱、清新感人的绘画风格的同时,不断求新求变,既不远离传统又注重对时代气息的追求。绘画成绩斐然,深受瞩目。近年来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展中,八次入选并多次获得优秀奖和铜奖。作品《百花争艳》、《迎春》现收藏陈列于全国政协礼堂宴会厅,作品《国色》以国礼赠送韩国总统卢武铉。多幅作品收藏陈列于中南海、人民大会  相似文献   

13.
鲁晓帆 《收藏家》2020,(10):71-76
提起中国近代书画家、北洋政府官员、古物陈列所第四任所长周肇祥(1880~1954),现今书画界、收藏界、文博界的朋友们都不太陌生。周肇祥字嵩灵,号养庵,又号无畏,别号退翁,室名宝觚楼。其为浙江绍兴人,清末举人,肄业于清京师大学堂、法政学校。虽然他已故去60余年,但他所著北京掌故名作《琉璃厂杂记》却流传甚广,对今日喜爱古物鉴赏的人们多有启迪。他的书法、绘画作品影响较为深远,而他收藏的宝物则涉及到多种类别的文物。  相似文献   

14.
我在西藏工作生活40年,主业是绘画,但热衷于收藏。在1990年亚运会艺术节上,《中国西藏》、《雪域文化》二家杂志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西藏民间艺术藏品展”,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展览,我多年搜集的300件西藏民俗文化藏品首次展示于世人,引起不小的反响,进一步鼓舞了我的收藏热情,此后,我便对收藏走火入魔,一发而不可收。10年  相似文献   

15.
宫廷收藏对宫廷绘画的影响:宋徽宗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宣和画谱》进行细致的梳理以探求宋徽宗的收藏标准和审美趣味,排列出宋徽宗对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画家的喜好以及对不同类型绘画作品的品评。指出宋徽宗利用丰富的宫廷收藏多方位地擢用、培养本朝宫廷画家,从而对宫廷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海外收藏中国地方志最多的国家之一,其收藏的《大明一统志》与其他方志相比,版本之全、数量之多是非常明显的,而《大明一统志》的体例对日本方志也有很大的影响,可见日本收藏《大明一统志》的重要性。由此问题引发了关于《大明一统志》的影响及评价的一些思考,其对地方志编纂的影响,以及它蕴含的大一统的编修理念,丰富的史料价值都值得我们正确的认识、评价它,并对它进行充分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21,(7)
正伪满皇宫博物院曾是末代皇帝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遗址,属遗址型博物馆。在伪满的殖民文化统治时期,有大量的日本画作流入于此,特殊的背景,独特的条件,使得伪满皇宫博物院在日本书画的收藏和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院藏日本绘画现状伪满皇宫博物院收藏日本画作300多幅,这其中不乏日本国宝级珍品,  相似文献   

18.
荣新江先生主编的《吐鲁番文书总目(欧美收藏卷)》是全部《吐鲁番文书总目》三大册中的第三册。此前已出版陈国灿、刘安志先生主编的第二册《日本收藏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颇受学界好评。两册国外收藏的吐鲁番文书目录先后出版,  相似文献   

19.
李仲操 《文博》2001,(3):75-76
《文物》1998年5期报导了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静方鼎》,此鼎从形制、纹饰看,确为一件美术精品,而从铭文看则不像西周时的铭文。特别此鼎何时出土于何地?曾为何人收藏?它出土后的流传情况怎样?均无明证,令人未敢信其为真。徐天进《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静方鼎》一文指出:“虽然该器之形制、纹样具有商末周初的特征,但该时期的铜器中鲜有如此长铭的方鼎。”对此我也有同感。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纳尔逊·艾特金斯美术馆收藏的《晴峦萧寺图》流传过程的梳理,发现《晴峦萧寺图》曾在宋代进入过内府,但之后一直隐于民间,其流传过程不详。直到清初,为梁清标收藏,但梁氏仅钤盖四枚收藏印,似未对其定名。梁死后,《晴峦萧寺图》后又经徐乾学、缪曰藻收藏,1841年为徐渭仁所得。该画归于李成名下可能始于缪曰藻,后由徐渭仁定名为《晴峦萧寺图》。该画后又经沈树镛收藏,并在其《养花馆书画录》中首次著录。该画最后一位中国收藏者林熊光于1939年在日本京都得到此画。挂轴后由居住日本的意大利籍人士米开朗基罗·佩林蒂尼所得,并在1947年售给纳尔逊博物馆。《晴峦萧寺图》画中建筑"仰画飞檐"的画法也与沈括对李成画风的记载相吻合,建筑样式前佛殿后高阁的格局、斗拱样式、塔刹的装饰等也具有比较鲜明的宋式建筑特色。但与画史记载的李成画风相比较,将之归入李成名下似乎证据不足,尽管如此,此画仍可以确定为北宋李成流派不可多得的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