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应当指出过去和现在的真正社会发展过程。把处理现代现象的标准不加批判地搬到过去历史时代的现象上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所谓波克罗夫斯基「学派」的特徵。一九三八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要求历史学家坚决根除波克罗夫斯基「学派」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庸俗观点时指出:波克罗夫斯基「学派」曲解历史事实,反对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在的观点阐明历史事实,而不是从历史事件当时所处的情况的观点阐明历史事实,因而歪曲了真正的历史(党关于报章的决议,论文集,一九四一,第173—174页》。马列主义科学要求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具体地研究历史现象。马列主义是与把现成的公式机械地应用到社会历史发展各种现象上去的事实背道而驰的。马克思坚决地反对企图把马克思主义描写成可以马上回答任何问题的某种「万能钥匙」。发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法则并不是停止进一步研究历史,相反地却为研究历史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因为马列主义是教条主义的敌人,所以马列主义要求历史学家在研究社会发展时要有创造性的见解。呆读死书、学究习气和引经举典都与马列主义没  相似文献   

2.
中国为什么要选择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茧的目标模式?它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还是一种客观必然性。我们说,这就如同当年中国革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一样,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现代社会实行市场经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现代社会,无论那一种社会制度都得搞市场经济。因为经济运行方式的演变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它是在人类经济活动中自然产生和发展的。这个过程,就是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就是封闭式经济走向开放性、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化,就是商品化、市场化。与此相…  相似文献   

3.
<正>"志书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一地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系统记载,无可否认它回避不了规律1"。《现代汉语词典》对规律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反映,其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遵循这一逻辑理路,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的新变化,厘清其历史演进脉络,把握住这一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在新时代格局中,正确认识、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变"与"没有变"的辩证统一,从而来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5.
历史作为一门科学,不仅仅是因为它记录了人类社会前进的足迹和行程,也不仅仅是因为它记载了人类社会在自己的行进发展过程中发生过什么事件,产生过什么人物,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够发现和说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预示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前途,使人们按照历史的客观规律,更自觉地创造历史。历史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是冷酷而严峻的。对以往的历史,人们只能去按照它的本来面目认识它、研究它、探究它的行程和趋向,而不能改变它、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地理环境呢?「地理环境是人们在其中进行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那些直接的自然条件之自然与历史的经常的统一体。地理环境是地球表面一定部分在其自然发展及为人类所改造的一定阶段上相互作用着的地形、气候、土壤、自然矿藏、植物界和动物界的纵和。」(伊凡诺夫——欧姆斯基著:「历史唯物主义论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译本十一页)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来说,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之一,惟不是决定的条件。斯大林同志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里指出:「地理环境当然是社会发展底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而且它无疑是能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加速或延緩社会发展进程。但它的影响,并不是决定的影响,因为社会的变更和发展要比地理环境底变更和发展快得不可计量」。而且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影响程度的大小,是和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人类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的传统见解,本文提出正是人的意志支配下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创造和改变了实际历史进程.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不能成立.观察了各种理论派别对人类历史的基本理解,揭示辩证唯心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解释学、传统历史唯物主义殊途同归,都将人类历史归结为精神的发展.只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揭示了实际历史过程的实践本质,启迪历史学朝着科学认知的实践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把陶器作为研究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资料斯大林说: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体系中,决定社会的面貌,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由这一制度发展为另一制度的主要力量,「便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谋得方式。……为要有这些物质资料,就必须生产它们,而为要生产它们,就需要有人们所利用来生产……的种种生产工具,就需要善于生产这些工具。「联共党史苏联外文版,一五一页,)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考古学家托姆辛根据丹麦的古迹,提出三个时代的顺序——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的附注中,对于所谓前历史时期的划分为三个时代表示了同意。」(尼科尔斯基著原始社会史二一页)所以苏联的考古学者和原始社会史学者们,都以生产工具的生产和使用为历史分期的标准。我们要想认识中国的历史,也只有以生产工具的创造和使用来作为决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这里所说的新石器时代,就是以当时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新石器(由打制石器进步到磨制有刃的石器)而说的。  相似文献   

9.
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要求把农业企业的多部门经营的组织形式改造为专业化经营。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世界上所有农业发达的国家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当前,苏联也把发展农业专业化作为增加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苏联实行农业专业化的途径有: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欧洲的无产阶级从一个自在的阶级变成自为的阶级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理论斗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承认不承认人类社会历史有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对于这个问题,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马克思主义者,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明确指出,并且不断根据新的历史事实深入阐明,尽管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曲折,甚至在某些方  相似文献   

11.
阎宏彬 《文物世界》2004,(5):67-68,66
一、前言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长久以来我们的先辈们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丰富的历史遗存,它们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客观上还具有社会价值,保护这些历史遗存,就是保存我们的历史,这样才能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天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文物、古迹不断发掘,随着这些文物古迹的发现,我们对自己民族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同时,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文物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较为薄弱,文物保护的投入也不够大,客观上讲,存在这样…  相似文献   

12.
从宗教的产生、发展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映雪,刘翠花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头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不正确的反映。由于目前在我国还有不少人信仰宗教,对宗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还会长期存在.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一样,宗教的产生、存在...  相似文献   

13.
哲学家们说:历史唯心主义者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从社会的精神生活,人们的思想、动机和意志中寻找社会发展的最后动因,必然会把社会发展史归结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创造世界的历史,否认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这一观点在历史上和理论上都不正确。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与地方志编纂,从表象上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观念,指导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方志是记述一地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著述,其功用是“资政、教化、存史”。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极平凡的人,生平无显赫的声名,对国家民族又无涓埃的报称;只是在忝然视息的80多年中,经过几个时代的沧桑变化,经过有些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遭遇,生命的脉搏,在在都与时代相关联。今天记下这些雪泥鸿爪,倒还可以作为时代的印证。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纸币的发行和币制的变革是在帝国主义控制、国家政治混乱、财政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纸币一进入市场流通,就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沿着客观经济规律,开辟自己的道路。在编纂这卷书的过程中深感到有许多问题现在仍然需要深入思考,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消费时代,所有流水线上的产品,都被设定了一个使用年限。不是人们没有能力生产出可以使用更久的产品,而是因为,他们必须通过设定使用年限来保证多次购买,以获致丰厚的利润。艺术作品的年限,由谁设定?这是不以艺术家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件事情,这同样是不以  相似文献   

18.
检察专业志应隐喻检察工作的基本规律于检察事业的记述之中,即隐“纲”于文。在编写中如何体现?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 本文所说的“纲”即规律,它是由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而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内不断重复出现的、决定某种事物必然向着一定趋势发展的法则。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我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但不可改变规律”(见《毛泽东选集》1968年12月版合订本第288页)。  相似文献   

19.
马威  梁瑞 《黑龙江史志》2013,(19):19+21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记录经营农、牧、工、商诸业生殖货利及相关的人物传记。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序》中阐发了一种朴素的市场经济观念,充满了国家不干预、以经济利益诱导市场的思想,体现了一种社会分工和发展大流通的观念。这种类似于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观点,比之西方近代以来的重商主义理论早了两千年。《史记·货殖列传》重视社会生产活动,认为政治上的治乱兴衰与社会经济情况密切相联,社会经济活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主张发展工商业,倾向于经济放任改革,反对人为干涉。  相似文献   

20.
攻津迫傅     
《神州》2007,(2)
一切反动势力,都是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力量,他们不愿意承认、也不敢承认他们已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然而,客观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陈长捷仍然迷信他的"大天津堡垒化"、"固若金汤"的梦呓,并赖以顽抗,拒绝向人民投降。因此,他最后只能落得可耻下场——举起双手走向俘虏的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