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从周原出土文物试论西周货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扶、岐两县交界处的古周原,是周人由豳迁岐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即史书上所谓的“岐”邑,“岐周”所在的京畿之地。从太王(古公亶父)迁岐到周室东迁,大约三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这里一直是周人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周原的地上、地下,都保留着极为丰富的周代文化遗存,是座光辉灿烂的西周文化的天然大宝库。在这座大宝库中,西周货币亦是大放异彩的瑰宝之一。本文拟就近年来周原出土的西周货币与有关的实物资料,谈谈个人的一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陕西岐山县凤雏村西周早期建筑遗址的发掘,大面积地揭出了西周建筑遗迹,使我们第一次看到完整的西周庭院建筑布局和大型建筑物的构造情况,是很重要的考古新发现。遗址情况见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10期),不需再重复,但为探讨方便,对建筑的各个部分暂时假定一下名称。在整组庭院之前,面对大门有一个夯土筑的影  相似文献   

4.
1986年以来,陕西省考古所镐京考古队对首安县斗门镇东北地区进行大面积勘查,新发现西周时期宫室建筑群10余座。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其中最大的一座5号大型宫室基址的发掘,查明该宫室的夯土台基总面积为3393平方米。宫室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工”形,建筑总面积为2891平方米。宫室主体建筑居中,面积1357平方米。宫室主体建筑两端为左右对称的附属建筑。在附属建筑中共发现残墙28条。  相似文献   

5.
在周原遗址内,曾发现了大量的陶制工具。这些生产工具中有些我国考古界对其名称、用途早有认识,有些则存有争议。本文拟就出土文物,结合文献记载,参照各家之说,对其形制、名称、用途、断代作一初步探讨。周原出土的生产工具,从用途看,有纺织工具、渔猎工具、制陶工具、计算工具、农作物、皮毛、木器加工工具、铸铜工具等等,分述如下: 一纺织工其 1、纺轮:纺织工具中主要有纺轮和纺专两种。纺轮主要用以纺纱,有牵伸的作用,犹如近世之纱锭。纺专则用以把细纱并合施捻合股成线,没有牵伸作用,似近世之  相似文献   

6.
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大队召陈村西周建筑遗址,目前已经发掘出基址十四座。据简报所载,F7、F9属早期,压在下层;其余属西周中期,延续使用至晚期。在中期以后十二座基址中,保存较完整的是F8、F3、F5,面积也最大。下面拟主要探索它们的构架方法、建筑概貌,通过探索了解西周中期  相似文献   

7.
1980年,陕西省扶风县黄堆乡云塘村农民向周原博物馆交献了一枚西周图象玺印,博物馆即派员到出土现场进行勘查,得知这枚玺印发现于云塘村南约百米处的一西周中晚期灰坑中。玺印为铜质,双联印,两个印面由一绞索状桥形纽联接。其上部为三角形印,底边2.2、高2.2厘米。含两层图案,外层三角形线框,内层三角形镞形图案;下部为一圆角长方形印,长2.7、宽2.1厘米。内饰S形云纹。印为铸造,印底较平。全印通长6、通高0.9、印体厚0.3厘  相似文献   

8.
周原考古队自1976年以来,在各兄弟单位的配合下,对岐山京当公社凤雏村西周甲乙两组宫室(宗庙)建筑基址和扶风法门公社召陈村西周大型建筑基址进行了发掘和清理,取得了我国西周时期建筑规模和技术等方面的丰富  相似文献   

9.
周原出土西周阳燧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4月,陕西扶风黄堆60号西周墓出土一件青铜凹面镜(图一),经鉴定为古代聚日光而取火用的阳燧。阳燧最大径为90.5、最小径87.5毫米。图二为阳燧背面,图三为阳燧的实际投影示意线图。其实测尺寸见表一。  相似文献   

10.
(二)扶风召陈西周建筑基址的营造技术。1、下层建筑的营造技术召陈下层建筑基址保存状况及其建筑技术在很多方面尚不清楚。F_9台基下四周铺筑有卵石散水,据 F_9以南庭院内发现几处瓦砾堆  相似文献   

11.
周原博物馆 《文博》2007,3(4):4-8,10
2004年4月6日,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刘家组村民刘文昌、岐山县贺家村村民贺多文在刘家村取土场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后报告我馆,我馆立即派员赶到现场查看,发现铜鼎、铜盆和几件陶器已暴露出来,为避免该墓继续遭受破坏,经请示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同意,对该墓(编号2004SFLM1,下文简称M1)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相似文献   

12.
周原扶风地区出土西周甲骨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典籍中,有关周人占卜的记载很多,但在考古学上,对西周甲骨的认识则是建国后才开始的。根据现有的考古材料,最早发现的西周甲骨,是1951年在彬县获得的,为牛肩胛骨的骨臼部分;1952年山西洪洞坊堆村出土了两片卜骨,其中较完整的一块系牛左肩胛骨,刻有八个字,是首次发现的西周甲骨文;195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长安沣西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时出土了  相似文献   

13.
2003~2004年,周原考古队在周原遗址庄李村西西周晚期铸铜遗址发掘西周墓及车马坑,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其中 M9为中型墓,其他为小型墓。M9出土有铜器、漆器、陶器、骨器及贝,小型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墓葬与铸铜作坊遗址的交叉分布,对研究墓主身份及当时周原地区土地制度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周礼》中的户籍制度并非西周实录,《国语·周语上》"仲山父谏料民"章所记的"仲山父模式"才是考察早期户政的最重要的材料。它由"人""物""审之以事"三个控制系统构成:人的控制系统以"民姓"家族为单元,以征召民众执役为目的,以除去老弱、奸人为补充;物的控制系统以"牧""工"生产为基础,以"场"的贮藏为中间,以"廪"的出纳为结束;审之以事则以事的监督为核心。三种系统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西周户政制度的全部。仲山父模式具有团体性、具体性、间接性、伦理性、强制性等特征,反映了氏族部落社会向成熟国家社会过渡阶段的早期国家的普遍情景。  相似文献   

15.
1983年9月,我曾应邀在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作题为“隋唐宫室制度”的演讲.其中谈到了日本的平城京宫室制度.我说:从城市制度上看,公认平城京摹仿自唐长安,但平城京的宫室体制,似乎更接近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宫室制度.”当时限于时间.未能举例详加论证,但是表示愿意另写专文讨论此事.本文即为实践这一诺言而作.  相似文献   

16.
张君 《考古》2008,(12)
周原考古队于2003年3~5月和2004年3~5月对周原庄李村西西周墓葬进行了发掘,在10余座墓葬中发现有人骨,其中5座墓葬中人骨的鉴定结果如下。M3墓主为14~15岁的男性。骨骼有头骨(有下颌)、部分肢骨和足骨,保存情况不太好。牙齿轻度磨耗,第三臼齿还未萌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西周的土地制度,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史学观点认为,它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也可以说是土地王有制。”①我们认为“王有制”的提法,既不能深刻揭示西周土地制度的内在本质,也不能准确表述它的外部特征。科学的提法应该是:西周的土地制度是以贵族等级所有制为法权外壳的公社共同体公有制。  相似文献   

18.
西周王陵位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是周民族的发祥地,由周人建立的西周王朝,从公元前11世纪武王克商立国至公元前771年山王被大戎攻杀亡国,共传11世12王(另有共和行政14年),历时200多年之久,长期定都于丰、镐两京.除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厉王因“国人暴动”而死于彘(今山西境内)外,其余诸王葬地在古代文献中虽有诸多记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是个千古之谜.那么,西周王陵就无处可觅了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近年来,陕西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已不仅仅局限于过去那种纸上谈兵式的文献考证,而是采用了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古勘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积极的探寻,力求早日解开西周王陵之谜.  相似文献   

19.
《史记》关于西周的记载,武王至厉王仅存世系,共和以后才有年数;从康王起,除了转录《国语》的资料以外,简直是一片空白.能否利用出土文物的资料,尽可能地填补一些空白呢?这是史学界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人们的希望所在.郭沫若同志曾经说:"周代彝铭在能作为史料之前,其本身之历史尚待有一番精密之整理也."(见《两周全文辞大系考释序》)近几年来,笔者应  相似文献   

20.
王作归盂铭文简释──再谈■京为西周宫室之名李仲操(宝鸡市博物馆副研究员)1994年冬,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刘家村西周窖藏出土钢孟底一件,盂上体残失已尽,底及圈足尚存,底盘正中铸铭文两行8字,曰:“王乍(作)京(中)(寝)(归)盂。”现试释如下:一、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