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俊莲 《沧桑》2013,(4):224-225
颜色词是人类用来描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视觉感知的语言符号。英语颜色词的形、义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形态理据性;而不同类型的的语义理据揭示了颜色词的主题意义和联想意义之间不同的关联性。颜色词理据性分析有助于增强学习者词汇理解力,提高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睿 《丝绸之路》2022,(4):71-74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国与周边世界商业交流和文化沟通的物质通道,是如何意义上升为一个符号化的文化景观,当代的丝绸之路如何参与国家文化地理的建构和国家形象隐喻,通过对历史文本及相关理论的梳理,本文认为丝绸之路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由物质主义升据为符号表征,再功能化到非表征主义的过程。这种发展路径适用于不同的历史媒介景观的功能转义,为当下的文化传播提供历史语境,积累传播经验。  相似文献   

3.
张丹丹 《风景名胜》2021,(4):0044-0045
一个城市的符号及其文化是城市生活最真实的写照,综合反映了城市中社会群体实现自我求知、生活娱乐、与人交往、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需求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因素。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传统传承中的一个表象,自身富有特殊的内涵和意义,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以文化符号形式将城市文化的历史内涵呈现出来,不仅能够实现城市文化的传承,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文化的历史内涵,提升城市形象力。  相似文献   

4.
王钰宁  孙九霞 《人文地理》2022,37(4):175-181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于实现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关注了近年火热的“外国人赴阳朔学太极”现象,综合运用非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与文本分析法,以“身体符号”的意义变迁为研究脉络,探讨“外国人学太极”这一跨文化情境下的主客互动活动,分析外国人赴阳朔学太极的动因、互动过程与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从互动媒介来看,身体作为符号在跨文化情境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身体符号的意义也在跨文化互动中逐渐深化;从互动过程来看,不同主体的角色和观念以身体符号为媒介在跨文化互动中实现交互协商,由此加深主体对于自我的认知。人与人之间的学习型紧密联结强化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共时性舞蹈传播和历时性舞蹈传播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人类舞蹈文化的历史。舞蹈符号文本的传播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大量未进入文本本身的因素,即伴随文本。伴随文本跨越共时传播与历时传播,对符号文本的表意、解释及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符号文本的传播一方面会促使伴随文本产生,另一方面舞蹈符号文本的传播严重依赖伴随文本,从而产生"伴随文本执着"。本文以锅庄舞在兰州市的传播为例,分析其传播过程中的"伴随文本执着"特征。  相似文献   

6.
旅游地媒体符号的内容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秋芳 《旅游科学》2011,25(3):35-44
本文以陕西省这一区域旅游地为研究样本,选取旅游地中英文版本官方网站、国外旅游手册(Lonely Planet)及国内旅游网站携程网等四大旅游传播媒介,探讨不同媒体展现的旅游地符号。本文采用ROST分析软件对文字文本和视觉文本符号进行内容分析,并运用其结果进行对应分析。研究表明,不同传播媒体旅游符号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符号生产者所处的文化和身份的差异及各自目标市场的不同所致。因此,旅游地政府管理部门需重视旅游地符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旅游符号的构建和管理工作过程中关注符号体系中三组对象的匹配性——文字文本符号和视觉文本符号,官方媒体符号和非官方媒体符号,媒体符号与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7.
陶伟  何新  蒋伟 《人文地理》2014,29(5):40-48
堪舆是中国独特的城市形态理论。作为聚落当中最持久、最稳定的形态要素,则为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阅读的文本。本文以平遥古城为案例地,以堪舆文化为视角,通过田野调查、访谈与形态要素分析,对传统民居的形态变迁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论证,总结了平遥古城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化的三种类型,深入探讨了引起形态演变的原因。本工作不仅对基于西方城市形态理论的已有研究形成了有益互补,而且对平遥古城历史延续和文脉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解释学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学说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释学是精神分析学的哲学理论基础 ,解释学的发展对精神分析学的演变有很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历程与解释学的发展历史基本一致 ,都表现出对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日渐重视和主客二分与对立的逐渐消亡。受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影响 ,弗洛伊德强调对无意识意义的客观分析 ;受狄尔泰的影响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受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影响 ,拉康等人重视分析双方的互动 ,开始注意到符号与无意识意义联系的多重性和分析的持续性、主观性。因此 ,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分析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种精神分析理论 ,并预见其今后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陈岗  黄震方 《人文地理》2010,25(5):124-127
旅游景观形成与演变机制的研究对于旅游景观的建设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于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对旅游景观的形成与演变机制进行分析,并指出:在旅游景观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基于旅游景观意义的博弈,旅游文化主体不仅把自在景观符号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改造而形成旅游景观符号的"能指",而且在此基础上赋予它的新的文化内涵,形成旅游景观符号的"所指",从而完成旅游景观的符号化过程。旅游城市化和旅游商业化现象是这一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基于文化主体意义博弈的旅游景观符号的现代化重构。  相似文献   

10.
胡中生 《安徽史学》2016,(4):120-126
从民间文献中可以窥探清代徽州地区女性葬礼过程。葬礼中普遍存在着宗教信仰和堪舆风水观念,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葬礼中礼俗交融极深,违礼越制成为一种常态性现象,礼法不断被突破而向俗尚靠拢,体现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园林设计语言的符号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皮尔斯符号三分法和园林分类法,后现代主义园林的设计语言具有丰富的历史性、地域文化、大众文化图象符号和惯用性、表现性、叙事性、色彩象征符号。后现代主义园林不但强调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大众文化的表达,还重视历史文脉的保护恢复。后现代主义园林的设计语言大部分都是从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吸取的,形成了可理解性,可交流性、可对话性以及意义的可生成性的人性园林,努力恢复被现代主义园林割断的人文尺度。  相似文献   

12.
陶伟  何新  蒋伟 《人文地理》2014,(5):40-48
堪舆是中国独特的城市形态理论。作为聚落当中最持久、最稳定的形态要素,则为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阅读的文本。本文以平遥古城为案例地,以堪舆文化为视角,通过田野调查、访谈与形态要素分析,对传统民居的形态变迁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论证,总结了平遥古城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化的三种类型,深入探讨了引起形态演变的原因。本工作不仅对基于西方城市形态理论的已有研究形成了有益互补,而且对平遥古城历史延续和文脉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天基 《民俗研究》2011,(3):156-180
基于多次对河北安国县药王庙会的考察,文章关注一个神圣符号是如何被不同的社会群体“复写”的历史,同时,一个宗教符号如何在变迁中发挥着不同的社会作用并获得地方合法性?作为一种文化的再创造.邳彤如何被安国县的地方精英及药商形塑,又是如何发挥它的符号暴力的。伴随着一个神灵符号的生产.安国逐渐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在药王庙会的符号场域中.多种话语交织并不断协商,异质性的群体对于同一符号秉持着相异而又相生的仪式实践和阐释维度。作为历史主体的皮场王、药王及邳彤,在复线的历史进程中嬗变且相互杂糅。复写着一个框架性的符号。  相似文献   

14.
姓名,作为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专名词语是人类的代号,其作用之一乃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它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中产生到今天,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个中凝聚了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姓名的发展演变其实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文化发展的历程及其演变的时代轨迹。因此,姓名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透过其表层形态即特指性与符号性等特点来观察和透视其深层内涵,它实质上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姓名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在二者共生共变,互相影响和制约,以及姓名作为文化的载体和镜像来传承和折射文化等方面。正是由于姓名…  相似文献   

15.
贺梦月 《丝绸之路》2013,(8):125-128
动词重叠是汉语词汇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情况非常复杂,而且是一种富有特色与表现力的语言形式。动词重叠现象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比如动词重叠的结构类型、哪些动词可以重叠、哪些动词不能重叠、重叠后具有怎样的语法意义等,需要我们对汉语词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找到理据。本文以"变"和"变"开头的动词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6.
靳琰 《丝绸之路》2012,(22):28-31
作为一种非语言形式,沉默是一种传达和接收信息的方式.每一个信息都是符号,作为一种信息传达和接收的方式,沉默也是一种符号.文化是以符号的形式存在的.不通过符号中介,人就无法认识、理解和掌握文化,没有符号,文化就缺乏传延的功能,就无法传承、交流、储存和增值,文化就无法生存,无法发挥其功能.本文从符号学角度讲述了对沉默在不同文化中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地名不仅仅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符号,还具有文化意义,因为地名的由来与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影响和文化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本文以成都地名为切入点,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探究成都地名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系统呈现成都地名文化大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风穴寺历史沿革及现存总体布局的研究与分析,找出了形成这种总体布局的历史原因及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的发展带动了建筑的发展。风穴寺的总体布局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堪舆学、道家思想、佛学等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延模 《丝绸之路》2011,(24):75-76
语言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才出现的,人们用文字记录语言,把实践当中积累的经验和创造的文化系统地记录下来,传达给不同地方和不同时代的人。语言离不开思维,是思维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当然,文字的创造也就毫无疑问地打上了思维的烙印,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过程和思维水平。中华民族先民创造的汉字符号历史悠久、形体独特、内涵丰富,每一个汉字形体在方寸之间贮存着可以说解的意义信息,一点一画都闪耀着先民的独特思维和创造性智慧。本文仅以"鸟"、"乌"为例,揭示其背后所蕴藏的造字智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Cohen主客二维动态真实性与舞台化关系模型为基础,在符号的表达和内容层面对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符号进行剖析,以旅游文化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作为符号维度,以旅游文化的真实性与舞台化作为本真维度,建构出旅游文化符号化的四种关系类型,即意指性旅游文化符号(signification)、象征性旅游文化符号(symbol)、隐喻性旅游文化符号(metaphor)及指示性旅游文化符号(instructions),深入分析少数民族旅游目的地文化符号的结构分层状况,从跨学科的角度了解人文地理本真性景观与舞台化景观的建构互动过程,推动本真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