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15世纪的意大利,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雕塑遗存,基本上都是大理石雕塑残片。出于对大理石的迷恋、对雕刻工艺的欣赏、对人体雕塑生动表现的着迷,当时的贵族热衷于收集这些残片并试图拼对与重建这些残破的雕塑。但是几乎没有发现任何颜色的残存,他们甚至不会去探究彩绘他们更赞赏大理石洁白无瑕的表面。19世纪早期,建筑学家们考察了西西里一些古代庙宇的彩绘残存,随后有关一些著名希腊神庙(如帕台农神庙)彩绘的重构工作在全欧洲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但是对于这些雕塑涂施彩绘的强烈质疑声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直到雅典卫城发掘工作的开展才证实了古代大理石雕塑彩绘的事实。出土时,很多破碎的雕塑残片上都残存有鲜亮的彩绘,但通常在出土几个小时后就由于干燥而剥落了,只有依稀的彩绘痕迹残存,以及工作人员的描述和水彩模画。今天,翻开现代有关古代雕塑的书籍,你会发现大量彩色照片,但总是显现白色大理石表面。有关雕塑的工艺、功能和历史发展的意义的讨论已经很多了,但是很难得到一个完整的古代雕塑彩绘的例子。不仅仅是雅典卫城的雕塑曾经涂饰彩绘,经过重建工作这一时期有大量彩绘的例子。本次工作即是采用古代颜料与模具,尽可能完整的重建了一尊古代雕塑。  相似文献   

2.
古埃及墓葬彩绘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ristoph Herm 《文博》2009,(6):234-243
分析研究了八件古埃及墓葬出土器物,这些器物包括部分传统殡葬遗存,包括木乃伊裹尸、面具、木棺和礼仪器具等。时代大约为古埃及晚期(公元前800到公元400年),展现出不同的彩绘工艺和风格。本文将提供有关颜料、充填物、调合剂的分析结果。还将讨论古代工艺、时代、老化以及保护问题。另外,还对多种颜料分析手段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3.
Felix Horn 《文博》2009,(6):26-35
利用三维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科学的数据计算,计算机可以制造出虚拟三维形象,便于展示与交流。至今为止,秦俑坑中出土的大多数陶俑的彩绘留存不多甚至没有。色。大部分原始彩绘均已脱落,只有极少部分彩绘保留至今。本文以虚拟三维模型重构了秦俑原始彩绘,显示了其功能与意义。俑(T21G18-03)是这次工作的对象。陶俑主要显现出灰暗的陶一尊将军俑(T9:1)和一尊跪射陶俑出土时彩绘的纪录档案是重构工作的出发点。通过三维扫描仪将陶俑表面形状进行数据记录,这是重构工作的基础。然后通过数码照片记录彩绘现状,并将这些照片进行三维机理处理。采用三维绘制软件进行重建和摹绘工作。数据模型过程可以模拟和大多数彩绘和表面情况。这项工作的开展通过几件典型陶俑,将秦俑的原始状态展示给大家。通过计算机模拟,多彩的秦俑军阵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4.
王瑞霞  周麟麟 《文博》2009,(6):371-386
近十几年来,青州陆续有龙兴寺佛教造像和香山汉墓彩绘陶俑出土。这些文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彩绘保存较好,且数量很大。通过对山东其他地区出土的同类彩绘文物的色彩、纹饰等的统计,让我们对山东的彩绘陶质和石质文物的艺术特色有一个综合认识。陶质彩绘文物自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经历了由实用器到明器的转变,到两汉时期发展到高峰,中国雕塑的最大特色之一塑、绘结合成熟了,对其后的雕塑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隋唐以后,彩绘陶质明器渐渐走向衰落。目前彩绘石质文物在山东最早见于汉代画像石,在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上得到极大发展。继承了汉代陶俑塑、绘结合的雕塑形式,将外来的宗教艺术中国化了,其细腻的刻画,对形体比例的准且把握,使中国的雕塑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5.
本文目的介绍了哥本哈根彩绘网络(CPN)各学科间的结构,成立于2004年,调查和记录哥本哈根纽约嘉士伯希腊和罗马大型和重要的彩绘雕塑收集。2004年至2008年,哥本哈根彩绘网络实施了小规模的试验计划。本文介绍了一个试点项目的研究,是关于一个阁楼古典女性的大理石头像。所采用的方法解释了一些细节,主要是关于2008至2011年哥本哈根彩绘网络之后的项目。获得的数据可以从保护科学、自然科学和古典考古学的角度解释。这篇文章接着介绍了哥本哈根彩绘网络主要项目,概述其目标、方法和组织。工作空间中描述了建立画廊可视检查方法。这个空间变得活跃,并在2009年1月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第一次初步研究报告,570B.C.E阁楼陈旧的石灰岩狮身人面像。  相似文献   

6.
2001年3月,被塔利班摧毁的位于巴米扬山谷悬崖上的两座巨佛雕像引起了公众的注意。这一爆破不仅成为塔利班疯狂的象征,而且还带来了一个问题,雕像的残迹将怎么办。2004年,国际古遗址理事会计划着手移动佛壁龛的材料,并从而拯救雕塑的碎片。这些碎片不仅包括或大或小的石块,而且还有粘土层,锚梁,木桩和绳索。调查显示,雕像表面明显是由粘土层组成,部分用钉和布加固,以增加石头和外形布料的强度。最后在表面施以彩绘。对有机添加物进行放射性碳测年可以确定粘土层的起源,从而确定雕像建造时间范围。佛雕像的276颜料残片被带到慕尼黑进行研究。颜料和粘合剂目前正在确定中。本报告说明该雕塑被涂上明亮的色彩并且至少被涂染过两次。这里所涉及的信息是一个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的部分,并提供了对现况研究的调查。  相似文献   

7.
肇源古建筑彩绘是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彩绘艺术。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工艺多用于北方的庙宇、祠堂等建筑上,使之呈现出庄严、肃穆、典雅、华丽的风格。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和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Dagmar Drinkle 《文博》2009,(6):347-347
在众多的遗物中,真正的纺织品在不同范围被保存并且作为考古出土文物被保护。在埃及,中亚和欧洲(北方)地区,由于这些地方有利于有机物的保存因此可以非常频繁发现纺织品。古代(石质)雕塑如希腊瓶饰画或亚洲陶质雕塑都详细的描绘着衣物,往往辅以详细削减和图案表现。与此相比,比较少见的是古代雕塑彩绘装饰上手绘图案或装饰仍然可以认出或保存完好。被保护的纺织技术作为另一种技术用于制作纺织品,将被介绍并与古代以往的绘画和彩绘装饰保护实例作比较。图案与技术的表现将会用于说明并与真正的纺织品发现物的图案与技术作比较,同时与纺织技术的重建相结合。发现物的样品来自于欧洲,地中海东部和中东。这将表明从古代遗物的绘画上区分独立的纺织技术,并且图案也可以用于证实真正的纺织生产工艺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Dieter Kessler 《文博》2009,(6):354-364
2007年春天开罗大学和慕尼黑大学在Tunael—Gebel联合发掘,发现一个原始的罗马坟墓有一石顶,其形式如同金字塔,命名源于希腊某一铭文。这一小石灰石墓葬包含未发生变化的埃及埋葬风格。两个沉重的石灰和镀金木乃伊被安置于两个木棺中,其中一个有一木制锦缎屋顶。该木乃伊有五彩缤纷的玻璃镶嵌,双方的床都展示着华丽的宗教仪式场景色绘画ajoure-work(这些图像被木板分割)。部分埃及和希腊的70个护身符挂在床上,用石灰制成并刷成绿色。两个石灰雕像伊希斯(高38cm)被置于头部附近。雕像是利用周围的木桩加工成型的,然后涂上颜色。它们是一个明显的混合风格的实例。它们被加工成一个典型的希腊姿势,但仍然有一埃及背景。在传统的老埃及,光谱中的每一道颜色有特定象征意义。通过它可以读出背景的循环往复变化。例如,颜色变化从红色(祭品/敌人)-白(天狼星的位置)-黑色(看不见的东西)-绿色(再生)再次到地球上五彩缤纷的形式。这一统一已经在罗马时代瓦解。新的颜色如粉色的出现,白色王冠上画的黄色等等。埃及的象征意义似乎完全消失在罗马新的墓葬彩色装饰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铜镜形制多样,题材丰富,汉代更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但彩绘铜镜却极为罕见。从目前收集的资料看,已发现的汉代彩绘铜镜共有三面。一面为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彩绘车马人物铜镜;另一面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2年新征集的汉代彩绘铜镜;还有一面是西汉陈请士墓出土的彩绘铜镜。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元千佛崖莲花洞造像的制作工艺与彩绘颜料成分,利用体视显微分析、金相显微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物相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莲花洞造像彩绘直接绘制在岩石雕像表面,无底层。彩绘颜料分为多层,最多有三层,说明历史上至少有两次重绘。红色颜料为赤铁矿、朱砂;蓝色颜料主要为青金石与石青;绿色颜料为石绿、碱式氯化铜;白色颜料为硫酸铅。同时也表明,拉曼光谱分析彩绘颜料成分组成简便、快速、对样品要求量小,对样品无损分析,符合文物材质分析的要求,并可得到准确的信息。造像彩绘制作材料及工艺的分析结果为莲花洞造像彩绘保护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南诏大理国金属佛像制作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诏大理国金属佛像的制作工艺,对部分金属佛像进行了科学分析,表明制作各种铜佛像时,主要使用失蜡铸造工艺,已使用多种金属元素作为材质,阿嵯耶观音像和其他铜像是以含砷的铜合金为特征,金质佛像的材质主要用金银合金,铸造小铜佛像则采用复杂的合金成分配比。根据铭文和绘画资料分析,这些金属佛像主要是大理本地的工匠制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公路的交通振动对彩塑损伤状况,对山西省晋祠圣母殿内彩塑进行了脉动和汽车振动测试。脉动测试与分析得到了彩塑基频自振周期、阻尼比及传递函数;单车公路汽车振动测试及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的多车振动数值计算分析,得到了彩塑在单车行走下的最大位移为3.40×10-2μm,五车纵列行走振动最大位移为1.32×10-1μm,及在不同汽车流下的振动位移。根据彩塑残损情况和振动最大位移角2.24×10-7rad,提出了瞬时振动对晋祠泥质彩塑影响的判定等级和准则;根据疲劳损伤理论和振动测试结果,提出了持久振动对晋祠泥质彩塑损伤的判定准则;根据晋祠泥质彩塑的现状损伤和其在振动时的瞬时位移极限角,提出了不同等级公路应有的避让距离分别为3200m、2400m、1800m、1200m、800m,并对晋祠周围的公路状况进行了判定。  相似文献   

14.
王蕴锦 《中原文物》2020,(2):107-115
犍陀罗艺术和马图拉艺术是贵霜王朝时期大乘佛教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最重要的两种造像范式,两种佛像的雕塑材料、造型特征、艺术风格上都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本文将两者进行比较,介绍了犍陀罗和马图拉艺术的文化、地理范围和分期,列举了犍陀罗和马图拉造像艺术的主要差异性。根据两地出土文物证实,两者虽然归属于独立发展的艺术体系,但两者之间始终联系紧密、互为影响。马图拉艺术所代表的印度本土因素,在犍陀罗艺术形成初始期就已经对犍陀罗造像产生影响,并一直持续至犍陀罗艺术晚期灰泥阶段。受犍陀罗艺术"迦毕试样式"的影响,贵霜时代马图拉艺术出现了着通肩式佛衣、身材矮短的佛像。笈多时代马图拉艺术在融合犍陀罗灰泥造像的基础上创造了"湿衣佛像",并以此完成了印度佛像自诞生之日起便不断融入亚洲人审美特征、逐渐向着东方风格佛像回归的整个历程。  相似文献   

15.
Mount Nemrut is a 2,206 m high mountain located in Adiyaman, Turkey. A number of monumental statues, a 50-m high tumulus, and a lion horoscope were constructed at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by King Antiochos I (69–36 bc) of the Commagene Kingdom. The site was included in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 in 1987 due to its unique character. However, the limestone statues located on bo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terraces of the site are getting deteriorat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weathering of the limestone at Mount Nemrut based on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dissolution occurs along microcracks developed in the limestone during geological time. It is more pronounced in the east terrace where freezing-thawing cycles are more than the west terrace. Furthermore, dissolution is more effective for the faces of the statues exposed to direct atmospheric contact. Due to harsh atmospheric conditions with dominant wetting-drying and freezing-thawing processes at the sit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direct rain and snow contact with the statues should be minimized.  相似文献   

16.
A group of soapstone statues found near the village of Esie in southwestern Nigeria is one of the largest collections of prehistoric sculpture found in sub-Saharan Africa. The statues were found at Esie by people of the Igbomina sub-grouping of the Yoruba ethnic group when they settled in the Esie area some 300 years ago. The origin of the statues remains unknown. Several areas of soapstone in the Nigerian Schist Belt are considered as potential source areas for the Esie statues. Mineral assemblages, textures, and compositions of talc, cummingtonite, and chlorite from some of the statues suggest a source for the statue soapstone from the Agbonda area, the closest proposed source area to Esie. However, mineralogic data from one of the statues are unlike any of the proposed source areas. The result of our study, together with earlier studies of Stevens, Hambolu and Onabajo provide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 soapstone statues were carved from local ultramafic rocks from Esie area.  相似文献   

17.
龙门石窟擂鼓台南洞部分佛像风化开裂严重,为了有效地保护这些佛像,探讨微裂隙造像加固封护的方法,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封护法对其中一尊开裂严重的宝冠佛像进行了试验性加固。结果表明,用这种材料进行封护不仅能够满足微裂隙造像加固的需要,而且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是一种可行的加固封护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波 《文博》2009,(6):136-146
筇竹寺五百罗汉彩塑是我国重要的彩塑群像之一。群像雕塑技艺精湛,手法独特,在艺术创作上突破佛教造像的雕塑传统,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佛教题材民间化、世俗化的代表作品。对彩塑的修复坚持采用原工艺、原材料的做法,并结合现代新材料的慎重选用,保证了文物修复过程中的保护原状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隐几正名、形制和源流的考定,可以认为隐几是顾恺之所创维摩诘像的重要标志。南北朝时期,南方维摩诘"隐几"图像传至北方地区,并在流传过程中出现图像异变现象。北朝后期,隐几渐趋成为道教老君像的图像标志,并一直延续至唐宋以后。  相似文献   

20.
王景荃 《收藏家》2011,(10):13-19
佛教源于印度,7世纪传入西藏以后,历经1300余年的发展,一方面吸收了印度、尼泊尔和中原佛教的精华;另一方面又融入了本土宗教——苯教的诸多元素,使得佛教在西藏脱胎换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