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结构构造设计方法研究可为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结构安全评估及加固修缮提供依据。从材料到构件层面,通过对民国时期历史资料的研究,得出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设计方法,结合测试数据的分析,与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结构构造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民国混凝土建筑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检测数据的平均值为16.36MPa,与民国时期的设计要求总体基本吻合;民国混凝土建筑的方钢极限抗拉强度检测数据的平均值为375.86MPa,小于民国时期的设计要求;而圆钢极限抗拉强度检测数据的平均值为464.37MPa,大干民国时期的设计要求。民国时期的混凝土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梁下部纵筋间距、承受均布荷载梁的跨高比、梁下部受弯钢筋截断位置、梁箍筋直径基本满足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梁上部纵筋间距、承受集中荷载梁的跨高比、梁纵筋的搭接长度、梁上部受弯钢筋截断位置、梁箍筋布置和间距不满足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民国时期的混凝土柱钢筋保护层厚度、柱纵筋间距、柱纵筋配筋率、柱箍筋直径、柱箍筋布置和间距基本满足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而柱纵筋的搭接长度和搭接位置不满足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民国时期的混凝土板厚度、板筋间距、板分布筋布置方式基本满足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而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年代较长,一般已超过正常使用年限,有不同程度的耐久性问题。为了科学规范地保护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通过对6个典型案例的现场检测分析,对这类建筑的耐久性问题和寿命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规律,并提出了针对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碳化寿命计算公式,建议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使用寿命取锈涨开裂寿命,最后结合案例对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剩余寿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剩余寿命基本在10年以内。因此,迫切需要对这类建筑进行加固修缮。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年代较长,一般已超过合理使用年限,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迫切需要加固修缮.但由于其大多为文物建筑或保护性历史建筑,承载着一些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对其加固修缮应在充分保存历史信息的前提下合理进行结构性能和耐久性的提升.为了科学化、规范化地保护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现场检测和调研,对这类建筑的常见缺陷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保护原则,分别对混凝土柱、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板提出针对不同损伤程度的适宜性加固修缮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捷 《神州》2012,(25):103-105
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将木材这一主要的结构材料充分运用并将其性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许多方面可以与现代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相媲美。所谓"木构架",就是建筑的结构与骨架,一般由柱、梁、檩、枋、椽以及斗拱等构件组成,这些构件按照一定的模数合理排列布置,构成所要营造的建筑的整体支撑框架,从而起到稳固建筑整体与承托屋顶等部分重量的作用。本文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下寺当地木构架民居构建过程中用到的木构件为例,与中国传统木构架中的木构件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
东晋建康兽面瓦当来源于西晋,其源头当在中原洛阳地区新莽时期的壁画兽面。汉晋建筑构件中的兽面使用经历了从地下墓葬到地面建筑的过程,这一过程与汉晋墓葬制度的区域变化有关,其根源在于早期道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牺牲阳极法在钢筋混凝土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首先对国内外关于牺牲阳极法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主要从应用对象的转变、实践与研究并举的发展进程、应用层面的拓宽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进而由发展的趋势转变提出牺牲阳极法在钢筋混凝土文物保护上的可行性,详述该法在钢筋混凝土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机理与设计方法。最后以南京长江大桥为例,对牺牲阳极法应用于南京长江大桥双曲拱桥主拱圈耐久性加固工程进行了研究,在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牺牲阳极法应用于文物保护中的新机遇。研究成果为牺牲阳极法在钢筋混凝土文物保护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古建筑木结构主要分为抬梁木构体系和穿斗木构体系,其结构布置与连接节点明显不同于现代木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古建筑木结构的结构计算和结构安全评估的工程实用性,对常见木椽的受力性能简化算法、常见拼合檩条的受力性能简化算法、三架梁和五架梁受力性能的简化算法进行研究,并基于动力特性分析,初步提出古建筑木结构典型构架体系在进深方向和面阔方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近似计算模型。研究成果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结构性能计算、结构安全评估以及加固修缮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4年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宁波天后宫庆安会馆作为运河文化的重要文物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右侧的安澜会馆于2001年经过维修,至今已有10多年,没有经过维修,其建筑多处残损,特别是后殿明间南侧五架梁损坏极为严重,随时可能出现房屋屋顶倒塌等严重事故,2016年进行了抢修工作。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及最少干预原则对建筑物每个构件进行最大程度的保留。因此,在后殿更换五架梁和后金柱时,对屋脊采取不拆除的施工方法,也就是不落架更换五架梁和后金柱。这种最少干预原则下的"托梁换梁"和"托梁换柱"维修方法取得了成功。这是宁波市古建筑梁架和主要受力柱的维修保护所做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