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曦 《旅游纵览》2015,(8):56-56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在旅游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兴起,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外来文化的涌入,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就要按照科学策略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保护。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来发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加强开发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琦 《旅游纵览》2013,(10):195-196
在旅游开发中,注重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是提高旅游产业文化含量,实现旅游业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在黑龙江的旅游开发中则片面重视景观的开发,而忽视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对策。一、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双面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黑龙江省旅游开发热情的高涨,全省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冰雪大世界","哈尔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已经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了解我国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促进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产权合理安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单纬东 《人文地理》2004,19(4):26-29
文章从目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入手,认为仅仅以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和生态博物馆等方式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形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保护问题。根据产权理论和文化资源的本质,文章提出解决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应从产权合理安排方面着手,改变以往不合理的产权安排.论述了合理的产权安排能从本质上解决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是处理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基本前提。提出只有让少数民族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得到最大的利益,成为自己资源的真正主人,才能从根本上激励他们合理保护自己的文化资源,使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正>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已经成为旅游项目开发中的焦点环节,然而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创者与继承者的少数民族人群,这已经进入到旅游经济收益分配的边缘化阶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产权归属认识不足。本文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权的基本内涵进行划分界定,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产权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6.
李平 《丝绸之路》2011,(6):37-39
本文从论述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必要性人手,分析了我国现行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针对这些缺陷,从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航 《旅游纵览》2023,(16):95-97
贵州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文化旅游产业在经济增长、文化传承和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缺失等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策、资源、市场和管理是影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有效推广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措施,以期助推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文明 《旅游纵览》2014,(11):23+25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是一条兼顾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传统的道路,本文以金秀县古占民俗村为研究实例,通过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推进古占民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深度挖掘、整理以及保护好这些珍贵具有民族特色及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少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现状、传承保护模式和发展对策,有利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创新性研究,以顺应现代饮食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广西少数民族区域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独特奇异的旅游资源。赫哲族民族文化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造成赫哲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性欠缺。因此,人们必须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在开发的基础上强化保护,以推动赫哲族民族文化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深度挖掘、整理以及保护好这些珍贵具有民族特色及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少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现状、传承保护模式和发展对策,有利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创新性研究,以顺应现代饮食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广西少数民族区域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阚波 《旅游纵览》2011,(3):154-154
<正>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一、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同时,当地民俗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文化传承受到威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从大学生角度分析了其对少数民族文化及保护的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王曦 《旅游纵览》2014,(5):17-17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已经成为旅游项目开发中的焦点环节,然而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创者与继承者的少数民族人群,这已经进入到旅游经济收益分配的边缘化阶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产权归属认识不足。本文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权的基本内涵进行划分界定,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产权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学界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缺乏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有效机制的系统化研究。为此,本文采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以四川凉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凉山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协同现状,提出党建为导、文化为根、项目为重、农旅融合为法、居游共享为向五项策略,以期促进凉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推动凉山地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16.
付晓华 《神州民俗》2010,(6):16-18,25
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发展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这几年来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是否能够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引入文化旅游的概念,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人们自发主动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需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特色与主题鲜明、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科学统筹原则。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地区旅游文化特点,完善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需要调整旅游文化开发的产权结构、构建旅游营销策略、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制定旅游文化开发法律法规,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需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特色与主题鲜明、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科学统筹原则。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地区旅游文化特点,完善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需要调整旅游文化开发的产权结构、构建旅游营销策略、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制定旅游文化开发法律法规,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珲 《满族研究》2007,(1):27-30
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有着浓厚的体验价值。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民族地区如何将现有的资源优势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吸引物,日益成为我们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指出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提出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更好地传承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选取两类非遗项目作为田野调查的样本。通过调查研究,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提出建立传承人支持与发展机制,夯实文旅融合基础;明确非遗传承人主体地位,拓宽传承人界限;立足边疆区域,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机制;结合旅游市场需求,产业联动激发非遗活力的传承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