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月伟 《旅游纵览》2013,(2):161-162
大熊猫栖息地区一直在寻求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区域经济相协调的道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其发展速度超过传统的工业、农业,并且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上有着重大的作用。大熊猫栖息地区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大熊猫文化,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为四川省发展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立足大熊猫文化内涵,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行性分析,本文提出"创建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构建大熊猫文化旅游园区,进一步开发大熊猫形象手工艺品"的设想,为发展四川省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及缓解大熊猫栖息地区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万放 《华夏地理》2007,(9):32-32
通过研究一块出土于中国广西的“小种大熊猫”化石.古生物学家认为.大熊猫曾经有一个食素的“小祖先”。这项研究结果刊登在美国最近的《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万伟 《旅游纵览》2010,(2):72-73
<正>黑鹳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展览价值,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近年数量急剧减少,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  相似文献   

4.
抱抱大熊猫     
2020年12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了“愿望树2020”线上慈善活动。身患重病的俄罗斯10岁男孩亚历山大被选中,他许愿能够拥抱真正的大熊猫。普京听后开玩笑道:“首先我们需要问一下熊猫,它想被拥抱吗?”12月19日,在莫斯科,这个小男孩在莫斯科动物园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大熊猫园区,还与大熊猫亲密互动。  相似文献   

5.
王淼 《文史月刊》2009,(2):39-40
1983年1月24日上午,海拔2500米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寒风呼啸,雪花飘舞。保护区内,建有“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察站。年关将至,正是家人团聚的时节,原始森林里却有5个人在风雪中疾走。  相似文献   

6.
北宋著名文学家、文坛领袖、书法家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世称苏东坡,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否见过大熊猫,学界存在争论。我们通过收集大量文献资料综合研究认为,苏东坡大概率见过大熊猫,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9年2月26日,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柯高浩、柯文夫妇带着一份沉甸甸的文件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出现时,一份有关国宝大熊猫最珍贵的“出生证”终于“回家”了。正是这份“出生证”帮助大熊猫敲开了国际大门,从19世纪发现大熊猫到现在,一个物种让世界持续“发烧”百年……这一切,都源于140年前皮埃尔·阿尔芒·戴维在中国四川邓池沟天主教堂发现并命名的大熊猫。  相似文献   

8.
2009年2月26日,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柯高浩、柯文夫妇带着一份沉甸甸的文件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出现时,一份有关国宝大熊猫最珍贵的出生证终于回家了。正是这份出生证帮助大熊猫敲开了国际大门,  相似文献   

9.
阎崑 《纵横》2014,(6):62-64
2014年新年刚过,台北乃至整个台湾,人气最旺的地方莫过于台北的木栅动物园了。1月6日,圆仔一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的爱情结晶——正式在这里亮相。台北动物园熊猫馆前人头攒动,人们扶老携幼争相一睹圆仔的芳容,乃至园方不得不采取措施,控制人流。  相似文献   

10.
秦岭大熊猫     
<正>大熊猫是举世闻名的动物"明星",因为在地球上它比人类还古老,被称为"活化石"。现在仅幸存于中国6块相互隔离的山岭中,又被誉为"国宝"。  相似文献   

11.
12.
13.
Book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Rickie Solinger (ed.), Abortion Wars: A Half Century of Struggle, 1950-2000 Nicola Beisel, Imperilled Innocents: Anthony Cornstock and Family Reproduction in Victorian America Helen Hardacre, marketing the menacing Fetus in Japan Karen Newman, Fetal Positions: Individualism, Science, Visuality  相似文献   

14.
2001年3月,被塔利班摧毁的位于巴米扬山谷悬崖上的两座巨佛雕像引起了公众的注意。这一爆破不仅成为塔利班疯狂的象征,而且还带来了一个问题,雕像的残迹将怎么办。2004年,国际古遗址理事会计划着手移动佛壁龛的材料,并从而拯救雕塑的碎片。这些碎片不仅包括或大或小的石块,而且还有粘土层,锚梁,木桩和绳索。调查显示,雕像表面明显是由粘土层组成,部分用钉和布加固,以增加石头和外形布料的强度。最后在表面施以彩绘。对有机添加物进行放射性碳测年可以确定粘土层的起源,从而确定雕像建造时间范围。佛雕像的276颜料残片被带到慕尼黑进行研究。颜料和粘合剂目前正在确定中。本报告说明该雕塑被涂上明亮的色彩并且至少被涂染过两次。这里所涉及的信息是一个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的部分,并提供了对现况研究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历史上的“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风 《安徽史学》2015,(4):5-12
很早以来,中国人就通过订立契约来处理各种社会经济关系,契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分析了中国古代契约形制与语言的变化,说明了这种变化的社会背景;讨论了契约的发现与契约的研究史,提出利用古文书学的方法,对于契约展开长时段、跨地域的比较研究,将会是今后中国古代契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