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睅其目,(大眼睛,) 皤其腹,(大肚子,) 弃甲而复。(丢了甲而跑回来了。) 于思于思,(大胡子,大胡子,) 弃甲复来。(丢了甲又逃回来了。) 这首歌谣是春秋时宋国筑城的役人唱的,用来讽刺乘车来巡视工地的华元,因为他刚打了败仗做过敌人的俘虏。随从在华元车上的乘员,于是也唱歌为他们的主将辩解: 牛则有皮,(牛身上有皮,) 犀兕尚多,(犀和兕还很多,) 弃甲则那? (丢失了甲算得了什么?) 筑城的役人又对唱道: 从其有皮,(纵然有造甲的皮革,) 丹漆若何? (又上那里去找朱红的漆?) 华元看到这种情况,无可奈何地向他的随从说:"去之,夫其口众我寡!"(走开  相似文献   

2.
战车与车战二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古代马车的来源及其出现时代,是人们着意探寻的有趣课题。杨泓《战车与车战》于《考古学报》1976年发表至今已有23年。作者依据这23年出土的考古学资料进一步提出:商代前期已有以牲畜拖驾的车。商代后期双马木车已较多地用于军事,但战车兵还难于成为克敌致胜的主力兵种。西周时马车的车前驾马数量增加,车的毂部附加了铜饰,车辐增加,轴头缩短,马具改进,新兴的格斗兵器出现。战车的冲击能力和作战性能得以提高。战车成为军队的主力兵种。东周时期的马车据形制和装饰的不同,可分为华美的乘车和用于军事及田猎的战车。出现了保护辕马的皮质马甲和马胄。战车使用的成组兵器已趋完备。  相似文献   

3.
水军和战船——中国古代军事装备札记之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9,(3)
《庄子·逍遥游》里有一则关于不龟手药的寓言:"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游游纰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车战文/蒿连升沙尘飞扬,战鼓雷响,戈殳林立,矢石如蝗;甲士披坚执锐,战车冲锋陷阵……这就是大型古装历史电视连续剧《东周列国》及《孙武》中特有的战斗场面。春秋时代都是乘车作战。了解车战在我国发生、发展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东周列国这段...  相似文献   

5.
骑兵和甲骑具装——中国古代军事装备札记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泓 《文物》1977,(10)
平旷的原野上,远远地扬起了尘雾,传来了阵阵急骤的蹄声,还没有看清骑士的形象,却先听到了豪放而粗獷的歌声: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牌子铁裲裆,鈕鉾(?)尾条。前行看后行,齐著铁倆裆。前头看后头,齐著铁(钅互)鉾。这首歌辞,生动地勾画出南北朝时期骑兵的形象,描绘了他们穿著的铁铠和头盔,结合这一时期的陶俑和壁画中有关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车战与御手     
车战是商、周到春秋时期战争的主要形式,御手作为车战时代的骄子曾活跃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战争舞台近千年。到了盛行步战的战国秦汉时期,战车及御手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如何呢?秦始皇兵马俑军阵给我们直观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军事状况,所以,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秦俑军阵的军事内涵和秦代军队的作战方式。本文想从简述车战的历史出发,探讨战国秦汉时期战车的性质及御手的地位作用问题,并试图对秦兵马俑军阵所反映的战争形式作一点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丹青"本是中国古代对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石的并称,后在古代汉语中成为对各色绘画颜料的泛指,进而又被引申为用彩色颜料从事绘画之事的代称."丹青"并不是专指"红、黑"两种颜色,"青"基本对应绿的色相区域,而朱砂、朱矸、朱丹才是对红色之丹的专称.  相似文献   

8.
近来由于工作关系,阅读了不少志书关于人物的部分,可谓感慨良多。其一便是我们常说的修志一支笔的“笔”问题。表面看来,修志编纂不过是把各种资料收拢来的汇总工作。只要资料丰富,笨妇也能为炊,并无多少巧妙深奥之处。那么,为什么在旧时的传统修志中又总是强调要大手笔,地方官又总是千方百计物色并聘用高手呢?其实说到底,地方志,就是修志(特别是主编一支笔)思想和笔的总体现。以笔而言,绝不仅是凡例规定好几条便万事大吉的。高手的笔,可以点铁成金,妙笔生花,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绕梁,令人回味不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货币起源之一说叶世昌ONEOPINIONABOUTTHEORIGINOFCHINESEANCIENTCURRENCY¥YeShichang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为货币起源于救荒,一类是认为货币起源于商品流通。前者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0.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曰:“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於民,害於帮。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恶俗。法度未足,民多诈巧,故后有闲令下者。 文物出版社七七年版线装本释文云:“闲,空隙……闲令,是补充法律的诏令。” 该社七八年版平装本释文又云:“闲,读为干,《淮南子.说林》注:‘乱也’” 以上二说,均未得简文中“闲’字之旨。从古文字的字形看,“闲”字象门缝间透进月光来。“闲隙”应是此字的本义。用在人事方面,则指政治上的疏漏,行为上的过失。 《荀子·强国》“如是,百姓劫则致畏,嬴则敖上,执拘则最,得闲则散,敌中则夺。” 是说“百姓被强制的政策聚合在一起,一发现你的疏失,他们就散了;敌人来打,就会被敌人争夺过去。” 在政治斗争中,人们往往要寻找对手的疏漏、过失——“闲”。 《荀子·王制》:“伺疆大之闲,承疆大之敝,此疆大之殆时也。”  相似文献   

11.
宋元时期是中国戏曲舞台的正式形成时期。宋元戏台建筑主要分作两类,一类是城市瓦舍勾栏里的戏台,一类是城乡神庙建筑中的戏台。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宋元戏台,都是神庙中的附属建筑,因其坚固的木石结构能够长久保存,又因其与神庙一体而受到人们的尊崇与爱护,得以存留至今。尽管有不少已经历代翻修,但许多仍保存了原有的建筑构梨和基本面貌。而当时戏台中另外重要的一支——勾栏戏台,则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而阒无影迹了。  相似文献   

12.
仪真 《文物》1976,(12)
旧中国的资产阶级考古学,带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烙印。中国资产阶级基于本身的软弱性,没有也不可能搞出一套自己的考古学体系。它直接贩运帝国主义侵略者输入的种种货色,同时又承袭封建时代地主阶级的金石学。毛主席教导我们:  相似文献   

13.
今按:全部屈赋主题在“眷怀祖国,系心怀王”。体现于有冷静之观察与分析,有炽热之愤怒与控诉,有驰骋高空之愿望,有自我毁灭之悲哀,胥于《离骚》一篇见之,此为比较晚出而最完美最成功之代表作。其他作品构思遣词,或不免重见叠出,要不外于“重著以自明”,则作者已自揭出之。读者或但见其重复总杂,便疑其为伪作,实未为知言。盖不深知其作者有矛盾苦闷之情绪,有错综复杂之思维,而有往复低回之咏叹,却彻头彻尾贯串一种声音发自其真诚深挚之激情,与夫伟大崇高之人格,非他人可得而伪也。章指:  相似文献   

14.
宿白 《文物》1962,(Z1)
蒙元一代全真教盛,永乐纯阳万寿宫为全真根本宫观之一,1275年(乙亥元世祖至元12年)道藏尊经历代纲目谓之为"东祖庭",盖与终南山刘蒋村重阳万寿宫相对而言也。祖庭创建为全真之大事,故有关永乐宫之营造,见录于全真石刻、传记者颇多,兹裒辑著有明确纪年之文毕,得知"是宫之成,非一朝夕、一手足所能集",自创议迄绘塑妆銮了,先后亘百余年。其中三清(无极)、纯阳(绲  相似文献   

15.
近来由于工作关系,阅读了不少志书关于人物的部分,可谓感慨良多。其一便是我们常说的修志一支笔的“文笔”问题。表面看来,修志编纂不过是把各种资料收拢来的汇总工作。只要资料丰富,笨妇也能为炊,并无多少巧妙深奥之处。那么,为什么在旧时的传统修志中又总是强调要大手笔,地方官又总是千方百计物色并聘用高手呢?其实说到底,地方志,就是修志  相似文献   

16.
《周书》卷四《明帝纪》明帝二年下 ,有云 :(秋七月 )丙申 ,顺阳献三足乌。八月甲子 ,群臣上表称庆。诏曰 :“夫天不爱宝 ,地称表瑞 ,莫不威凤巢阁 ,图龙跃沼 ,岂直日月珠连 ,风雨玉烛……可大赦天下 ,文武官普进二级。”据此段叙述 ,是周明帝之诏当是二年八月甲子日所下。清·严可均辑《全后周文》卷一明帝名下录此诏 ,题《三足乌见大赦诏》 ,其于题下小注即云 :“二年八月甲子。”近读影弘仁本《文馆词林》 (日本古典研究会 196 9年版 )发现其卷六六七载此诏全文 ,较《周书》所载完备 :在“夫天不爱宝”句前有“惟二年八月丙子 ,王若曰 :…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劳动、生息在祖国境内共有五十多个民族,它们之间相互交往已有悠久的历史了。但在古代,边境地区少数族是在“中国”之内还是在“中国”之外?秦汉以后,少数族统治者所建立的“国”是“中国”之内与汉族王朝并存的政权还是“外国”?这些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在论述这些问题时,着眼点又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论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就空间范围来说,应以今天的中国疆域版图为准。这种看法,似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它无异是将历史上“中国”疆域和今天的中国疆域划了等号,也无异认为中国的疆域自古至今都是一成不变。另一  相似文献   

18.
一造纸与火药、指南针及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科学文化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在纸未发明前,我国古代记录事物的方式最初是"结绳纪事",有了文字后则多刻铸在甲骨、金石上。但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  相似文献   

19.
元人《宦迹图》卷(旧题宋人画《赵遹泸南平夷图》卷) 绢本水墨淡设色长卷,高39.3、长396.2厘米,今藏美国堪萨斯城奈尔逊·阿金斯艺术博物馆。此图景物相连,画一人不同时期的事迹,无款识。卷前有佚名人书"笃恭"二大字,书于元宫廷御用明仁殿描五爪金龙黄笺上。又有明沐昕篆书"徽宗宸翰"四大字。卷后有沐昕行书跋及明宣德十年吴讷跋,都称"笃恭"二字是宋徽宗所书,而没有提到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0月至1988年2月,作者接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的基金,访问美国,考察美国近现代著名建筑物,参观美国各大图书馆所藏中国古代善本书籍和美国各大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绘画及玉器。在近4个月中,访问了10个城市,先后参观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黑文耶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