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这名号就注定了他们一个是天上飞的,一个是地上走的。天上飞的浪漫飘逸,地上走的沉重凄凉。  相似文献   

2.
杨沫南 《神州》2011,(21):100-101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本文对她词作中"婉约之中见豪放"的几种表现做了分析,并试图探讨这种豪放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纪中展 《环球人物》2021,(7):110-110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出自李白:的五言组诗《月下独酌》,写他怀才不遇的心境:他一个人在月下花丛独酌,突发奇想举起酒杯,对着当空明月共饮。这"三人"便是李白、明月以及李白的影子。从一人到三人,场面顿时热闹起来,也刻画出李白豪放乐天派的底色。那这里的第三个人。  相似文献   

4.
靳阳 《湖南文史》2012,(3):69-69
1964年3月,毛泽东与身边工作人员谈话时曾说:“可不要看不起大老粗。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情,如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等。”这些老粗办的大事情人所尽知,即便在文人墨客驰骋的诗词领域,这些老粗也出手不凡,脱口而出,自然而成,出乎本真,其所吟之诗词掷地有声,虎虎有生气……  相似文献   

5.
孤独的李白     
印宇童 《南京史志》2014,(10):14-14
世人眼中的他,应是一个对酒当歌、游山玩水、逍遥自在的人物吧。的确,“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诗句足以证明。  相似文献   

6.
李白的行走     
李白一生漂泊,几乎游遍名山大川,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飘逸洒脱的行者形象。在李白的行旅中,他对浙东一座并不太知名的天姥山表现了特别的偏爱,不仅在早年表达了倾慕之心,在中年遭受人生的重大转折时还写下了"梦游"的诗篇。李白为什么对天姥山这么向往?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呢?  相似文献   

7.
平娜 《神州》2014,(18):9-9
金陵是李白丰富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陵文化对李白的思想和文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地理位置、自然风景、人文风俗、历史底蕴等多方面对金陵文化进行分析,为探究李白金陵情结背后所隐藏的丰富内涵和意义做铺垫。  相似文献   

8.
林珍华 《沧桑》2008,(6):240-241
安史之乱后,唐代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士人心态急剧转变,既缅怀盛唐况味,又不得不面对功名难获、仕途坎坷、生活艰辛的残酷现实,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多有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现实的内容,在笔触上则多有冷落、寂寞情调,诗风渐变。  相似文献   

9.
李白一生,足迹多次及金陵。他在此吟诗交友、游历山水,当然也参加一些饮宴活动。10年前,笔者就是依据他的《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一诗,写下了他在玄武湖赴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程俊 《神州》2012,(2):1-1
千古诗仙唯李白,李白是中国诗坛上旷古绝今的伟大诗人,遗作九百多首,诸体皆备。在其诸作中,当数乐府诗成就最大,可以说,李白全部诗作的精华都集中于乐府诗中,驱驰造化、咳吐天然、壮浪纵恣、豪放飘逸,李白的乐府诗朴实而又奢华,通俗却又典雅,既自然飘逸又瑰丽雄奇,可谓随手拈来皆为经典,本文将再此简要论述一下李白乐府诗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1.
<正>李白虽有入仕之心,但他的本质却只是个纯粹的诗人。于是,他在求官路上的坎坷也就不可避免了。"诗仙"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晚唐诗人杜荀鹤在《经谢公青山吊李翰林》给予了李白极高的评价,称他为"千古一诗人"。他与杜甫齐名,有千余首作品流传于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  相似文献   

12.
王波 《旅游纵览》2014,(3):66-69
横跨在汹涌波涛的南太平洋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壮阔山峦之间的大洋路(GreatOceanRoad),以其沿途层见迭出的奇景卓然傲立于世界自然景观的巅峰之林。驾车奔驰在大洋路上,让人感受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叹与折服。在精华路段,每过一公里就是一处绝景,耸立在海上的每块岩柱风格迥异,犹如上帝的鬼斧神工。旭日东升、金光四溢;夕阳斜照、百鸟归巢,这里有你也许一辈子难忘的美景。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后代     
张佳 《文史月刊》2012,(3):44-44
诗仙李自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首屈一指,自不待言,但是这位大诗人似乎有些后继无人。他的那些儿女们没有一个留下一诗一文,以致有人揣测,李白一生贪杯纵酒,累及子孙,使他们都成了痴呆低能者。其实,考察史料的记载,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4.
陈进华 《神州》2012,(12):1
他,飘逸超然,他,风流倜傥,他,一生追随山水,他,一生作诗无数,他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诗仙李白,在中国,几乎人人都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咿呀学语的孩子学习的第一首诗就是这首《静夜思》。李白一生的追求都寄托在他的笔下,寄托于他的诗中。现在我们就从他的山水诗中寻找李白的超然心态。  相似文献   

15.
2016年仲秋时节,笔者出差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行前暗暗盘算,一定得找机会去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寻访一番,看看孕育出“诗仙”的地方是个什么模样。  相似文献   

16.
谭方富 《沧桑》2013,(1):172-174
文章阐述了建设李白文化数据库的必要性,对具体研制李白文化数据库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白是中唐诗坛领袖,他写于金陵的诗有90余首,这个诗歌不仅与金陵文人高度契合,而且使金陵山水名胜增色,被后世奉为典范。现将李白在金陵的游踪与诗作一并作一考察,进而分析李白与金陵山水人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他以“自然为宗”,诗风豪迈奔放、飘逸若仙,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美称。李白是一个尊道信佛之人,但也是一个渴望从政而有所作为的人,所以在他身上体现的是多种思想的杂糅。  相似文献   

19.
李白诗歌中地名的使用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其诗独特诗风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我们在阅读和鉴赏李白诗歌时,不能把诗中的地名简单的当作地理符号,而应分析其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20.
崔颢、李白名诗格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人崔颢《黄鹤楼》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两诗是流传千古的名诗。崔、李及同时代人均未说是七言律诗,然而宋代至今均有学者大家硬说崔、李之诗为七言律诗。本文根据七言律诗平仄格律规则,详论崔、李之诗不是七言律诗,而是七吉古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