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壁画高保真数字化采集是其数字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依据前期研究及自主研制的敦煌壁画色卡,对敦煌壁画高保真复制品数字采集工作中图像的色彩管理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标准色卡Macbeth ColorChecker的色彩管理效果进行了主观对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拍摄条件下,自主研制的敦煌壁画色卡的色彩管理主观视觉评价结果优于标准色卡,且对于不同类型照明光源和不同偏色设定条件,自主研制的敦煌壁画色卡可以对偏色图像颜色进行有效校正。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内涵丰富,其中关于家具方面的专题研究还未全面展开,笔者拟从坐具开始,对敦煌壁画中的家具逐一进行考证、命名,并结合文献、考古材料,勾勒出各种家具的发展源流。  相似文献   

3.
敦煌壁画保存着自北凉至蒙元时期丰富的音乐图像,其中包含关于中国古代乐器、乐队、乐舞等方面的大量信息,而通过音乐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些图像进行系统考证,对增补中国古代音乐史大有裨益。同时,对敦煌壁画中音乐图像真实性的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确定壁画音乐图像的来源,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音乐史中的问题,从这一角度讲,二者目的是统一的。音乐图像是壁画的组成部分,而画稿又是壁画绘制的基础。从敦煌画稿中的音乐图像入手,以分析和对比的方式探讨壁画音乐图像的来源,可以印证音乐图像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4.
敦煌壁画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物,是我国壁画的代表,其中唐代的敦煌壁画是色彩最绚丽多彩的。敦煌壁画的色彩特点一般都反映在壁画的彩塑方面。在我国,当下已研究的敦煌壁画中,相对来说缺少一些对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构成的研究,本文对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幡在我国古代本土文化中是旗帜的意思,后来佛教传入到中国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含义。它在佛教中语境中,是供养佛、菩萨以及庄严法场上的重要用具之一。唐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莫高窟唐代壁画中幡的图像大都是在经变画的题材中出现,可以看出幡既属于艺术,又有宗教的意义。本文根据敦煌壁画的图像和文献记载,对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幡的来源、用途、形制进行梳理和分析,试图呈现出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幡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李想  李婷婷 《丝绸之路》2023,(1):184-192
本文从时间脉络、动作特点、服饰型制出发,运用图像研究、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宋国夫人出行图》中的高句丽乐舞图像遗存进行综合考释,剖析出高句丽乐舞的风格特征与美学特质。而根据敦煌壁画、墓室壁画与古代诗词中的高句丽乐舞形象,运用舞蹈编导学空间理论进行实践转化,又可最终形成活态舞姿,突出敦煌壁画之实践价值,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莫高窟第172窟北壁的建筑图像是敦煌壁画中最具盛唐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作。本研究以探索敦煌壁画中二维建筑图像三维数字化呈现的方法为目标,以第172窟北壁中央的前殿图像为例,综合利用史料文献和实证材料,进行基于有限数据资料与结构逻辑推导的推测性研究,并集成运用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和三维建模软件(SketchUp、Rhino),建立了第172窟北壁中央前殿的三维彩色模型,实现了壁画中的建筑图像从二维到三维的虚拟转变,相对科学、客观地再现了壁画中的建筑形象。通过3D打印等快速成型技术和虚拟投屏等展示利用手段,深度挖掘技术成果价值,扩展了壁画遗产的价值阐释与展示深度,带给观者超现实的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8.
敦煌壁画大量的山水画迹可以复原唐代青绿山水的原貌,为研究中国山水画史提供真实的依据。本文以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为例,分析了唐代山水画流行的四种构成方式:三山构成、金字塔形构成、左右对比构成、阙型构成。作者同时对唐代风景图像中树木、水的表现方法,以及色彩应用等加以分析,阐述了唐代青绿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一部在唐宋时期非常流行的密教经典。进入21世纪,敦煌壁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逐渐成为国内外敦煌图像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敦煌壁画中目前发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共8铺,包括盛唐4铺,晚唐1铺,宋代3铺。其中莫高窟第169窟前室北壁发现的宋代一铺,虽然内容不多且有残损,但仍然为研究敦煌唐宋时期尤其是宋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宗教功能、题材组合、分布关系和绘制形式等提供了珍贵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敦煌石窟壁画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壁画中诞生、占相、洗浴、化生童子等儿童生活图像的分析,结合传世文献、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绢纸画,探讨了北朝隋唐时期人们对新生命的关爱及对儿童未来生活的期待,进而揭示中古时期关于儿童生活的知识与思想。  相似文献   

11.
百戏是我国古代一种杂技、乐舞表演,它的内容相当广泛,角力较武、杂技幻术、歌舞杂奏等等,莫不包罗其中。但除了在汉画像石、砖中,存世的百戏图像十分罕见,敦煌壁画中却保留下来非常丰富的百戏图像。敦煌壁画是佛教艺术,但它不可能超越现实凭空地“传移摹写”;敦煌壁画中的百戏图,实际是现实生活中百戏演出的真实描摹。角牴角牴又名尤戏,远古时活跃在冀州一带,表演时由人们头戴牛角而相牴。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到了周代,就成了军事体育项目。《史记·李斯传》记秦二世在甘泉“方作觳牴优俳之观”,说明活动已移到秦宫廷中。角力…  相似文献   

12.
李国  沙武田 《丝绸之路》2012,(20):73-81
敦煌壁画中涉及粟特艺术因素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敦煌壁画在继承汉晋壁画传统、吸取西域民族和外国佛教艺术有益营养的同时,创造出各时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中粟特美术及其表现构成了敦煌艺术中独特的内容,实属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新问题”。作为敦煌艺术重要营养来源的粟特美术,是敦煌这样一个粟特人流寓中国后的聚居中心地艺术作品不可不谈的问题与现象。只有如此,才能客观真实地把握敦煌艺术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刘云 《黑龙江史志》2013,(21):89-90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中西方文化、经济、佛教艺术的集散地,在这里形成了敦煌石窟替我们保存了从魏晋到宋元一千多年的形象的艺术和文化史料,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壁画,在这其中隋唐时期敦煌壁画才真真摆脱了西方的佛教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从敦煌壁画的造型入手,分别研究壁画中的供养人画像、菩萨、飞天的造型手段及线造型的艺术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将隋唐时期敦煌壁画造型手段、特点及线造型的艺术形式应用到当代人物画当中。  相似文献   

14.
陈丽娟  龙忠 《丝绸之路》2021,(4):125-129
敦煌石窟中有许多关于唐代马球运动的史料和图像,包括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资料和莫高窟壁画中有关马球图像.马球运动是唐朝体育运动的一个缩影,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文章结合其它地区的马球资料,对唐代敦煌马球运动的器械、场地及文化内涵做一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赵声良 《丝绸之路》2013,(20):28-29
段文杰先生在学术上的重要贡献一方面在于临摹了大量的敦煌壁画,另一方面是对敦煌艺术作了深入研究,发表了重要的学术论著。看段先生的壁画临品,可以体会到他对敦煌壁画的深入研究;读段先生的学术论文,又可以感受到他长期临摹敦煌壁画的深厚功底。段文杰先生在长期临摹壁画的基础上,从事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从美学和美术史的角度剖析了敦煌艺术的主要成就,给人们揭示出了相对完整的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同时,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背景下,分析了敦煌石窟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巨大成就。段文杰先生对敦煌艺术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意义,为我们今天的敦煌艺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鑫 《丝绸之路》2012,(2):99-100
敦煌壁画临摹由最开始作为敦煌学显著于世的视觉代言,再到敦煌研究机构的研究手段,以及由此派生出在绘画艺术创作方面的创新运用,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敦煌壁画临摹对艺术创造的影响。敦煌壁画临摹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应该怎样更好地和时代形成对话?敦煌壁画艺术的继承模式是精英阶层的精神交流,还是成为中国人进行艺术性创造可以随手拈来的自然影响因素?临摹是复制还是创新手段?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17.
史料证明,先有跳舞实践,后有胡旋舞名称。胡旋舞本为女性专业舞蹈,安禄山以肥胖老男之身跳胡旋舞,意在制造笑话。安史之乱后,由于事件的新闻效应和内容的戏剧化色彩,因而胡旋舞广为传播。学者们围绕敦煌壁画的乐舞图像是否为胡旋舞展开的研究,并未涉及胡旋舞的含义。敦煌壁画中的胡旋舞分布规律也证明,胡旋舞极盛时期,不是盛唐而是中唐后。即使是讲化生童子的变文,也不曾使用"胡旋舞"之称。所谓胡旋舞在历史上根本就是一个误会。它是北朝汉人对胡人舞蹈,或者是今人对敦煌壁画说法图的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18.
敦煌,是一个震惊世界的人类文化宝库,敦煌壁画总面积达52000余平方米,壁画内容丰富多彩,为中国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史料.带着对敦煌艺术的憧憬,许多人不远万里来到敦煌进行敦煌壁画的临摹,对敦煌壁画的临摹既有个人,又有政府组织的团体,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对敦煌艺术的保护、流传与宣传产生了重要意义.本文对敦煌壁画的临摹...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举办的张大千敦煌壁画临摹展,点燃了他胸中追求敦煌艺术的圣火。初到敦煌的数十年里,他被敦煌壁画的精美绝伦而折服,他秉烛面壁,寒暑孤灯,临摹敦煌壁画达到380幅,被称作“敦煌痴人”。80年代,在他的领跑下,中国敦煌学研究进入一个全方位、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保护新时代,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外国!”外国学者主宰敦煌学讲坛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世界上所有敦煌学者承认了:敦煌学回到了中国!他便是著名敦煌学者、敦煌研究院前院长、被中外敦煌学者尊称为“莫高圣僧”的段文杰先生。追随常…  相似文献   

20.
龚剑 《东方收藏》2020,(2):59-69
敦煌莫高窟、榆林窟存自十六国至元代历代壁画四万多平方米,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壁画中佛陀、菩萨、天王、力士、飞天、供养人等为主,故壁画的研究成果也主要以佛教题材内容为主。壁画中还涉及大量天王、武弁,其兵甲器械众多,国内学界只有杨泓对敦煌壁画中的北朝、唐朝骑兵做了一定梳理。本文拟通过对敦煌壁画、绢画对唐朝武备进行分析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