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苔藓,一个植物界中的小型物种群,虽在高等植物中很不起眼,但是它们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肉眼错过的微观景致苔藓植物无花,无种子,只含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以孢子繁殖,与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蕨类植物一起被称为“孢子植物”。苔藓植物的孢子体简单,寿命又短,因此要依附于配子体才能得以生存繁衍。苔藓多在阴暗处生长,偶然也需要一定光线,最喜欢潮湿环境,不耐旱,不喜干燥。苔藓植物中最大的种类株高  相似文献   

2.
<正>"苔藓植物"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甚至出现在极地和沙漠这样严苛的环境中,但由于多数种类个体矮小,往往不为人所注意。苔藓植物包括苔类、藓类和角苔类植物三大类群,它们不会开花结果,通过微小的孢子进行繁殖,往往偏爱阴暗潮湿的生境。我们耳熟能详的"青苔"——水沟边、花坛里伴随着童年记忆和乡情的那一抹绿,就常常是苔藓和藻类的混合群落。因此,它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3.
左勤  张力 《旅游纵览》2016,(4):14-19
正“苔藓植物”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甚至出现在极地和沙漠这样严苛的环境中,但由于多数种类个体矮小,往往不为人所注意。苔藓植物包括苔类、藓类和角苔类植物三大类群,它们不会开花结果,通过微小的孢子进行繁殖,往往偏爱阴暗潮湿的生境。我们耳熟能详的“青苔”——水沟边、花坛里伴随着童年记忆和乡情的那一抹绿,就常常是苔藓和藻类的混合群落。因此,它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4.
<正>清代诗人袁枚曾在诗《苔》中有云:"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的"苔"便是苔藓的一种,苔藓多生于阴暗潮湿处,无人问津,可它也有着自己的生存意向,即便无阳光普照,依然释放着青春,将自己的魅力绽放。我们常为自然之美所倾倒,古树参天,碧水苍穹,莺飞燕舞,而往往忽视了生活中与我们更为亲近的袖珍"小矮人"——低调不争的苔藓植  相似文献   

5.
<正>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绿色、多细胞、无维管束分化的高等植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高等植物类群。而泥炭藓呢?可以用书籍来阐述的话,它们占据着《中国苔藓志》第一卷第一个科属的位置。泥炭藓目Sphagnidae仅1科1属,即泥炭藓属(Sphagnum)。泥炭藓在世  相似文献   

6.
正清代诗人袁枚曾在诗《苔》中有云:“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的“苔”便是苔藓的一种,苔藓多生于阴暗潮湿处,无人问津,可它也有着自己的生存意向,即便无阳光普照,依然释放着青春,将自己的魅力绽放。我们常为自然之美所倾倒,古树参天,碧水苍穹,莺飞燕舞,而往往忽视了生活中与我们更为亲近的袖珍“小矮人”——低调不争的苔藓植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孢粉分析是研究苔藓、蕨类植物的繁殖细胞孢子和种子的植物繁殖细胞花粉的科学。孢粉颗粒体积小、重量轻、产量大、易于  相似文献   

8.
地球是个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植物。我国地处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物种极其丰富。生物的多样性,是地球长期进化、幅员辽阔发展的结果。各种生物之间既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又能和谐发展。根据一定的特征,广义的植物界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基本类群,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相似文献   

9.
南极的生存环境极为特殊,这里覆盖着占全世界90%的冰雪。几乎所有的裸岩都集中在同一片区域,即南极半岛及其附属岛屿。我所在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处在乔治王岛西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上,这里是全岛最大的无冰区,植被发育良好。恶劣的环境决定了南极植被组成比较简单,夏季,地衣、苔藓、藻类以及发草,构成了南极错落有致的植被景观。长城站附近,有着近200种地衣和超过60种的苔藓以及100多种藻类,颜色纷呈、形态不同的它们在整个夏季令人心动不已。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一个现代村落进行了一次传统方式的粟的早期作物加工实验,结果显示在收割的粟中含有相当比重的不成熟粟,这些不成熟粟经过脱粒和扬场等加工程序后,与其它作物加工的副产品一起被去除(作为燃料或者禽畜饲料)。类似的作物加工副产品也可以推测存在于黍的加工过程中。这一研究为植物考古样品中不成熟粟、黍的鉴定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不成熟粟、黍是中国新石器和青铜时代植物考古样品中常见的组成部分,根据此次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鉴定标准,并用来自山东和河南的植物考古样品举例说明。我们认为种子形态而不是种子大小在粟的鉴定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那些整体形状呈圆形,胚区呈窄卵形,胚区长约占种子长5/6的种子,即便很小,很扁,甚至像被"挤压"过,都可以鉴定为粟。尽管不成熟粟根据其成熟程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但由于他们都集中在早期作物加工废弃物内,因此他们在解释作物加工方面的意义是相同的。另外,这一研究还肯定了在植物考古研究中不成熟粟类作物和成熟粟类作物的比例可以用来探讨作物加工对考古遗址中以粟类作物为主的植物遗存的形成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