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合同与旅游者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有关条的扩张解释,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设想,以解决旅游合同中旅游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旅游合同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炎英 《旅游科学》2004,18(4):62-67
本文就我国旅游合同研究中的概念内涵、法律性质、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旅行社旅游服务给付的履行辅助人的责任、纠纷类型、精神损害赔偿和旅游合同立法等进行回顾,并着重关注旅游合同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新版旅游合同范本。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旅游合同研究做出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旅游合同研究和立法趋势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熊靓 《旅游纵览》2013,(11):194
文章从经济法视角对旅游合同责任中损害赔偿制度及我国旅行社责任损害赔偿问题的现状进行探讨,阐述了承担旅游合同违约责任的主体,并对承担旅游合同违约责任的主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休假制度的调整,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在旅游带给游客快乐享受的同时,关于旅游的投诉日渐增多,游客与旅行社之间的纠纷也日渐增多。在我国目前旅游业中,由于旅游过程中具体给付提供人的故意、过失造成给付瑕疵,进而导致旅游合同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越来  相似文献   

4.
汤超 《神州》2014,(6):200-201
现行刑事立法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明确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外,这一制度的缺失侵犯了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在我们看来这是十分不合理的,因此,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迫切的需要构建完善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本文围绕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现状及其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可行性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5.
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长期拒绝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理论上固守于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立法界限,司法上用责任竞合理论解决此类纠纷。然而以侵权之诉追究违约行为人不利于受害人的保护,应当赋予受害人可以提起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6.
孙鸽平 《神州》2013,(8):176-176
离婚损害赔偿作为婚姻权益的最后防线,其意义在于维护当事人的婚姻权益,惩罚过错方的违法行为,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适用一般侵权责任,同时也存在其特殊之处,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其数额标准的确定直由法官视案件情况合理裁量。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一定层面上还有其不足之处,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没有规定,在现代民主社会,应该是一个法律的漏洞。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在各国的立法中有所体现,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强调权利本位、人权保障的今天,我国有必要对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具体包括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原则、范围、程序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肖婷  孙琦 《神州》2013,(35):216-216
旅游业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外出旅游已成人们消费的新亮点。旅游合同是明确在旅游活动中当事人权利义务,维护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阵和促进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规范当事人权利义务。保降旅游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旅游合同的概念及合同主体范围等方面,对旅游合同的相关理论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旅游分院建设的方案,明确了旅游专业的内涵,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语文课做为文化基础课,力求保证旅游专业学生全面掌握我国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较高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旅游,是一项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旅游不仅是一种物质生活,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人们在旅游活动中,通过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亲身感受,达到陶冶情操、愉悦精神的目的,所以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越  相似文献   

10.
程磊 《神州》2012,(15):136
本文提出了创新精神是湖湘文化的本质特征,分析了以创新精神重组湖南旅游资源的意义,并对以创新精神重组湖南旅游资源提出了建议,对湖南旅游资源中体现的创新精神进行了初步提炼。  相似文献   

11.
对精神损害进行财产赔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上,应采用“二元理论”,即只有侵权行为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并使其蒙受了精神痛苦时才进行精神损害赔偿。在赔偿金额的评定因素上应从“必要因素”和“参考因素”两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2.
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建构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霞 《攀登》2008,27(6):133-136
目前,学界对婚内侵权的概念界定差别持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对婚内侵权客体的界定存在争议。这使建构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受到影响。笔者认为,应正视这一问题,厘清婚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与离婚损害赔偿责任,处理好请求权的竞合问题;明确婚内侵权损害赔偿行为的类型,把握适用条件,从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婚内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3.
旅游者行程前任意解约行为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传才 《旅游科学》2013,27(3):72-83
旅游者行程前任意解约是违约还是合法行为?旅游经营者因此受到损失应否获得赔偿?本文认为,旅游者任意解除旅游合同不构成违约,但应予以赔偿。结合个案,就法院对当事人约定的行程前解约条款效力的认定,本文建议,我国立法应赋予旅游者任意解除合同权,且约定赔偿优先。  相似文献   

14.
宁新海 《攀登》2010,29(4):107-110
不当得利请求权是债权请求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种请求权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却极少应用。为充分发挥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功能,需理清不当得利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合同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丽利 《旅游纵览》2012,(2):122-123
旅游职业精神是旅游职业道德的核心部分,是一个行业的灵魂,也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目前我国旅游职业精神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适当运用宏观调控规范旅游市场经济、完善旅游行业的监督体制和薪酬体制、加强旅游职业精神教育与培训力度和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措施可以促进旅游职业精神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旅游者的旅游价值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寿鹏 《旅游科学》2011,25(6):55-64
本文从旅游者的角度来探讨旅游价值的内在逻辑。基于价值的“效用论”定义,本文认为,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应作为旅游价值的客体,旅游者自身、社会、自然则构成旅游价值的主体,因此旅游价值是由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道德价值所构成。本文给出了旅游价值净值模型,并就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与理论价值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分析和认识旅游的文化价值,从而挖掘、开发,利用好旅游的文化资源,变纯粹游乐的浅层次观光游览为融自然与文化为一体的深层次丰富旅游行为。旅游文化的精神价值主要体现为精神愉悦、精神满足和精神释放;旅游经济价值则体现在带给企业和社会的经济利益;旅游的文化教育价值是对旅游带给当地政府及居民的文化熏陶;旅游的美学价值体现为旅游诸多价值中较高级的作用——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8.
《旅游纵览》2013,(12):17-18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分析和认识旅游的文化价值,从而挖掘、开发,利用好旅游的文化资源,变纯粹游乐的浅层次观光游览为融自然与文化为一体的深层次丰富旅游行为。旅游文化的精神价值主要体现为精神愉悦、精神满足和精神释放;旅游经济价值则体现在带给企业和社会的经济利益;旅游的文化教育价值是对旅游带给当地政府及居民的文化熏陶;旅游的美学价值体现为旅游诸多价值中较高级的作用——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9.
汤治 《旅游科学》2010,24(6):64-71
现今旅游纠纷日益增多,而在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无法可依"的认识误区,以及回避纠纷性质,重结果轻分析的倾向。《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孟元诉中佳旅行社旅游合同纠纷案"及其判决,虽然并未引起旅游业界、法学界的太多争议,但其在旅游合同性质认定及解除权问题上的认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瑕疵。本文从民法解释的角度重新审视该案,并对该案判决提出较为具体的不同意见,以呼吁业界通过解释现行民事立法,充分发挥其在解决旅游民事纠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旅游纵览》2015,(12):66-67
<正>我国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规划、格式合同、发展和分配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对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进行了解读,将其划分为旅游规划不公平、旅游格式合同不公平、旅游发展不公平、利益分配不公平四个方面,并从规范旅游规划市场、建立有效的社会旅游机制和鼓励社区参与方面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