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藏书楼的价值和藏书家的功绩谈起,进而阐述了古代藏书楼,近代图书馆以及当代图书馆功能差异,并对当代图书馆的核心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宁波公共图书馆的创建背景、创办经过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在宁波公共图书馆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并探讨了传统藏书楼向现代图书馆转变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献资料中,至今尚未发现有关于古吴越时期使用何种货币的记载,这就给出了个题目。现从绍兴及周边地区的出土情况,着手来探讨一下这问题。这一带出土的早期金属物品种类不多,所见计有青铜块、铲、削、青铜戈及铅质半两等。  相似文献   

4.
绍兴这座始建于2500年前的历史化名城,在春秋战国以后的很长历史时期内,曾经是浙江的第一大都市,同时又是浙江的政治、经济、化中心。以后随着这种中心地位的逐步丧失,城市也随之日益衰落,以致在现代人的心目中,绍兴无非是一个“江南小镇”,是鲁迅笔下的“鲁镇”而已。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藏书文化与私家藏书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典籍的丰富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从金匮石室的典藏到道观寺庙的收藏,从古代的书院到私人的藏书楼,都曾经承载了守藏的职能。几千年过去了,虽然经历了数不尽的岁月沧桑,荣衰起伏,朝代嬗替,中国文化却依然能够绵延至今保持其独立不迁的品格,这其中中国的藏书家和藏书楼的贡献不可磨灭。他们保存了中国丰富的文献典籍,传承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他们的历史从一个侧面体现着中国文化艰难传承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正承德文津阁《四库全书》原有七部,其中藏于圆明园文源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的三部毁于战火;传世的四部(大内文渊阁、盛京即今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文溯、文澜二阁本已有残缺)中,文津阁本原存于避暑山庄,今藏于国家图书馆,现有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在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原件现存台湾)已经由台湾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影印问世以后,仍然有必要影印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者,是因为这两种本子的《四库全书》差异实在很不小。在《四库全书》的七个本子中文渊阁本成书最早,名气最大,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中,我们伟大祖国拥有的古籍数量举世第一。中国灿烂、悠久、丰富的典籍文化,凝聚着历代藏书家的万般辛劳。在这永无止息的藏书活动中,自古及今,不知涌现了多少知名的或不知名的藏书家,也不知发生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辽宁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中国藏书楼》一书,  相似文献   

8.
先秦越歌     
《古今谈》2002,(3):51-54
  相似文献   

9.
我收藏的200钮战国小玺中,玺文多有不见著录者。试读四则,请专家指正。 一、(?)(图一) (?) 应为“骨”,《古玺汇编》有(?)(3432)。此“骨”字中多一口,应为饰笔。战国古文字中,此类饰笔多见。骨姓望出邰阳,穆天子传有骨钎氏,骨姓宜始于此,后改为单姓 (?) 应为“  相似文献   

10.
何平 《民族译丛》2004,(5):62-67
现代越族又叫“京族”和“安南族”。操岱依一泰语言的民族称他们为“交人”,苗族和瑶族称他们为“交趾人”。现代越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占越南全国人口的90%以上。关于现代越族的起源与形成问题,已有许多学者做过论述,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说透。例如,人们一般都认为,现代越族是由古代越人中的一支演变而来的。但是,对于古代中国的影响对现代越族形成的作用,却还论述得不充分。笔者拟对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陕西公王岭蓝田直立人及其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位于秦岭北簏、灞河南岸的公王岭(34°11′N,109°29′E),是我国北方时代最早的一个含有直立人化石的哺乳动物群,四十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在化石的鉴定、地层  相似文献   

12.
①或以为子贡所作,当挟四方,不当独在吴越。俞纪东《越绝书全译》注:挟,拥有,此指统括。(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下简称俞注。P9)  相似文献   

13.
冯志来 《古今谈》2006,(1):59-59
《山海经》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有专家指出:“整部山海经,可说是一部神话性质的地理书。”既然是地理书,所记必有所据,只是由于岁月的流逝,地名的变换,语言文字的不同,今人读之就有不知所云的感觉。我认为《山海经》中的“南次二经”主要写的是今浙江的古地理。南次二经共记17座山、13条水,所记山基本有方位,水有流向,这就给解读古山水以科学的依据。我们用越中土话去读古山水,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浙江古窑址为考察对象,对古窑址展陈方式的影响要素,如古窑址价值、展览定位、环境以及客源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将经过考古发掘的古窑址更好地予以保护和展示利用。  相似文献   

15.
论古     
  相似文献   

16.
17.
姚晓平 《文博》2004,(3):2-5
2000年,淳化县石桥乡引安村村民在村西1公里泥河沟东坡田埂发现古窑洞,闻讯,我们先后多次调查。这处古窑洞暴露迹象明显,已发现12只,从出土器物分析,为距今4000年上下的窑洞式房屋遗迹,是迄今考古发现窑洞最多的重要遗址。  相似文献   

18.
越为音译说     
陈鸿钧 《广东史志》2001,(1):48-49,59
越,泛称我国古代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之民族。《吕览·恃君》称为“百越”,高诱注曰“越有百种”,说明其分布广泛,族属庞多,是由诸多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部落发展起来的大族群。关于越人的称谓问题,即越人何以名“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则认为越是“夏人苗裔”,句践是禹后夏王少康庶子无余后代,在夏时遍布于黄河流域,是夏的方国。“越即夏,一音之转,大越即大夏”,①“越族为夏民族的演称”②。进而指明越族是夏朝灭亡后夏族向南迁徙之  相似文献   

19.
胡学彦 《古今谈》2002,(4):10-12
袁嘉谷(1872—1937)字树五、树圃,又字南耕,号屏山、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十年奉派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被任为学部编译图书局局长,国史馆协修。宣统元年(1909),被派往浙江任提学使,辛亥革命后离浙返滇。在浙江虽只有短短的二年多时间,对浙江的化教育事业却作出不少重要贡献,浙江人至今不忘。  相似文献   

20.
崇理 《古今谈》2000,(1):42-45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个幼婴自娘胎呱呱堕地,作为父母及其长辈,都希望新生儿健壮成长,并希望长大有所作为。遂渐渐形成幼婴成长期间诸多的育婴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