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有编纂全国性总志的优良传统。全国性总志源于《禹贡》。最早的全国性总志是《隋区宇图志》。唐代有李泰修、萧德言等纂《括地志》 ,李吉甫纂《元和郡县图志》。宋代有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元代创修一统志 ,名《大元大一统志》 ,明因之 ,清则三修一统志。但是 ,这些全国性总志 ,虽有“区宇”、“寰宇”、“九域”、“一统”之名 ,仍属地方志 ,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志。因为 ,全国性总志无一例外地都是分地记载 ,汇为一志。如初修《大清一统志》 ,采取分省叙次的方式 ,每省先立统部 ,冠以图表 ,有分野、建置沿革、…  相似文献   

2.
南宁编纂地方志,早在北宋时期,就有记载。但当时编纂的《邕州图经》、《宣化县志》。《邕州志》、《建武志》等,由于长期战乱均已佚失。元代。南宁编修的地方志未找到。但元代编纂的《元一统志》记载有邕州路的建置沿革、至里、土产、风俗、形胜及宣化、武缘县、横山、迁隆、古万、太平、永平五寨的情况,还有邕州《建武志》引南越志的记载。明代。广西州、府、县的150多种地方志,多已散佚。有关南宁府的尚存2部志书,一部是明嘉靖17年(153年)南宁知府郭楠编纂的《南宁府志》共10卷〈第10卷已佚〉,距今已有460年。另一部是明嘉靖43年…  相似文献   

3.
将来要编纂的中国国家志取个什么名称,有多种意见,有叫“中华总志”的,有叫“中国通志”的。大多数意见认为应取名“一统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统志》(山鹰主编《邵长兴方志文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中华一统志》(范同寿:《时代呼唤的文化工程》,载《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3期)、《中国一统志》(苏长春:《关于编纂国家志的构想》,载《黑龙江史志》2004年第6期)。我认为这都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4.
对《凡例》的认识,是一个至今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的重要问题。如何来拟定并真正发挥《凡例》作用、提高志书编纂质量呢?我根据近20年的地方志工作经验,结合今年参加的多次苏州修志业务研讨会感受以及本轮《常熟市志》编修过程,谈些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5.
凡例是新编地方志必须要有的。所谓凡例 ,就是发凡起例。地方志的凡例是对志书的宗旨、内容、体裁、结构以及编写中一些基本问题的规定或说明。简言之 ,就是说明志书的宗旨、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再通俗一点 ,就像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说 :“凡例是作者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见《中国文化名人书系·谈读书》第 1 92页 )。凡例在志书中具有重要地位。历代方志学家都很重视凡例的制订。宋代周应合在景定《建康志·修志始末》中说修志必须要办四件事 ,即“定凡例”、“分事任”、“广搜访”、“评参订”。他把“定凡例”列为四事之首 ,…  相似文献   

6.
志书凡例.是对志书编纂体例作出统一规范的说明.位于全志之首。 古往今来.修志大家对编修志书的“发凡起例”均很重视。宋代周应合在《景定建康志.修志本末》中讲到修志必须做好的四件事,第一件就是“定凡例”。今人朱士嘉说:“凡例是对于编修目的、方法和内容结构的纲领性说明,对全书有指导意义。”傅振伦说:“修志之道,先严体例,义不先立,例无由起.  相似文献   

7.
元、明、清《一统志》在中国方志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朝的《一统志》有着共同点,也有着许多不同点。本文试图从它们编纂的心态动机、资料来源、编纂机构、志书体例等几个方面作比较研究,从而提升人们对《一统志》进一步的全面认识,以及揭示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河南夏邑县何时改为今名,说法有二,一谓始改于金。成书于明景泰七年官修地方总志《寰宇通志》卷八三夏邑县条载: 在州东百二十里。战国时下邑地,汉置县曰下邑。……金始改夏邑县。元及国朝皆因之。稍后,《明一统志》卷二七、嘉靖二十七年《夏邑县志》卷一《沿革》、雍正八年《河南通志》卷三及《读史方舆纪要》卷五○等均从其说。《河南通志》还载:“金始改县曰夏邑,以华夏更名。”二谓明洪武初始改今名。《明史·地理志》记夏邑县:“元曰下邑。洪武初更名”。清代官修地方总志《大清一统志》、乾隆十八年《归德府志》均从其说。《归德府志》的纂修者在夏邑县条下加按语:“今考下邑,始见《史记·高祖本纪》。……至更为名夏邑,乃自洪武年始。”所谓金始改今名,元、明因之,其说虽见于官修方志,但经不起查核。其一,《金史·地理志》不载改夏邑县今名事。金代该县为归德府所辖,志中载县名为下邑。其二,元代该县仍名下邑。见《元史·地理志》归德府条。元归德府教谕李希(?)  相似文献   

9.
《<广陵区志>志余文集》由广陵区志办编纂,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30多万字。它以《志余文集》形式,汇文件、讲话材料、评介和体会文章等于一炉,记述了广陵区五年修志的轨迹,反映了该区修志人员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该书每册定价13元。 《<广陵区志>评介》是搜集海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修志同行中有影响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是全面记载某一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化及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资料地情书,拥有一定的权威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具有“资政、教育、存史”三大功能。永平县自1985年开展地方志编纂工作以来,在十多年的修志工作中,先后编纂出版了《永平县志》、《永平年鉴》,整理出版了民国《永平县志稿》,并协调指导县级部门编纂出版了《永平县林业志》、《永平县水利志》等一批部门志、专业志。这些修志成果的形成,填补了地方志书出版空白,继承和发展了地方历史化,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修志的目的在于用志。如何用好志?这是摆在我们修志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作者总结编纂乌鲁木齐县志的几点体会:篇目是志书的总体设计,篇目修订要随修志实践不断完善;凡例是志书编写的规矩准绳,凡例要有自己的特点;资料是修志的物质基础,县志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资料;加强领导,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搞好修志的关键;加强修志队伍建设是修志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一、元代地方志的编修和存佚自宋代完成从图经到方志的过渡以后,我国地方志的发展进入繁盛时期。元代方志在前代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中,《元一统志》的纂修是一重要创新。我国从《禹贡》问世以来,每个统一王朝都编有全国区域志,或官修或私撰,风格不一,体例各异,如现存五种宋代总志,有的偏重胜迹、人物,有的仅记沿革、土贡,其断限也不一致。自《元一统志》纂修之后,明清两代的总志皆仿其体,袭其名,从而完成了全国区域志的定型。《元一统志》创修于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其时,蒙古已统一中国,建立了“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①的元帝国。为标榜天下一统,集贤大学士札马拉鼎奏请纂修《大一统志》,世祖采纳了他的建议。至元二十八年(1291)成书,共七五五卷。其后,因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和《辽阳图志》,遂议重修,于成宗大德七年(1303)完稿。钱大昕说:“《元史》载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兰禧、岳铉等进《大一统  相似文献   

13.
方志是区域佛教历史的直接反映,以元代行政区划为基础,依据《大元大一统志》和元代地方志,结合《大明一统志》,对元以前时期和元代建修的寺院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指出影响该时期佛寺分布的经济情况、信众基础和民族格局等要素,充分反映元朝佛寺分布的历史继承性和区域不均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方志》2002,(3):60-64,55
梧州的修志历史起于何时?隋唐及其之前,有否修志,未见诸文字,故无可考。迨至宋朝,卒有成书。据《舆地纪胜》、《永乐大典》、《元一统志》及干顷堂书目有关记载,在北宋时,有《梧州图经》、《苍梧杂志》刊行于世。之后,《苍梧郡志》、《苍梧志》也相继于南宋中叶成书传世。据此可知,梧州(苍梧郡府县)修志历史发端于北宋后叶,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哈尔滨市委的修志工作始于1990年,至今已经历了第一轮和第二轮两轮修志。此间,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善始善终地完成了《哈尔滨市志.中共地方组织》(以下简称《中共地方组织志》)第一轮修志的各项任务。在此基础上,认真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现《中共地方组织志》(续志)已通过"三审"和"验收",并即将正式出版。两轮修志编纂的《中共地方组织志》,详实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哈尔滨地区如何发动和领导群众推翻旧政权、  相似文献   

16.
厅畜牧志办公室召开的畜牧志初稿编纂研讨会很重要,现在我仅就进一步学习燕居谦同志先进事迹的问题讲点意见。 根据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排,畜牧志办公室组织全体专职修志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在修志系统宣传燕居谦事迹开展向燕居谦同志学习的通知》,学习了《新疆地方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评论员文章,学习了人民日报《生命诚可贵,事业价更高》重要文章,以及介绍燕居谦先进修志事迹的署名文章。通过学习讨论,大家被燕居谦忘我拼搏修志精神所感动,决心以燕居谦同志为榜样,对照燕居谦同志找差距,联系本人思想和修志实际,查原因,订措施;以燕居谦为榜样搞好畜牧志编纂工作。为了深入学习燕居谦精神,如期完成畜牧志编纂工作,我讲如下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您先后参加了两轮修志,首轮修志您担任《高安县志》主编。第二轮修志,您已离休,先是担任《江西省政协志》《江西省旅游志》副主编;后又担任《高安市志(1986—2006)》《高安市政协志》主编,并指导《高安民政志》《高安市财政志》《八景镇志》《田南镇志》的编纂,请您谈谈编纂这些志书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一统志是记载全国性的总志,明朝建立后,统治者认识到编修一统志的重要性,从洪武到天顺近百年间数次编修。本文通过对明一统志编修情况的阐述,论述了《大明一统志》的编修体例、史料价值及其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四册《一统志》抄本,编纂体例与康熙年间《一统志》馆总裁徐乾学制订的《大清一统志凡例》相契合,政区立目、建置沿革的下限均为康熙初年,户口及田赋等统计数据均与乾隆八年刊刻的《清一统志》有着很大的差异,因而该抄本形成于徐乾学任总裁官时期,也就是在康熙三十三年前。该抄本成书年代的确定,有助于深入了解康熙年间《一统志》的修纂过程和体例变化。该抄本也是研究清初云南历史地理相当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20.
遵照浙江省人民政府的部署和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开展省志编修工作的意见,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于1986年底发文组织编纂《浙江省社会科学志》,并成立不专职的编辑部,开始修志。整个编纂工作大致经历了调查研究,确定入志学科;设计布局、草拟凡例、纲目,广泛征集意见;走访专家,落实学术研究编撰稿任务,试写初稿,然后反复修改、补充、复核等阶段,多数三易志稿,部分章、节作四五次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