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景名胜》2011,(9):27-27
8月11日,美国内政部长肯·萨拉萨尔宣布,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将从今年10月底起关闭一年,斥资2725万美元进行翻修,以使内部更加安全便利。不过其间游客仍可乘船登上自由女神像所在的自由岛,从外部游览这一名胜。自由女神像将于10月28日庆祝125岁生日,  相似文献   

2.
外刊摘要     
正德国《明镜周刊》12月15日封面文章酷刑丑闻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近来公布调查报告,不留情面地披露中央情报局自"9·11"事件后对恐怖嫌疑人使用水刑、电钻恐吓、殴打等极端审讯手段,残忍大大超出了法律允许范围。这些酷刑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秘密监狱对恐怖嫌疑人的审讯,使囚犯遭受肉体折磨直至失去知觉,继而精神无助,陷入崩溃。虐囚丑闻使美国丧失道德权威,但美国当局至今拒绝对涉案特工进行法律审判,许多特工人员并不为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重光葵作为日本职业外交官,活跃于大正与昭和时代,先后出任日本驻华公使、驻苏大使、驻英大使、外务大臣和大东亚大臣。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中,重光葵以甲级战犯嫌疑人身份受审。在重光葵的个人辩护环节,其美籍辩护律师弗内斯以欧美外交人员和新闻业者的证词为重光葵说项,聚焦九一八事变前后中日交涉、"一·二八"淞沪停战谈判、1940—1941年日英密谈等多个事件中重光葵所起的作用,强调重光葵是"和平"外交原则的实践者,进行无罪辩护。在东京审判中,众多战胜国人员为甲级战犯嫌疑人提供辩护证词的案例并不多见,这是重光葵成为甲级战犯中获刑最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对重光葵的审判体现了东京审判的程序合法性,同时也反映了东京审判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战后初期,围绕杜鲁门政府提出的普遍军事训练议案,美国国内不同群体进行了激烈的争辩。这场全国性辩论触及战后美国国家目标、公民责任以及国家安全与公民自由间关系等诸多问题,反映出美国社会对全民军事化和国家权力威胁民主政治的恐惧心理,显现了杜鲁门政府在寻求国家安全和公民自由之间的平衡上所面临的困境。普遍军事训练议案的流产说明,即使在冷战初期国家安全观念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弥漫在美国社会的传统"自由"观念对国家权力的扩张仍具有相当大的制约作用。杜鲁门政府对普遍军事训练议案的宣传活动,构成了他们以"捍卫自由"话语为特征的冷战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美国国内达成冷战共识奠定了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潘光旦与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们对自由问题都作过许多意蕴深刻、引人深思的论述。在自由的意义、自由与容忍、自由与民主、自由是不是天赋人权等问题上,他们有着比较相似的看法,但在如何看待个人主义,如何争取个人自由,以及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关系等方面又有着不小的差异。深入比较研究潘光旦和胡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和而不同,并立相容"的自由思想有助于认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李昀 《世界历史》2016,(4):27-36,156,157
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严峻形势,杜鲁门政府酝酿出台欧洲复兴计划。为了动员美国民众支持这一计划,杜鲁门政府构筑了一套以"自由"为核心的政治话语体系。他们从"自由"着眼,制造国家安全威胁,并将苏联视为"他者",与社会团体共同塑造了美国作为"自由捍卫者"的国际形象。借助宣传欧洲复兴计划这一有利时机,美国将强烈的道德因素注入追求国家利益的对外援助政策中。这不仅赢得了美国民众对欧洲复兴计划的认同和支持,而且为美国政府全面介入国际事务提供了"合法性"理由和意识形态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在"文革"那个非常时代,有个政策叫"留到运动后期处理",因此便"拘留无限期",各地的看守所里,关满了既不审又不判的人。这些人不象现在被称为嫌疑人,但为了区别于已经判刑的罪犯,被称为"人犯"。我由于"恶毒攻击林副统  相似文献   

8.
对于古代的自由,贡斯当曾在《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一书进行了深刻地考察,认为古代的自由是"集体性自由"[1]。这一观点只是停留在静态的层面上进行考察,古希腊的自由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而并非一个孤立静止的概念。真正理解古希腊的自由需要建立在对古希腊自由进行历史性考察的的基础之上。古希腊的自由从古希腊神话产生开始,直到希腊化时期一直处于动态的演化过程。由于受到地理、神话、社会、历史和哲学等多方面原因的塑造和影响,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自由的精神却始终在古希腊人意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剑桥学派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充分意识到托马斯·霍布斯的政治理论在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霍布斯的国家理论和自由理论,对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两大概念——"国家"和"自由"——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斯金纳认为,霍布斯在阐述他的国家理论时,把国家的权威与国家行为主体的权威明确区别开来,这一论断使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趋向成熟,并得以延续至今。霍布斯把臣民的自由称为法律的沉默,自由只取决于法律的数量,而与国家的政治体制没有任何关联。在斯金纳看来,霍布斯的这种自由理论显然是一种消极自由概念,这种消极自由概念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1946年4月至1948年1月间北平军事法庭对所辖日本乙丙级战犯进行了审判。由于华北地区沦陷时间长,日军的流转范围较大,故实际拘捕的战犯嫌疑人大多是现地受降的日军现役人员。战犯嫌疑人的确定基本依靠民众检举,而战时负责地方治安工作的宪兵及警务人员成为追究的重点对象。北平审判具有在受害地对暴行实施者进行审判的鲜明特质,一方面反映了乙丙级战犯审判对于地方受害民众正义求偿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亦不能因此抹煞其建立在证据中心主义基础上的规范性与正义性。  相似文献   

11.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对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自由观指出,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自由与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从自由问题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反思,以求实现三者的和谐发展,人的真正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滕星妤 《沧桑》2014,(5):70-72
庄子"逍遥游"传达的自由精神引起许多人的遐想,并由此引发人们对自由的思考与追求。该文从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出发,阐述政治、人性欲念两方面对自由的束缚,进而探寻如何超越外物,在现代社会追寻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共和主义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将对英国革命时期的共和主义,特别是共和主义者对"自由"概念的理解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深化对共和主义思想的研究。回顾英国革命时期这些共和主义者对自由的表述,以及对思想家霍布斯理论的批评,可以看到霍布斯的那种"不受阻碍"的"消极自由"和共和派"避免依从"的"第三种自由"这样两种不同自由观的对立,而不同的自由观又导致了对不同政治体制的设计。因此,对于实现和保障我们的自由而言,回顾发生在英国革命时期的这场辩论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它激发起我们重新思考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或者政治体制才能使人们避免受到强制和奴役,才能切实保障其自由和权利。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自由观被当代共和主义思想史家一并纳入共和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宏大体系中。然而,十四五世纪人文主义者对自由的理解没有局限在共和主义的框架内,"德性"这个充满伦理色彩的概念才是布鲁尼、帕特里齐、斯卡拉等人文主义者权衡自由的准绳,他们以"德性"为中心展开的政治思考可称为"德性政治"。在德性政治的统摄下,自由说到底是对德性的嘉奖,在政体争辩的背后,上层统治集团是否具备德性才是关键所在。德性政治一方面决定了自上而下等级秩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决定了由内而外扩张征服的合法性。我们一则需要肯定人文主义者崇德、重德、立德之说不失为改善社会风气的一种策略;再则必须警惕在德性名义下的精英主义与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5.
高帆 《黑龙江史志》2013,(15):125-126
雨果·格老秀斯(1583—1645)是荷兰人文主义法学家,因其开创了"以国际法来制约国家间的战争"而被尊称为"国际法之父"。他在1609年发表的《海洋自由论》是西方法理学与政治哲学史上第一份以"海洋"为主题的严肃思考。本文从格老秀斯生活的时代、荷兰与葡萄牙海战纠纷来分析《海洋自由论》产生的起因,并对其内容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邵骏鹏 《黑龙江史志》2014,(3):196-197,203
欧洲无政府主义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重要来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无政府主义传入中国,其追求"绝对自由"和以"暴力达到目的"两大特点被中国无政府主义基本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几起几落,于20世纪40年代破产。但是,这种思潮没有绝迹,尤其是以"绝对自由"、"暴力抵抗"为旗号蛊惑人心,实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所以必须对其"自由"和"暴力"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7.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对清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毋庸置疑。可问题是,此一鼓吹个人主义的学说何以会成为合群保种的思潮?对此,史华兹、冯客等学者都看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与他鼓吹的个人主义有矛盾,正是前者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资源。然而,这一解释仍有未尽之处。从章太炎、严复的论述中能够看到何以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在中国会成为国家竞争的学说,及彼时中国人自由观与斯宾塞自由观之差异所在。应当说,斯宾塞的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力是对立的,而在中国,二者则具有同一性,这也决定了斯宾塞学说在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唐妍彦 《神州》2012,(12):17
自由与强制在法律的范畴中是一对基于联系的共生体。公司制度中的强制与自由的关系是建立在人格正当性基础之上的,随着公司法的不断演变和公司制度的完善,公司人格正当性已经从"特许"转变为"效用"再到"责任"。公司的自由性已经受到现代公司的青睐,强制性则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本文就从公司法的自由与强制出发,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强制性对公司本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由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模糊的概念,从而以"自由"为学理范畴的各种"主义"和学说呈现出家族性和多态性,以致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在言说西方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国化"症结,产生了诸多似是而非、莫明其妙的论争话题,借助语言分析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解读家族式"自由"命题,可以厘清当前我国学界言说西方自由主义的概念含混与意图谬见,并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学说的科学含义。  相似文献   

20.
从自由问题的提出到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掌握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绝不能离开以一个"人"字。马克思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落脚点是全面而自由的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